第145章(3 / 3)
而且他也是到了镇局才发现,有些地方单位干部老龄化严重,宁可少做事、不做事,也不愿意多做事、做实事。
做多做少都开一样的工资,他们岁数大了,又升不上去,费那个事干什么?做多还容易错多。
果然事情一拿到会议上讨论,反对意见占了大多数,就连之前两边都不站的也表示出了不认同。
刘局长更是直接问瞿明理:“之前你要改拖拉机,还没改完,就又要种啥木耳,步子是不是迈太大了?”
显然是在说瞿明理急功近利,想一出是一出,其他人虽然嘴上没说,但估计也有不少这么想的。
这让瞿明理顿了一顿,“大家还是再看看吧,我觉得这个事儿确实可行。”
主动把企划书翻到产量那一页,“一根木头上能出四五斤的木耳,晒成干的也有六七两,不比把木头当柴烧了强?”
“那投入呢?”刘局长问,“光菌种培养就得三次,还有后续的人工,你就能确保一定有这么高的产量?”
这回他直接看向了郎书记,“这些数据是你们林场验证过的,还是你们那位同志自己说的?”
“这……”郎书记明显犹豫了下,还露出一点心虚,“严雪是位好同志,不可能拿假数据给局里。”
显然是他也没验证过,刘局长立马一皱眉,“这是看她是不是好同志的事儿吗?”
刘局长把企划书翻了翻,很快又抓到一个漏洞,“而且她也才种了一年吧?怎么就确定种一次能收三年?”
这下郎书记更加没有底气了,“应该是上山看到的吧?山上的木耳好像也不只长一年。”
刘局长一听,更加肯定他是在夸大了,毕竟这种事以前也不是没有过,当年夸的比这个离谱的比比皆是。
这让他心里冷笑一声,刚想抓住机会挤兑瞿明理几句,抬眼却看到郎书记偷偷朝瞿明理望去一眼,眼神求助。
瞿明理也果然马上就开口了,“我觉得郎中庭的建议还是可以考虑的,他们林场去年也没少立功。”
其实也没什么说服力,但刘局长听了,竟然顿了顿,“这事儿其实也不是不能考虑。”
↑返回顶部↑
做多做少都开一样的工资,他们岁数大了,又升不上去,费那个事干什么?做多还容易错多。
果然事情一拿到会议上讨论,反对意见占了大多数,就连之前两边都不站的也表示出了不认同。
刘局长更是直接问瞿明理:“之前你要改拖拉机,还没改完,就又要种啥木耳,步子是不是迈太大了?”
显然是在说瞿明理急功近利,想一出是一出,其他人虽然嘴上没说,但估计也有不少这么想的。
这让瞿明理顿了一顿,“大家还是再看看吧,我觉得这个事儿确实可行。”
主动把企划书翻到产量那一页,“一根木头上能出四五斤的木耳,晒成干的也有六七两,不比把木头当柴烧了强?”
“那投入呢?”刘局长问,“光菌种培养就得三次,还有后续的人工,你就能确保一定有这么高的产量?”
这回他直接看向了郎书记,“这些数据是你们林场验证过的,还是你们那位同志自己说的?”
“这……”郎书记明显犹豫了下,还露出一点心虚,“严雪是位好同志,不可能拿假数据给局里。”
显然是他也没验证过,刘局长立马一皱眉,“这是看她是不是好同志的事儿吗?”
刘局长把企划书翻了翻,很快又抓到一个漏洞,“而且她也才种了一年吧?怎么就确定种一次能收三年?”
这下郎书记更加没有底气了,“应该是上山看到的吧?山上的木耳好像也不只长一年。”
刘局长一听,更加肯定他是在夸大了,毕竟这种事以前也不是没有过,当年夸的比这个离谱的比比皆是。
这让他心里冷笑一声,刚想抓住机会挤兑瞿明理几句,抬眼却看到郎书记偷偷朝瞿明理望去一眼,眼神求助。
瞿明理也果然马上就开口了,“我觉得郎中庭的建议还是可以考虑的,他们林场去年也没少立功。”
其实也没什么说服力,但刘局长听了,竟然顿了顿,“这事儿其实也不是不能考虑。”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