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8章(1 / 3)
方知善:“那本官先把御茶送回家,然后酒楼聚一聚。”
齐铠不明白两人在打什么哑谜,这点小事哪里还需要上酒楼,他道:“太上皇宫乘船下江南有固定船只,常年维系检测,不会有问题。再者安全方面,漕运水师数十万,根本不用担心。”
魏盏看了他一眼,他很想问齐铠到底怎么坐到右军都督位置上的。
不过他也只是悄然深吸一口气压低声音道:“皇上若真只担心太上皇出行问题,根本不用召见你我。”
最重要的是水师,左军都督府名下管着福建水师,右军都督名下也有广东水师。
皇帝问了那么多,意在水师和船只航行远近。
齐铠也不是真的什么都不懂,被魏盏这么一点,他吃惊道:“皇上这是准备把心思放在海上?”
魏盏心里松了口气,幸好不是真蠢。
分割利益是未来要考虑的事儿,现在他们要同心协力把这件事给定下来。
方知善之所以应下酒事,也是这个原因。
六部中,工部最不起眼,如果皇帝真有心往海事上发展,那他这个工部尚书说不定还能更进一步。
砚喜回去时萧宴宁正在看折子,他头也没抬:“茶给了?”
砚喜笑道:“给了,方大人很激动,魏大人和齐大人很是羡慕。”
萧宴宁放下笔:“羡慕就对了。”要不然,这茶叶岂不白送了。
当皇帝就这点,有个什么举动,总能引起各种猜测,而各种猜测之中,总有那么一两点是对的。
又过几日,梁靖的折子送云州而来,说是被沉河的银子被采珠人闻氏一族历经生死终于打捞上来数百两,证据已经到手,加上天寒地冻,梁靖便命人停止打捞,以免把人冻坏了。
河流湍急,银子在河底数十米,即便是采珠人都差点死在里面,为了避免有人起贪心,梁靖还派兵驻扎在周围,等待来年天暖,朝廷再派人前去打捞。
除此之外,梁靖还查出一些知情官员贪赃枉法的证据,数罪合并,就地问斩。
萧宴宁在宫里看到折子,不由地夸赞梁靖思虑周全。
砚喜心道,朝堂上比梁靖思虑周全的人多了去,也没见皇帝这么欣喜。
只能说,情人眼里出西施。
守着这个秘密,砚喜每天是又惊又喜。
喜,无非是得萧宴宁信任,这么大的秘密都没瞒着他。
惊,萧宴宁毕竟是皇帝,现在后宫空无一人,他刚登基,太上皇、秦太后还有百官暂时都没对此事发表意见。但时间久了,无论是前朝还是后宫,肯定会谈起此事。
他们可能拿萧宴宁没办法,砚喜怕自己会成为突破口。
没办法,谁让他从小跟在萧宴宁身边。
梁靖把云州事情处理完,带着秋税乘船上京那天,太上皇召了萧宴宁过去。
萧宴宁早就做好了心里准备,他原本以为老皇帝在梁靖杀了杨长戈的消息传到京城时就会出面,结果一等等了这么些天。
杨太后虽然因太子的事对杨家伤透了心,可对萧珩来说,杨家还是不可缺少的助力。
在京城,成年人都活着不易,更不用说孩子了,一阵风寒说不定就没了。 ↑返回顶部↑
齐铠不明白两人在打什么哑谜,这点小事哪里还需要上酒楼,他道:“太上皇宫乘船下江南有固定船只,常年维系检测,不会有问题。再者安全方面,漕运水师数十万,根本不用担心。”
魏盏看了他一眼,他很想问齐铠到底怎么坐到右军都督位置上的。
不过他也只是悄然深吸一口气压低声音道:“皇上若真只担心太上皇出行问题,根本不用召见你我。”
最重要的是水师,左军都督府名下管着福建水师,右军都督名下也有广东水师。
皇帝问了那么多,意在水师和船只航行远近。
齐铠也不是真的什么都不懂,被魏盏这么一点,他吃惊道:“皇上这是准备把心思放在海上?”
魏盏心里松了口气,幸好不是真蠢。
分割利益是未来要考虑的事儿,现在他们要同心协力把这件事给定下来。
方知善之所以应下酒事,也是这个原因。
六部中,工部最不起眼,如果皇帝真有心往海事上发展,那他这个工部尚书说不定还能更进一步。
砚喜回去时萧宴宁正在看折子,他头也没抬:“茶给了?”
砚喜笑道:“给了,方大人很激动,魏大人和齐大人很是羡慕。”
萧宴宁放下笔:“羡慕就对了。”要不然,这茶叶岂不白送了。
当皇帝就这点,有个什么举动,总能引起各种猜测,而各种猜测之中,总有那么一两点是对的。
又过几日,梁靖的折子送云州而来,说是被沉河的银子被采珠人闻氏一族历经生死终于打捞上来数百两,证据已经到手,加上天寒地冻,梁靖便命人停止打捞,以免把人冻坏了。
河流湍急,银子在河底数十米,即便是采珠人都差点死在里面,为了避免有人起贪心,梁靖还派兵驻扎在周围,等待来年天暖,朝廷再派人前去打捞。
除此之外,梁靖还查出一些知情官员贪赃枉法的证据,数罪合并,就地问斩。
萧宴宁在宫里看到折子,不由地夸赞梁靖思虑周全。
砚喜心道,朝堂上比梁靖思虑周全的人多了去,也没见皇帝这么欣喜。
只能说,情人眼里出西施。
守着这个秘密,砚喜每天是又惊又喜。
喜,无非是得萧宴宁信任,这么大的秘密都没瞒着他。
惊,萧宴宁毕竟是皇帝,现在后宫空无一人,他刚登基,太上皇、秦太后还有百官暂时都没对此事发表意见。但时间久了,无论是前朝还是后宫,肯定会谈起此事。
他们可能拿萧宴宁没办法,砚喜怕自己会成为突破口。
没办法,谁让他从小跟在萧宴宁身边。
梁靖把云州事情处理完,带着秋税乘船上京那天,太上皇召了萧宴宁过去。
萧宴宁早就做好了心里准备,他原本以为老皇帝在梁靖杀了杨长戈的消息传到京城时就会出面,结果一等等了这么些天。
杨太后虽然因太子的事对杨家伤透了心,可对萧珩来说,杨家还是不可缺少的助力。
在京城,成年人都活着不易,更不用说孩子了,一阵风寒说不定就没了。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