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3章(2 / 3)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一个福星般存在的帝王,就是最好的方法。
  所以皇帝才会说天时地利人和。
  若搁在以前,皇帝就算身体不适,也不一定能下得了这个决心。
  毕竟坐在那个位置上太久了,享受帝王的权利也太久了。
  难免会贪恋权势带来的感觉。
  然而事情在百般中巧合地撞在了一起,皇帝的身体不能强撑,西羌投降又恰在眼前。
  真要说,也就是一句天时地利人和。
  第164章
  萧宴宁并不在乎名声,但不得不承认,无论在哪个年代,有个好名声就会给人一个好印象,做起事来总能少很多阻力。在通讯条件不是很发达的古代,很多人连字多不认识,一句天佑君王传开,有意无意都能让人心中升起无限向往。
  萧宴宁就是因为猜出了皇帝的心思,心情说不出的复杂。说实话,萧宴宁完全没想到皇帝能为他做到这一步,他了解皇帝的性子,心中有丘壑,又处在疑心病晚期,身为帝王,还要玩弄权术折腾制衡那一套。
  皇帝对太子如此,对其他皇子也一样,萧宴宁知道自己也不会例外。
  身在皇家,私人感情往往会被碾压在皇权之中。无论是在后宫还是前朝,都是先有君再有父,从某种程度上来说,皇帝在这方面还挺合格。萧宴宁也就靠着没喝孟婆汤成了皇子中的例外,皇帝对他有那么点父子情。
  能有这点父子情不易,萧宴宁并没有想过要耗费这点感情,也没想过会利用这点感情做什么,更没想过皇帝会为他如何。
  所以当皇帝克制住自己的本性,决心禅位时,萧宴宁根本不敢相信,那种心情不是简简单单用感动可以形容的。
  有那么一瞬间,萧宴宁甚至有些惶恐不安。
  他上辈子至死都没得到的东西,这辈子好像都有了。
  萧宴宁不知道该怎么形容自己的心情,他有很多话想说,他有很多情绪想要表达。
  可最终,他只是愣愣地看着皇帝,呆呆的,模样还有点傻。
  皇帝心里本来还有点不大舒服,看到萧宴宁这傻里傻气的模样,那点不舒服随着叹息声消散了。他没有成为皇帝时,也称得上是个慈祥的父亲,他带着几个孩子在王府后院钓过鱼,给几个生病的孩子喂过药,驮过几个孩子出王府到大街上玩耍。
  皇帝对太子他们这些人来说,他们先看到的是父亲,然后面对的是君王。而萧宴宁恰恰相反,他一开始面对的是君王,还是个因他身份对他有点戒备心的君王,后来,萧宴宁才有了父亲。
  只能说人和人之间相处的时间点很重要。
  睿懿太子当年那般优秀,得百官夸赞,皇帝也没想过禅位,甚至还时不时想敲打敲打两下,让睿懿太子认清形势。
  而现在这个时间,皇帝七个儿子,两个病逝,一个家破人亡,两个在高墙内反省,一个没什么脑子,在皇帝身体不适且有有一些心灰意冷之际,安安好好在他身边的只有萧宴宁。
  皇帝扪心自问,如果今日不是萧宴宁,换做其他皇子,他还会做出同样的决定吗?
  说真心话,大概不能。
  皇帝不看重睿懿太子吗?睿懿太子是他精心培养的继承人,他当然看重。
  其他皇子在皇帝心中也不是仇人。
  然而皇帝心里明白,在他因蒋太后而昏倒吐血,睿懿太子和其他人哪怕知道事情缘由,能做的也就是安慰皇帝,绝不会杀气腾腾地冲到永宁宫为皇帝找回场子。
  睿懿太子他们是孙儿辈分儿的人,孝字压身,他们心里就算不认同,也不能做出太过失礼的事。
  想到这些,皇帝道:“朕意已决,诏书都已经起草好了,你做好心里准备。”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