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末长剑 第1608节(1 / 4)
邵勖回过神来,擦了擦眼泪,让人将刘开请至馆驿歇息。而他自己则怔怔地坐在正厅之中,看着院中灰黄萧瑟的景象,许久无言。
他知道,父亲其实是为了他好。不让他入京,就是为了避免六弟疑虑,同时也避免给野心家机会——虽然可能性很小。
但他真的很想去一趟汴梁,看一看父亲的遗物,缅怀下父亲生前最后居住过的地方,感受下熟悉的气息。
可惜一切终成梦幻。从今往后,他只能孤零零地留在高昌,操持着这个封国,为国西北藩屏。
他甚至连母亲都没法见,只能通过书信往来,聊为慰藉。
生于天家是有代价的,这便是了。
邵勖坐了很久,直到王妃沈氏闻讯过来安慰。
他长吁一口气,将妻子抱入怀中,轻抚着她的秀发。
他三十八岁了,已经是六个孩子的父亲,是三郡十县八万军民的主心骨,他没资格哭哭啼啼,伤春悲秋。
父亲生前希望他能帮着稳住西域北半部分,让大梁金瓯无缺。既如此,就满足父亲的愿望吧,或许这便是他后半生存在的意义。
******
与刘开抵达高昌差不多前后脚,告哀使、议郎殷浩也抵达了岫岩,得知燕王已经南下过冬之后,又马不停蹄,直趋旅顺,最终在马首山上的别院中见到了燕王邵裕一大家子。
“这么说,阿爷不让我们几个入京?”面对殷浩时,邵裕很是平静。
他身边还跟着上百名少年,多半是战乱中产生的孤儿,在半山腰上清出来的一块场地中习练武艺。
少年们练得非常刻苦,一板一眼十分刻苦,同时用一种崇敬、孺慕的目光看向邵裕。
这副场景让殷浩有些恍惚,似乎先帝在的时候就是这般……
“正是,此乃先帝遗诏。”殷浩回过神来,答道。
“孤知道了。”邵裕挥了挥手,让人将殷浩带下去休息,好生招待。
少年们继续锤炼着武技,对周遭的一切恍若未闻。
邵裕走到悬崖边,手抚栏杆,眺望着远处的大海。
已是初冬时节,辽海波涛汹涌,风高浪急,时不时地还起点雾,让人朦朦胧胧看不清楚前路,一如他此刻的心情。
作为最早封建的国家,辽东虽只一个郡,但有十一县之多,更兼户口繁盛,虽然前两年莫名其妙爆发了一次大疫——主要在襄平、新昌、居就一带——但户口仍然是高昌三郡的两倍有余。
他经营国家也算用心,且赏罚公平、有度,辽东内部向心力很强。去岁在西安平县与高句丽人争夺一片归属模糊的山谷平地,诸部踊跃出兵,声势极盛,将高句丽人派过来屯垦的数百兵尽数驱逐,并吓得高钊、高武兄弟不敢动兵,最终退让了。
今年营建父亲曾经提起过的凤凰城,征召人手时并无阻力,可见他对辽东国的掌控已进入了一个崭新的阶段。
或许正因为如此,辽东国上下心气很高,一边与青州、冀州、幽州、平州乃至百济大做买卖,一边秣马厉兵,试图向周边区域扩张。甚至于,隐隐有人私下里抱怨,燕王如此贤良,为何不能荣登大宝?他们也能跟着做把从龙之臣,光宗耀祖。
当然,也仅仅是少数人私下里扯淡罢了。有理智的人都清楚,辽东国不过万余兵马,虽然战斗力不俗,优良战马也很多,但比起大梁朝仍然不够看。
说难听点,太傅李重调教多年的两万余平州世兵就是一条拦路虎,人家打的仗也不少,也有充足的马匹,更有草原诸部助阵,你都不一定能越得过去。便是越过去了,还有三万久经战阵的幽州世兵……
邵裕是清醒的。他深刻认识到了两者之间悬殊的实力,根本没得打,更别说他也没这个心思,对六弟继位,或许心底最深处有那么一丝丝不舒服,但总体而言是能够接受的——不接受又能如何?
辽东经过多年的建设,至少已经有一部分地方很不错了,比如旅顺。
他很喜欢这座城市,每年深秋都会来此居住,直到第二年春天离开。 ↑返回顶部↑
他知道,父亲其实是为了他好。不让他入京,就是为了避免六弟疑虑,同时也避免给野心家机会——虽然可能性很小。
但他真的很想去一趟汴梁,看一看父亲的遗物,缅怀下父亲生前最后居住过的地方,感受下熟悉的气息。
可惜一切终成梦幻。从今往后,他只能孤零零地留在高昌,操持着这个封国,为国西北藩屏。
他甚至连母亲都没法见,只能通过书信往来,聊为慰藉。
生于天家是有代价的,这便是了。
邵勖坐了很久,直到王妃沈氏闻讯过来安慰。
他长吁一口气,将妻子抱入怀中,轻抚着她的秀发。
他三十八岁了,已经是六个孩子的父亲,是三郡十县八万军民的主心骨,他没资格哭哭啼啼,伤春悲秋。
父亲生前希望他能帮着稳住西域北半部分,让大梁金瓯无缺。既如此,就满足父亲的愿望吧,或许这便是他后半生存在的意义。
******
与刘开抵达高昌差不多前后脚,告哀使、议郎殷浩也抵达了岫岩,得知燕王已经南下过冬之后,又马不停蹄,直趋旅顺,最终在马首山上的别院中见到了燕王邵裕一大家子。
“这么说,阿爷不让我们几个入京?”面对殷浩时,邵裕很是平静。
他身边还跟着上百名少年,多半是战乱中产生的孤儿,在半山腰上清出来的一块场地中习练武艺。
少年们练得非常刻苦,一板一眼十分刻苦,同时用一种崇敬、孺慕的目光看向邵裕。
这副场景让殷浩有些恍惚,似乎先帝在的时候就是这般……
“正是,此乃先帝遗诏。”殷浩回过神来,答道。
“孤知道了。”邵裕挥了挥手,让人将殷浩带下去休息,好生招待。
少年们继续锤炼着武技,对周遭的一切恍若未闻。
邵裕走到悬崖边,手抚栏杆,眺望着远处的大海。
已是初冬时节,辽海波涛汹涌,风高浪急,时不时地还起点雾,让人朦朦胧胧看不清楚前路,一如他此刻的心情。
作为最早封建的国家,辽东虽只一个郡,但有十一县之多,更兼户口繁盛,虽然前两年莫名其妙爆发了一次大疫——主要在襄平、新昌、居就一带——但户口仍然是高昌三郡的两倍有余。
他经营国家也算用心,且赏罚公平、有度,辽东内部向心力很强。去岁在西安平县与高句丽人争夺一片归属模糊的山谷平地,诸部踊跃出兵,声势极盛,将高句丽人派过来屯垦的数百兵尽数驱逐,并吓得高钊、高武兄弟不敢动兵,最终退让了。
今年营建父亲曾经提起过的凤凰城,征召人手时并无阻力,可见他对辽东国的掌控已进入了一个崭新的阶段。
或许正因为如此,辽东国上下心气很高,一边与青州、冀州、幽州、平州乃至百济大做买卖,一边秣马厉兵,试图向周边区域扩张。甚至于,隐隐有人私下里抱怨,燕王如此贤良,为何不能荣登大宝?他们也能跟着做把从龙之臣,光宗耀祖。
当然,也仅仅是少数人私下里扯淡罢了。有理智的人都清楚,辽东国不过万余兵马,虽然战斗力不俗,优良战马也很多,但比起大梁朝仍然不够看。
说难听点,太傅李重调教多年的两万余平州世兵就是一条拦路虎,人家打的仗也不少,也有充足的马匹,更有草原诸部助阵,你都不一定能越得过去。便是越过去了,还有三万久经战阵的幽州世兵……
邵裕是清醒的。他深刻认识到了两者之间悬殊的实力,根本没得打,更别说他也没这个心思,对六弟继位,或许心底最深处有那么一丝丝不舒服,但总体而言是能够接受的——不接受又能如何?
辽东经过多年的建设,至少已经有一部分地方很不错了,比如旅顺。
他很喜欢这座城市,每年深秋都会来此居住,直到第二年春天离开。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