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末长剑 第1600节(1 / 4)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邵勋最终决定相信前线边帅的决定,下令优先建设疏勒镇。
  这大概又要花费数年时光,但无所谓了,经营西域本来就不是一代人能完成的工作,以后这项任务还得交到太子身上。
  第一百二十六章 纪功庙
  “小心点,别撒了。”曲折的山道之上,有人大声呼喊道。
  因为是下坡路,且车辆满载,行走起来非常不容易,之前已经有人因为大意而从山道上连人带车摔落下去了。
  山道就建在笔直的城墙之上,墙下就是密密麻麻的农田和树林,摔下去可不止青一块紫一块。
  而在山道顶端的冰井台中,一样样物事被取了出来。
  这些大部分不是粮食,而是储存的肉脯、干酪,装满了一车又一车。
  虽说肉脯干硬到极致时可以当盾牌,干酪长毛了也能继续吃,但保存时间长了总不是个事,于是干脆捞出来,装车送到河浦边。
  山脚下已经排成了一条长龙,一眼望不到头,直延伸到刚刚疏浚过的河道旁。
  船只吃水很深,装得最多的便是粮食。
  每装满一船,船工们便喊着号子,顺流而下,直趋漂渝津。
  被征发过来干活的丁壮们唉声叹气。
  这会是四月底,家里种了冬小麦的都惦记着回家,盖因再过二十天就能收麦了,便是种了春小麦或粟的,也想回家锄草。
  不过没办法,他们比一般的民人更不敢反抗。说白了,生活在邺城附近的他们大多是当年石勒分田的军士或其后人。石勒败亡后,今上没有没收他们的田产,只是重新清点了一下,然后便人各领其田,各安生业。
  所以,即便朝廷并不追究他们这些降人的罪过,但他们还是自觉矮一头,连抱怨都只敢与相熟的人私下里说说,生怕惹事。
  而就在河浦边马车、牛车越积越多的时候,桑梓苑丞拓跋奉天也带着大队车马过来了。
  他们几乎有什么装什么,常规的是粮食,非常规的甚至有竹器、家具、笔墨纸砚、瓷器等等,几乎都是桑梓苑所出,甚至还有两千余匹毛布。
  可想而知,今年桑梓苑是不可能对少府财政做出什么贡献了,因为他们真的倾尽所有。
  “这样如何装船?便是装到晚上也装不完。”出身草原的拓跋奉天对水运十分熟稔,见到河边那副混乱的模样就直皱眉。
  走近看了看后,忍不住呵斥道:“君等不知并州下了好久雨了?太行山中积水甚多,汹涌而下,若不扎下大桩,船就要被冲走了。”
  邺城方面听得有道理,立刻手忙脚乱改正,同时遣人临时搭建栈桥,开辟更多的装船地点,以期尽快将这批物资运走——邺城只是一处,清河才是大头,那边却不知怎么样了。
  是的,冀州动员了好几个郡,只要府库尚有存余,就大部装船运走,送往漂渝津,等待装船出航。
  漂渝津度支校尉帐下的海船几乎增加了一倍。前几年超配的船工派上了用场,他们现在直接被分配到新船上,作为“老手”以老带新,狠命往乐浪输送资粮。
  之所以如此卖力,原因其实也不复杂,因为天子到魏郡了,不得不如此——倒不是他们不愿运,而是重视问题、积极性问题。
  “陛下到哪了?”忙了好一阵子才歇下来的拓跋奉天,遥望南方,问道。
  “应快到了。”有人回道:“前天在野马冈,来这里用不了多久。”
  拓跋奉天点了点头,又看向河面上那密密麻麻的船只,心中惊叹不已。
  唯有一个庞大且如臂使指的王朝,才能收拢如此之多的物资,不计代价地外运。
  再想想以前的拓跋代国,他无声地叹了口气,有时候连出征所需的粮食、器械都弄不齐,实在不好比啊。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