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零炮灰觉醒,拒当女主对照组 第275节(3 / 4)
说酸话归说酸话,不少人还是有自知之明的。
当然,有不理解的,也有不少和谢家一样,有高瞻远瞩的人家,不然商业街的铺面号也就不会那么抢手。
不说别的,小谢同志的兄弟团里,他们大多都身居重要职位,但也都拿了不少钱,让下面的小弟做生意,他们拿分红呢。
比如之前在三河县一直跟着谢时璟干的大头,小六子他们,都跟着他一起来京市混了。
钱森身份特殊,有更多重要的事情要做。
不止是他们,就许岁安知道的,谢老爷子的老伙计们,家里都有不少小辈在做生意上插上一手。
还有些甚至是如许青州一样,直接辞职去干个体户。要知道,他们的职业前景比许青州要强多了。
不仅是京市人,还有好多的外地人都巴巴的盯着,也想要京市的商业市场占据一席之地。
还有不少港商、外国华裔等等,也盯上了华国这一口肥肉。华国人口众多,消费市场是巨大的。
所以说这世上真的不缺聪明人,在这改革的档口,要是抓不住机遇,很多曾经站在高处的家族,很可能就要被拉下来。
在竞争这般激烈的情况下,对于谢予宸行的这个方便,实在是让许岁安很感激。
许岁安这边一切顺利,许青州那边就不是一样顺利了。
他也是第一次知道,外头人骗钱的手段那是一套又一套的。
看他是外地人,他一开始去进货的时候,拿货的价格就比其他人要高上不少。
这些都是温柔些的,还有人假装是大供货商,要和他谈合作,私底下确实想要拿到他给的定金,然后卷款跑路的。
或者是想从签订的合同上做手脚的,想坑他接手砸手里的货物的……
这其中的门门道道实在是太多,许青州之前来的时候还意气风发,觉得肯定很容易就能干出一番大事业。
现在四处碰壁之后,他到底是沉淀了许多。
好在他习惯了做大决定的时候,都习惯打电话回去问问大哥和小妹,小钱可能有一些亏损,但大便宜最后还是没被人赚到。
第376章 开业
经过一番努力,许青州总算是将要进的货给买齐了。
看着那些东西一袋袋的装车,许青州心里总算是松了一口气。
等到货都送到,许岁安那边清点完毕,这边的尾款就能够给供货商们打过去。
许青州其实可以跟着一起回京市的,但他还想要在这边转转。
他觉得在进货市场进货,虽然比去店里买要便宜一半不止,但是这些供货商也是中间商,要是能直接和生产厂家合作,那就能赚更多的钱。
只可惜那些服装厂都有熟识的交易对象,轻易不会相信他一个外人,并不乐意直接找他合作。
许青州准备在南边再留一段时间,就是想和那些生产商交交朋友。
对于他的决定,许岁安和许青书都很支持,销售这边暂时还用不上他,既然许青州已经接手了货源这方面的事,那之后就让他负责采购,是最好不过的。
多多了解,多掌握点人脉,怎么都不会亏了去。
经过许多的前期工作,很快许家几兄妹合伙开的这个服装店就开业了。 ↑返回顶部↑
当然,有不理解的,也有不少和谢家一样,有高瞻远瞩的人家,不然商业街的铺面号也就不会那么抢手。
不说别的,小谢同志的兄弟团里,他们大多都身居重要职位,但也都拿了不少钱,让下面的小弟做生意,他们拿分红呢。
比如之前在三河县一直跟着谢时璟干的大头,小六子他们,都跟着他一起来京市混了。
钱森身份特殊,有更多重要的事情要做。
不止是他们,就许岁安知道的,谢老爷子的老伙计们,家里都有不少小辈在做生意上插上一手。
还有些甚至是如许青州一样,直接辞职去干个体户。要知道,他们的职业前景比许青州要强多了。
不仅是京市人,还有好多的外地人都巴巴的盯着,也想要京市的商业市场占据一席之地。
还有不少港商、外国华裔等等,也盯上了华国这一口肥肉。华国人口众多,消费市场是巨大的。
所以说这世上真的不缺聪明人,在这改革的档口,要是抓不住机遇,很多曾经站在高处的家族,很可能就要被拉下来。
在竞争这般激烈的情况下,对于谢予宸行的这个方便,实在是让许岁安很感激。
许岁安这边一切顺利,许青州那边就不是一样顺利了。
他也是第一次知道,外头人骗钱的手段那是一套又一套的。
看他是外地人,他一开始去进货的时候,拿货的价格就比其他人要高上不少。
这些都是温柔些的,还有人假装是大供货商,要和他谈合作,私底下确实想要拿到他给的定金,然后卷款跑路的。
或者是想从签订的合同上做手脚的,想坑他接手砸手里的货物的……
这其中的门门道道实在是太多,许青州之前来的时候还意气风发,觉得肯定很容易就能干出一番大事业。
现在四处碰壁之后,他到底是沉淀了许多。
好在他习惯了做大决定的时候,都习惯打电话回去问问大哥和小妹,小钱可能有一些亏损,但大便宜最后还是没被人赚到。
第376章 开业
经过一番努力,许青州总算是将要进的货给买齐了。
看着那些东西一袋袋的装车,许青州心里总算是松了一口气。
等到货都送到,许岁安那边清点完毕,这边的尾款就能够给供货商们打过去。
许青州其实可以跟着一起回京市的,但他还想要在这边转转。
他觉得在进货市场进货,虽然比去店里买要便宜一半不止,但是这些供货商也是中间商,要是能直接和生产厂家合作,那就能赚更多的钱。
只可惜那些服装厂都有熟识的交易对象,轻易不会相信他一个外人,并不乐意直接找他合作。
许青州准备在南边再留一段时间,就是想和那些生产商交交朋友。
对于他的决定,许岁安和许青书都很支持,销售这边暂时还用不上他,既然许青州已经接手了货源这方面的事,那之后就让他负责采购,是最好不过的。
多多了解,多掌握点人脉,怎么都不会亏了去。
经过许多的前期工作,很快许家几兄妹合伙开的这个服装店就开业了。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