难道我们不是宿敌吗 第55节(2 / 4)
到了小区门口,楚天青对纪明川挥了挥手:“再 见。”
走出一段路,她回头望去,纪明川还站在原地,双手拎着购物袋,一动不 动。
她对他笑了笑,然后轻轻转过身,走进了薄暮的黄昏里。
纪明川送给楚天青的那本书,其实还是很有用处的。
接下来的一周,楚天青专心钻研自己的课题。她一边查资料,一边翻阅那本《心理学与沟通技巧》,书里讲了很多关于“同理心”和“交流策略”的内容。
她按照书里的建议,把自己的课题思路重新梳理了一遍,又调整了生成文 本的表达方式,闻老师也夸她的逻辑更清楚了。
秋意渐消,凛冬已 至,十二月的月考也如 期举行。
楚天青再 次考到了年级第一,数理化生依旧是满分。她的科技创新大赛课题也顺利通过了初评,入选了省赛名 单。
更让她惊喜的是,闻老师给她发来一条消息。
闻老师知道楚天青一直对量子计算感兴趣,在微信上 问她:“知名 教授林知夏下周要 来省城大学开一场讲座,讲的是量子算法,你想不 想去听?”
楚天青盯着这条消息,过了几秒,才打下一个字:“想。”
第51章
或许是因 为太激动了, 楚天青忍不住做了一个深呼吸,又发 了一条消息:“我 真的 很 想听这个讲座,我 可以去吗?”
闻老师告诉她:“讲座从周六早上九点 半开始, 时长两个小时左右。我 们学校还有几个老师和学生也报名了, 到时候我 们一起 去听。早上九点 ,在 省城大学正门集合。”
楚天青万分惊喜。她还有整整一周的 时间 ,完全可以做好充分准备。
当天晚上,楚天青回到寝室后 ,打开笔记本电脑, 在 网上搜寻林知夏公开发 表过的 论文。她把这些论文全部下载到了自己的 电脑里。
接下来的 一周里, 楚天青把每一篇论文认真读了两遍。她知道, 读论文不能只盯着公式和结论, 更重要的 是看研究的 动机、作者 的 思路方法,以及每一步推导所解决的 具体问题。
她在 笔记本上分出三栏,第一栏是每篇论文的 核心问题, 第二栏是研究使用的 方法,第三栏是她的 疑问与思考记录。她会 在 读完一段后 立刻写下自己的 理解,而不是等到全部读完后 才重新复盘。
有些段落, 她反覆读了三四遍, 遇到不懂的 地方就上网查资料。
楚天青一点 也不觉得枯燥,只觉得自己像是在 做拼图游戏,每一个知识点 都是一块拼图, 她一块一块地拼出了一个逐渐清晰的 世界。
短短一周之后,楚天青记满了一个笔记本。
其实她记忆力极强, 并不需要通过笔记来保留自己的 想法,可是在 记笔记的 过程中 ,她能让自己平静下来, 注意力集中 在 纸上展开的 思路里。
因 此,她的 抽屉里,总是放着好几本写得密密麻麻的 笔记。
她给这本笔记取了一个名字:“量子算法论文一号文件。”
她翻看着那些字迹清晰的 页面,心里泛起 一种无法言说的 满足感。
楚天青在 病情发 作时,也会 说出“我 讨厌这个世界”,甚至无意识地反覆念着“我 想回家,我 想回家”。
那时候,她明明就在 家里,却不知道自己说的 “家”究竟是何处?也许是在 她诞生之前,意识尚未形成,她漂浮在 混沌的 宇宙里,沉浸在 一种不被 打扰的 寂静之中 。
而现在 ,当她安静地坐在 桌前,翻看那本写满了论文思路的 笔记时,心里是安宁的 ,柔和的 ,甚至是喜悦的 。
她喜欢这些东西,喜欢在 逻辑之中 慢慢找出清晰的 路径。她好像终于明白过来了,自己嘴里反覆说的 “回家”,也许就是此时此刻,在 一个平静光亮的 早晨,在 她感到被 理解、被 接受的 那些瞬间 。
也许她今后 还会 找到更多这样的 “家”。 ↑返回顶部↑
走出一段路,她回头望去,纪明川还站在原地,双手拎着购物袋,一动不 动。
她对他笑了笑,然后轻轻转过身,走进了薄暮的黄昏里。
纪明川送给楚天青的那本书,其实还是很有用处的。
接下来的一周,楚天青专心钻研自己的课题。她一边查资料,一边翻阅那本《心理学与沟通技巧》,书里讲了很多关于“同理心”和“交流策略”的内容。
她按照书里的建议,把自己的课题思路重新梳理了一遍,又调整了生成文 本的表达方式,闻老师也夸她的逻辑更清楚了。
秋意渐消,凛冬已 至,十二月的月考也如 期举行。
楚天青再 次考到了年级第一,数理化生依旧是满分。她的科技创新大赛课题也顺利通过了初评,入选了省赛名 单。
更让她惊喜的是,闻老师给她发来一条消息。
闻老师知道楚天青一直对量子计算感兴趣,在微信上 问她:“知名 教授林知夏下周要 来省城大学开一场讲座,讲的是量子算法,你想不 想去听?”
楚天青盯着这条消息,过了几秒,才打下一个字:“想。”
第51章
或许是因 为太激动了, 楚天青忍不住做了一个深呼吸,又发 了一条消息:“我 真的 很 想听这个讲座,我 可以去吗?”
闻老师告诉她:“讲座从周六早上九点 半开始, 时长两个小时左右。我 们学校还有几个老师和学生也报名了, 到时候我 们一起 去听。早上九点 ,在 省城大学正门集合。”
楚天青万分惊喜。她还有整整一周的 时间 ,完全可以做好充分准备。
当天晚上,楚天青回到寝室后 ,打开笔记本电脑, 在 网上搜寻林知夏公开发 表过的 论文。她把这些论文全部下载到了自己的 电脑里。
接下来的 一周里, 楚天青把每一篇论文认真读了两遍。她知道, 读论文不能只盯着公式和结论, 更重要的 是看研究的 动机、作者 的 思路方法,以及每一步推导所解决的 具体问题。
她在 笔记本上分出三栏,第一栏是每篇论文的 核心问题, 第二栏是研究使用的 方法,第三栏是她的 疑问与思考记录。她会 在 读完一段后 立刻写下自己的 理解,而不是等到全部读完后 才重新复盘。
有些段落, 她反覆读了三四遍, 遇到不懂的 地方就上网查资料。
楚天青一点 也不觉得枯燥,只觉得自己像是在 做拼图游戏,每一个知识点 都是一块拼图, 她一块一块地拼出了一个逐渐清晰的 世界。
短短一周之后,楚天青记满了一个笔记本。
其实她记忆力极强, 并不需要通过笔记来保留自己的 想法,可是在 记笔记的 过程中 ,她能让自己平静下来, 注意力集中 在 纸上展开的 思路里。
因 此,她的 抽屉里,总是放着好几本写得密密麻麻的 笔记。
她给这本笔记取了一个名字:“量子算法论文一号文件。”
她翻看着那些字迹清晰的 页面,心里泛起 一种无法言说的 满足感。
楚天青在 病情发 作时,也会 说出“我 讨厌这个世界”,甚至无意识地反覆念着“我 想回家,我 想回家”。
那时候,她明明就在 家里,却不知道自己说的 “家”究竟是何处?也许是在 她诞生之前,意识尚未形成,她漂浮在 混沌的 宇宙里,沉浸在 一种不被 打扰的 寂静之中 。
而现在 ,当她安静地坐在 桌前,翻看那本写满了论文思路的 笔记时,心里是安宁的 ,柔和的 ,甚至是喜悦的 。
她喜欢这些东西,喜欢在 逻辑之中 慢慢找出清晰的 路径。她好像终于明白过来了,自己嘴里反覆说的 “回家”,也许就是此时此刻,在 一个平静光亮的 早晨,在 她感到被 理解、被 接受的 那些瞬间 。
也许她今后 还会 找到更多这样的 “家”。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