迫嫁疯骨 第103节(1 / 4)
崔韫枝站在高高的石阶上,望着山门外蜿蜒而下的、被山影笼罩的小路,以及远处在云层下显得朦胧苍茫的山峦。
天地间,暑气与凉风交织,绿意与枯黄并存,一片夏秋之交特有的、躁动又寂寥的景象。
她没有回头,也没有等待。纤细的身影裹在素色的披风里,在渐起的山风中,一步一步,走下石阶。
风鼓起她的披风,仿佛要将她吹散。
她的身影,最终消失在积云寺山门外那片被灰白云翳笼罩的、光影交错的山路上。
第69章 鬓边别文案跳崖情节
禾生捧着刚从后厢房取回的、重新包裹好的礼珠以及几样新鲜供奉的瓜果,脚步轻快地返回静室门口。
她心中盘算着,等会儿如何劝慰殿下尝尝寺里清甜的莲子羹,或许能开开胃口。然而,当她绕过静室雕花的隔断,目光落在空无一人的蒲团上时,脚步猛地顿住了。
殿下呢?
静室门口空空如也。
禾生心头“咯噔”一下。她下意识地探身朝静室里望了一眼——只有那银白袈裟的背影依旧端坐,香烟缭绕,诵经声低缓如常,全然不见崔韫枝的踪影。
“许是殿内太闷,殿下出去透气了?”
禾生强自压下瞬间涌起的不安,自我安慰着。她连忙转身,快步走出偏殿,回到庄严肃穆、梵音回荡的大殿之中。目光急切地扫视着殿内各处角落、廊柱之后,甚至那些垂下的经幡后方,都空无一人。夏末午后略显闷热的空气里,只有沉厚的诵经声和缭绕的香火气息。
禾生更慌了,她拉住一个正捧着经卷经过的小沙弥,声音带着不易察觉的颤抖:“小师父,请问方才可见到一位穿素色衣裳、戴着面纱的姑娘?就是……就是随我一同进来的那位?”
小沙弥不过十一二岁的年纪,被禾生急切的神情弄得有些茫然,他停下脚步,仔细回想了一下,然后很肯定地摇了摇头:“阿弥陀佛,女施主,小僧方才一直在专注功课,未曾留意。”
禾生刚想再问其他人,就在这时,那低沉连绵、如同潮水般充满整个空间的诵经声,毫无预兆地发生了变化。
原本统一的、舒缓的调子骤然拔高、收束,变得急促而富有韵律,带着一种奇异的、仿佛能穿透人心的力量。紧接着,禾生惊愕地看到,殿内那几十位原本端坐蒲团、低眉垂目的僧人,如同收到无声的指令,齐刷刷地站起身来。
他们动作整齐划一,迅速归拢成两列纵队。
深赭色的僧衣汇成两道庄严的洪流,手中的佛珠随着步伐发出轻微的、连绵不绝的“嗒、嗒”声。
僧人们口中念念有词,诵的依旧是经文,却不再是方才那令人心安的平和之声,而是一种禾生完全听不懂的、更加古老晦涩、甚至带着某种紧迫感的音节。他们步伐沉稳,目不斜视,径直朝着大殿的正门方向走去。
数十名僧侣形成的队列,无声而迅疾地从呆立在原地的禾生身边擦肩而过。她像被投入了湍急的逆流,眼前是涌动的、代表着佛门庄严的金褐色洪流,而她孱弱的身影被裹挟其中,只能逆着人流的方向,跌跌撞撞地奋力向大殿门口挪去。
“殿下……殿下你在哪儿啊……”
恐慌如同冰冷的藤蔓,瞬间缠绕住她的心脏,越收越紧。
好不容易挣扎着挤出大殿门口,午后的天光刺得她眼睛微眯。她一眼就看到了停在寺门外不远处的自家马车,车夫正百无聊赖地靠在车辕上打盹。
崔韫枝不在车里。
这个认知狠狠砸在禾生心上。
最后一丝侥幸也破灭了。
殿下没有出来透气,更没有回马车。
她……她是一个人离开了?
巨大的恐惧让她几乎站立不稳。 ↑返回顶部↑
天地间,暑气与凉风交织,绿意与枯黄并存,一片夏秋之交特有的、躁动又寂寥的景象。
她没有回头,也没有等待。纤细的身影裹在素色的披风里,在渐起的山风中,一步一步,走下石阶。
风鼓起她的披风,仿佛要将她吹散。
她的身影,最终消失在积云寺山门外那片被灰白云翳笼罩的、光影交错的山路上。
第69章 鬓边别文案跳崖情节
禾生捧着刚从后厢房取回的、重新包裹好的礼珠以及几样新鲜供奉的瓜果,脚步轻快地返回静室门口。
她心中盘算着,等会儿如何劝慰殿下尝尝寺里清甜的莲子羹,或许能开开胃口。然而,当她绕过静室雕花的隔断,目光落在空无一人的蒲团上时,脚步猛地顿住了。
殿下呢?
静室门口空空如也。
禾生心头“咯噔”一下。她下意识地探身朝静室里望了一眼——只有那银白袈裟的背影依旧端坐,香烟缭绕,诵经声低缓如常,全然不见崔韫枝的踪影。
“许是殿内太闷,殿下出去透气了?”
禾生强自压下瞬间涌起的不安,自我安慰着。她连忙转身,快步走出偏殿,回到庄严肃穆、梵音回荡的大殿之中。目光急切地扫视着殿内各处角落、廊柱之后,甚至那些垂下的经幡后方,都空无一人。夏末午后略显闷热的空气里,只有沉厚的诵经声和缭绕的香火气息。
禾生更慌了,她拉住一个正捧着经卷经过的小沙弥,声音带着不易察觉的颤抖:“小师父,请问方才可见到一位穿素色衣裳、戴着面纱的姑娘?就是……就是随我一同进来的那位?”
小沙弥不过十一二岁的年纪,被禾生急切的神情弄得有些茫然,他停下脚步,仔细回想了一下,然后很肯定地摇了摇头:“阿弥陀佛,女施主,小僧方才一直在专注功课,未曾留意。”
禾生刚想再问其他人,就在这时,那低沉连绵、如同潮水般充满整个空间的诵经声,毫无预兆地发生了变化。
原本统一的、舒缓的调子骤然拔高、收束,变得急促而富有韵律,带着一种奇异的、仿佛能穿透人心的力量。紧接着,禾生惊愕地看到,殿内那几十位原本端坐蒲团、低眉垂目的僧人,如同收到无声的指令,齐刷刷地站起身来。
他们动作整齐划一,迅速归拢成两列纵队。
深赭色的僧衣汇成两道庄严的洪流,手中的佛珠随着步伐发出轻微的、连绵不绝的“嗒、嗒”声。
僧人们口中念念有词,诵的依旧是经文,却不再是方才那令人心安的平和之声,而是一种禾生完全听不懂的、更加古老晦涩、甚至带着某种紧迫感的音节。他们步伐沉稳,目不斜视,径直朝着大殿的正门方向走去。
数十名僧侣形成的队列,无声而迅疾地从呆立在原地的禾生身边擦肩而过。她像被投入了湍急的逆流,眼前是涌动的、代表着佛门庄严的金褐色洪流,而她孱弱的身影被裹挟其中,只能逆着人流的方向,跌跌撞撞地奋力向大殿门口挪去。
“殿下……殿下你在哪儿啊……”
恐慌如同冰冷的藤蔓,瞬间缠绕住她的心脏,越收越紧。
好不容易挣扎着挤出大殿门口,午后的天光刺得她眼睛微眯。她一眼就看到了停在寺门外不远处的自家马车,车夫正百无聊赖地靠在车辕上打盹。
崔韫枝不在车里。
这个认知狠狠砸在禾生心上。
最后一丝侥幸也破灭了。
殿下没有出来透气,更没有回马车。
她……她是一个人离开了?
巨大的恐惧让她几乎站立不稳。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