迫嫁疯骨 第84节(3 / 4)
殷州太守哪里还敢说半个“不”字?
涕泪横流地连声应下,连滚爬爬地去安排。很快,几处冒着热气的粥棚在风雪中艰难地支了起来,那一点稀薄的米汤,成了无数濒死之人眼中唯一的希望。
崔韫枝站在府衙的回廊下,看着远处粥棚前排起的长龙,看着那些捧着破碗、眼中终于燃起一丝微光的灾民,心中却并无多少暖意。
她知道,这只是杯水车薪,是沈照山用刀逼出来的片刻喘息。他们一旦离开,殷州,乃至整个北郡,很快又会变回那个人间地狱。沈照山能救一时,却救不了一世。这沉重的无力感,比风雪更冷。
半个月后,道路勉强可以通行。
他们终于踏上了返回燕州的路。车轮碾过冻得坚硬的土路,发出沉闷单调的声响。崔韫枝靠在车厢里,望着窗外同样被冰雪覆盖的燕州大地,恍惚间竟觉得,这里的冬天,与长安似乎也没有什么不同了。
一样的寒冷,一样的苍白,一样的让人看不到尽头。
回到燕州王府,日子似乎被某种神奇的力量推着走。
沈照山的军务文书堆积如山,他整个人也仿佛被那堆冰冷的卷宗吞没了。
比起在殷州时那压抑却还能见面的日子,如今两人更像是同住在一个屋檐下的陌生人。他每日早出晚归,有时甚至彻夜留在前衙书房。崔韫枝偶尔在廊下遇见他,也只能得到一个匆匆掠过的、带着疲惫的侧影,连眼神都少有交汇。
最初几日,崔韫枝还会不习惯,心里还会泛起细细密密的、带着酸涩的思念和期盼,像小针一样扎着。
但很快,这种情绪也被一种更深沉的拉扯取代了。
她不该想着这些,这些东西除了让她痛苦,没有别的任何作用。
不再刻意等待,不再去猜他何时会来。
日子仿佛变成了一种固定的样子:喝药、发呆、偶尔做些女红、听禾生讲些府里的琐事。
冬天和春天,在她眼中,似乎也没有了本质的区别。
只是,在那些更深露重的寒夜里,在她沉沉睡去或辗转反侧时,门外回廊的阴影里,总会有一个高大沉默的身影。
沈照山披着寒气,如同融入夜色的石雕,一站就是整夜。他不推门,不发出任何声音,只是静静地看着那扇紧闭的门扉,仿佛在守护着什么,又仿佛只是在确认里面的气息依旧存在。
直到天色微明,他才带着一身冰冷的露水,悄无声息地离开。
只是崔韫枝都不知道。
府里关于周知意的议论从未停止。
她是未来的七王妃,是阿那库
什汗亲自指婚的正妻,理所当然地占据着王府最舒适华贵的院落。
崔韫枝有时会听府中的下人议论,那处院子灯火通明、仆役如云,这时候,她心口都会像被细线勒紧般难受。
她面上却越发平静,甚至学会了自嘲。
人家名正言顺,不住在府里,难道还能住到别处去?
这一日午后,崔韫枝正坐在窗边的暖榻上,手指有些笨拙地捻着针线,试图缝一个简单的香囊。阳光透过窗棂,在她苍白的脸上投下淡淡的光晕,神情专注却又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茫然。
突然,院门外传来一阵喧哗。
女子骄矜的斥骂声和仆役的劝阻声混杂在一起,打破了午后的宁静。
崔韫枝手指一颤,针尖差点戳破指腹。她抬起头,微微蹙眉。 ↑返回顶部↑
涕泪横流地连声应下,连滚爬爬地去安排。很快,几处冒着热气的粥棚在风雪中艰难地支了起来,那一点稀薄的米汤,成了无数濒死之人眼中唯一的希望。
崔韫枝站在府衙的回廊下,看着远处粥棚前排起的长龙,看着那些捧着破碗、眼中终于燃起一丝微光的灾民,心中却并无多少暖意。
她知道,这只是杯水车薪,是沈照山用刀逼出来的片刻喘息。他们一旦离开,殷州,乃至整个北郡,很快又会变回那个人间地狱。沈照山能救一时,却救不了一世。这沉重的无力感,比风雪更冷。
半个月后,道路勉强可以通行。
他们终于踏上了返回燕州的路。车轮碾过冻得坚硬的土路,发出沉闷单调的声响。崔韫枝靠在车厢里,望着窗外同样被冰雪覆盖的燕州大地,恍惚间竟觉得,这里的冬天,与长安似乎也没有什么不同了。
一样的寒冷,一样的苍白,一样的让人看不到尽头。
回到燕州王府,日子似乎被某种神奇的力量推着走。
沈照山的军务文书堆积如山,他整个人也仿佛被那堆冰冷的卷宗吞没了。
比起在殷州时那压抑却还能见面的日子,如今两人更像是同住在一个屋檐下的陌生人。他每日早出晚归,有时甚至彻夜留在前衙书房。崔韫枝偶尔在廊下遇见他,也只能得到一个匆匆掠过的、带着疲惫的侧影,连眼神都少有交汇。
最初几日,崔韫枝还会不习惯,心里还会泛起细细密密的、带着酸涩的思念和期盼,像小针一样扎着。
但很快,这种情绪也被一种更深沉的拉扯取代了。
她不该想着这些,这些东西除了让她痛苦,没有别的任何作用。
不再刻意等待,不再去猜他何时会来。
日子仿佛变成了一种固定的样子:喝药、发呆、偶尔做些女红、听禾生讲些府里的琐事。
冬天和春天,在她眼中,似乎也没有了本质的区别。
只是,在那些更深露重的寒夜里,在她沉沉睡去或辗转反侧时,门外回廊的阴影里,总会有一个高大沉默的身影。
沈照山披着寒气,如同融入夜色的石雕,一站就是整夜。他不推门,不发出任何声音,只是静静地看着那扇紧闭的门扉,仿佛在守护着什么,又仿佛只是在确认里面的气息依旧存在。
直到天色微明,他才带着一身冰冷的露水,悄无声息地离开。
只是崔韫枝都不知道。
府里关于周知意的议论从未停止。
她是未来的七王妃,是阿那库
什汗亲自指婚的正妻,理所当然地占据着王府最舒适华贵的院落。
崔韫枝有时会听府中的下人议论,那处院子灯火通明、仆役如云,这时候,她心口都会像被细线勒紧般难受。
她面上却越发平静,甚至学会了自嘲。
人家名正言顺,不住在府里,难道还能住到别处去?
这一日午后,崔韫枝正坐在窗边的暖榻上,手指有些笨拙地捻着针线,试图缝一个简单的香囊。阳光透过窗棂,在她苍白的脸上投下淡淡的光晕,神情专注却又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茫然。
突然,院门外传来一阵喧哗。
女子骄矜的斥骂声和仆役的劝阻声混杂在一起,打破了午后的宁静。
崔韫枝手指一颤,针尖差点戳破指腹。她抬起头,微微蹙眉。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