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8章(2 / 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钟明月跟陈显英很快就把这一插曲抛之脑后了,但钟莹莹却是将这件事给记在了心里。
  她不怎么做针线活都知道做衣服的费劲,她娘跟她嫂子得做一家人的衣服,多累啊,要是能有台缝纫机,那不知道多省事。
  去黑市换?那必然是不可能的事。
  为了一台缝纫机,给自己的未来留下隐患,钟莹莹干不出这般杀鸡取卵的事,再说了,就算她想换,她们这小县城的黑市也不一定有啊。
  她想到了她的那些‘冤大头’同学们,他们好些个都是市里领导家的孩子,跟他们换,应当有几率能成功的吧?尤其她同桌,有个在钢铁厂当副厂长的舅舅,听说已经升成正的了,家里背景那么大,给她换张票应该不难吧?
  不过,换票的事得等到明年开学再说了,冬季下雪,车子进不来村里,村里人也去不了外面,几乎和外界是失联的状态,钟莹莹就是想寄信去打听,都是不可能的事,因为过年邮局也放假了,公家单位就没几个不停工的。
  村里家家户户这几天都飘着肉香,就连一向寒酸的知青点,都燃起炊烟,炖起了村里分给他们的肉和鱼。
  在牛棚里的宋晴芳也得到了‘特赦’,因着帮着钟家岗写标签有功,所以之后钟家岗写标签的活大部分都交给了她,咸菜厂秋天卖完货物停工后,宋晴芳也闲了下来,这会儿端着村里留给她的‘猪下水’吃的正香。
  过了一个肥年后,村里人都胖了许多,钟莹莹也不例外。
  摸着自己的双下巴,钟莹莹安慰自己道:胖点好,胖点是福。
  第122章
  钟莹莹天天背个斜挎包,跟俩好大侄一块,走家串户的拜年讨花生瓜子水果糖,溜达一圈下来,挎包里能塞的满满的,而且有时候还能讨到意料之外的小红包,比如上村长家的时候,钟强先就给他们一人包了一毛钱的红包,她姐夫黄有德更是包了个大的,一人给了一块钱。
  日子好过了,村里人也变得大方了许多,就连一向抠门的老楚在钟莹莹他们上门时,都给他们装了一兜炒豆子。
  初一到初三连续三天,每天逛五家,搜罗了一大包的零嘴儿,天天吃,日日吃,吃的嘴角都起了一个大燎泡。
  终于,村里的雪化了,能出村了。
  大冬天的上火,喝着竹筒里泡着的薄荷水,钟莹莹被那凉意给冰的呲牙裂嘴,她洗干净手才摸了一下嘴上的泡,确定那水泡瘪下去不少后,她才满意的点点头道:还好有用,不然喝那老些薄荷水受的罪都白费了。
  今天她哥要开车去拉货,听到是高家村,她想去看看她妈家里现在啥情况,便闹着也要过去帮忙,要是这个年代有交警,她哥指定不会带她去的,因为车子的车头上是两人位的,坐上她哥跟她嫂子就没位置了,钟莹莹坐上去妥妥的是超载。
  钟莹莹还给高家娣准备了礼物,从市里带回来的头绳,粉色蕾丝花边的,特别好看。
  高家村跟钟家岗一样,种了特别多的竹子,钟家岗咸菜厂往外运输的货物越来越多,仅依靠本村的产值完全不够,这次钟绍华来高家村就是收购竹编的,年前就已经谈好的事情,不仅收竹编,稻草编织的粗草绳钟家岗也大量收购。
  竹编装着的咸菜坛子是卖往市里的,价格比较昂贵,用稻草绳简单固定防止磕碰的是拉到县里面卖的,价格比卖到市里的便宜许多。
  至于卖到镇上以及附近村里的,那就更简单了,连个咸菜坛子都不用放,他们会自带器具,直接从腌菜的大缸里把咸菜捞给他们就行,这种方式售卖的咸菜价格及极其低廉,压根赚不到几个钱,只能说是造福同乡了。
  钟绍华和钟明月去跟村长谈收购的事,钟莹莹自己来到了高家娣的家里。
  看着拿着粉色头花爱不释手的高家娣,她装作不经意间提起:“家娣,听说你们村有个姓象的?”
  高家娣把头花绑在了自己的辫子上,喜滋滋的冲着镜子臭美,听到钟莹莹的话,她也没觉得奇怪,因为象这个姓氏确实很特殊。
  高家娣取下头花,放到了自己藏宝贝的盒子里,才回答钟莹莹的话:“对,村口那家的媳妇就姓象。”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