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8章(2 / 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我错过了一切吗,大哥?”希尔维娅的眼泪滑落了下来。
  “别老告诉她政治,路德。”母亲锤了一下自己的长子,“你是不是忘了,医生叮嘱她不可以耗尽精力——这对她没有好处!”
  “可是,妈妈。我想知道。”希尔维娅真没好意思告诉她,她打算回中东去,继续调解这场战争。
  路德维希拍了拍她:“不,希娅,战争就要结束了,以色列的军队即将攻入埃及边境。”
  希尔维娅花了一段时间才搞清楚所有的情况,在十月份,阿拉伯军队再次对以色列发动了进攻。到了十二月底,以色列攻入了埃及边境。英美国家开始介入,希望调停这场战争。
  在她不顾家人反对再次前往中东地区时,这一次调停的主要使节变成了拉尔夫·约翰逊·本奇,一位出生在底特律的美国黑人。本奇先生在哈佛大学拿到了学位,在整个二战时期,他一直奔波在非洲国家,现在在联合国担任官员。
  本奇先生对她的到来半喜半忧,他很高兴有一个在和平事业上有所成就的人加入他的行列——尤其这个人还在美国关系广泛,但问题在于,他看着希尔维娅,又看看自己,发出了一阵大笑:“那些高高在上的先生们会为此感到震惊的,承担如此重要责任的是一个黑人和一个女人!”
  希尔维娅看着他:“知道吗?每当这个时候,我就会庆幸,我是瑞士人,且在红十字会任职。”
  他们俩同时笑了起来,然后一起投入了调解工作中。此事并不容易——哪怕每个国家都知道这场战争已经打不下去了。以色列派了一半的成年男性上战场,阿拉伯国家面对战争之后的政局动荡。
  1949年2月,第一份协议在埃及和以色列之间签署。但那并不是一份和平协议,而是停战协议。以色列获得了大量的土地,阿拉伯世界得到了巴勒斯坦地区的两块土地,而巴勒斯坦阿拉伯人彻底失去了他们的家园,他们的家变成了三部分,以色列、加沙和约旦河西岸。犹太人统治以色列,埃及人统治加沙,约旦人统治约旦河西岸。他们变成了阿拉伯世界的难民。
  希尔维娅和本奇结束了调停之旅。希尔维娅回到了日内瓦的办公室。她试图重新回到工作的节奏里,但仅仅一个礼拜,她就再度病倒在了医院里。路德维希来看望她:“你知道医生说什么吗,希娅?”
  “什么?”希尔维娅歪着头看着他,率先抢白道,“实话说,不论说什么,我都不想住在医院里了…….”
  路德维希微微地叹息了一声:“医生告诉我,要我们好好保护你,远离工作和一切其他需要耗费精力的事情。你的身体状况不允许你这么做。但我极力说服妈妈,让你去工作,这比让你……”
  “让我什么?”
  “悲伤——”路德维希轻声道,“战争结束之后,我就觉得你一直处于悲伤之中。有时候你可以把它掩饰得很好,有时候不能。是的,悲伤会伴随人的一生,但我很担心你……会沉浸其中。”
  希尔维娅看着他,似乎没有明白这句话的意思。
  “我们都长大了。”路德维希看着她,“人们会死去,不论什么原因。在战争中,是这样,在和平时代也是这样。我们都会死的。目睹所爱的人离开很可怕,希娅。你必须得找点别的事情来转移自己的注意力,比如工作。”
  希尔维娅点了点头:“你是对的,大哥。”
  路德维希笑了起来,他把双手交叉在一起:“那么,你考不考虑换一个清闲一点的工作?我的意思是说,家族的慈善基金会也需要人打理。”
  “那是你的工作,大哥。”希尔维娅看着他。
  路德维希笑了笑:“我还有信托基金和其他事情要打理,希娅。我需要你帮忙。如果你愿意离开红十字会,或者我们说服他们,让你转而担任某些名誉职务的话。”
  希尔维娅并不打算很快下决定,她还是留在了国际红十字会。她认为自己有一些义务要尽。不过,在她第三次晕倒在办公室里的时候,古斯塔夫亲王主动找她谈了话,他一向很善于说服人,所以等希尔维娅从古斯塔夫亲王的书房里走出来的时候,她已经接受了慈善基金会的职务。
  很快,国际红十字接受了她的申请,派她去纽约负责红十字会和联合国的合作项目——这是个名誉职务,她在纽约做的最多的事情是参加各种各样的招待会。
  希尔维娅在纽约见到的第一个人是艾伦·杜勒斯。他现在担任美国外交委员会主任。他提起之前的事情,脸上依旧带着骄傲,似乎在瑞士的冒险行动让他收获良多。他雄心勃勃地提起新的话题:“我很想让这些死脑筋的官僚们重新建立起一个战略服务局,他们了解情报的重要,却畏惧一个新的‘盖世太保’!”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