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5章(2 / 2)
“原来您知道。”伊斯科刚要说什么,正在舞蹈的人们那边传来了一阵喧嚣,她不得不转过身去:“好像是要发表什么讲话,您要过去吗?”
希尔维娅点了点头,她得远离这个地方,免得有别人察觉到这件事情。但在离开之前,她还是回望了一眼,这位温柔的,娴静的女士正在画面上望着她。那张面容在希尔维娅久久的凝视之下扭曲模糊,似乎变成了她自己。
按照惯例,首先发言的人是到访者。代表国际红十字会讲话的人是希尔维娅的同事,他洋洋洒洒地追述了历史,表达了善意的期望:“我们期待和苏联国家红十字会一起协作,将战后重建提上日程.......在最后,我依旧要向苏联和苏联人民表达敬意,伟大的胜利属于英雄的苏联人民。”
代表苏联国家红十字会发言的小伙子就没有把话说得那么长,他简单地表达了对未来合作的期望,又着重提了最后一句话:“刚刚我们尊敬的客人说,‘伟大的胜利属于英雄的苏联人民’,这是不完全正确的,我认为,‘伟大的胜利属于英雄的全人类’!”
欢呼声和掌声响遍了整个宴会厅,发言的同事也加入了鼓掌的人群,他走到话筒前:“为了这次访问的顺利进行,我们还要感谢我的同事,希尔维娅·威廷根施坦因,是她负责和同盟国交涉,积极推动了访问的进行。可惜的是,她不喜欢发言。”
人们的目光一下子转到了希尔维娅的身上,被这么多人注视着,她开始觉得有点紧张,但还由不得她多想什么,话筒已经递到了她的面前。
“我确实不擅长做公开演讲。”希尔维娅接过话筒,笑了笑。“但我有别的办法。”
她走到钢琴前,厅堂里的欢呼声和掌声更响了。
希尔维娅只得默默地叹了口气,坐在钢琴前,她有点发虚,因为在横穿欧洲大陆的过程中,她多少把钢琴这件事儿给落下了。为了避免人们听出她出错,她想找一首冷僻一点,熟悉一点的曲子。不知怎么的,她脑海里蹦出伯尔尼的那个夜晚,她回忆了一下,在黑白键上弹奏出施季里茨——弗谢瓦洛特曾经弹奏过的曲子。
这段旋律一直徘徊在希尔维娅的脑海里。因此,她弹奏的时候分外顺畅。但周围人的反应大大出乎了她的意料。人们围在她身边,一起用俄语歌唱什么。凭借她不算太出众的俄语水平,她只听得明白几句歌词:
“我的心上人坐在我身旁,默默看着我不作声;
我想对你讲,但又难为情,多少话儿留在心上。”
在曲子结束的时候,人们爆发出巨大的欢呼声和掌声,他们热情地涌向希尔维娅,想要拥抱她,好像把她当成了明星。红十字会的同事们好不容易才和热情的人们告别。
安娜钻过人群来到希尔维娅身边,发现自己的旧友面带微笑,神情恍惚地看着远方,好像在看着什么幻影。但她没有在意,她一把抱住了希尔维娅:“天才的做法,亲爱的,你是什么时候学会的?”
“我在想。”希尔维娅没有理会她的话,她转过头来的时候,目光依旧是迷离的,漂亮的海蓝色眼睛里泛着泪光:“他是爱我的。哪怕他从来没有当面说过.....或许他曾经想说,但没有说出口。”
安娜盯着希尔维娅看了好久,才意识到自己的好友在说什么。她叹了口气,搂着她的肩膀:“希尔维娅,我们回去吧。”
回去的希尔维娅几乎是立刻就投身进了繁忙的工作中,在他们的旅途中,他们见到了太多让人害怕的现象。而她和她红十字会的同事们极力想做一点什么来改善这可怕的现状。
但摆在他们面前的,是个可怕而又基础的难题——没有钱。他们的财政状况陷入了捉襟见肘的地步,而面对战后的废墟,哪怕是最基础的人道主义事业,都需要一笔巨大的费用。
↑返回顶部↑
希尔维娅点了点头,她得远离这个地方,免得有别人察觉到这件事情。但在离开之前,她还是回望了一眼,这位温柔的,娴静的女士正在画面上望着她。那张面容在希尔维娅久久的凝视之下扭曲模糊,似乎变成了她自己。
按照惯例,首先发言的人是到访者。代表国际红十字会讲话的人是希尔维娅的同事,他洋洋洒洒地追述了历史,表达了善意的期望:“我们期待和苏联国家红十字会一起协作,将战后重建提上日程.......在最后,我依旧要向苏联和苏联人民表达敬意,伟大的胜利属于英雄的苏联人民。”
代表苏联国家红十字会发言的小伙子就没有把话说得那么长,他简单地表达了对未来合作的期望,又着重提了最后一句话:“刚刚我们尊敬的客人说,‘伟大的胜利属于英雄的苏联人民’,这是不完全正确的,我认为,‘伟大的胜利属于英雄的全人类’!”
欢呼声和掌声响遍了整个宴会厅,发言的同事也加入了鼓掌的人群,他走到话筒前:“为了这次访问的顺利进行,我们还要感谢我的同事,希尔维娅·威廷根施坦因,是她负责和同盟国交涉,积极推动了访问的进行。可惜的是,她不喜欢发言。”
人们的目光一下子转到了希尔维娅的身上,被这么多人注视着,她开始觉得有点紧张,但还由不得她多想什么,话筒已经递到了她的面前。
“我确实不擅长做公开演讲。”希尔维娅接过话筒,笑了笑。“但我有别的办法。”
她走到钢琴前,厅堂里的欢呼声和掌声更响了。
希尔维娅只得默默地叹了口气,坐在钢琴前,她有点发虚,因为在横穿欧洲大陆的过程中,她多少把钢琴这件事儿给落下了。为了避免人们听出她出错,她想找一首冷僻一点,熟悉一点的曲子。不知怎么的,她脑海里蹦出伯尔尼的那个夜晚,她回忆了一下,在黑白键上弹奏出施季里茨——弗谢瓦洛特曾经弹奏过的曲子。
这段旋律一直徘徊在希尔维娅的脑海里。因此,她弹奏的时候分外顺畅。但周围人的反应大大出乎了她的意料。人们围在她身边,一起用俄语歌唱什么。凭借她不算太出众的俄语水平,她只听得明白几句歌词:
“我的心上人坐在我身旁,默默看着我不作声;
我想对你讲,但又难为情,多少话儿留在心上。”
在曲子结束的时候,人们爆发出巨大的欢呼声和掌声,他们热情地涌向希尔维娅,想要拥抱她,好像把她当成了明星。红十字会的同事们好不容易才和热情的人们告别。
安娜钻过人群来到希尔维娅身边,发现自己的旧友面带微笑,神情恍惚地看着远方,好像在看着什么幻影。但她没有在意,她一把抱住了希尔维娅:“天才的做法,亲爱的,你是什么时候学会的?”
“我在想。”希尔维娅没有理会她的话,她转过头来的时候,目光依旧是迷离的,漂亮的海蓝色眼睛里泛着泪光:“他是爱我的。哪怕他从来没有当面说过.....或许他曾经想说,但没有说出口。”
安娜盯着希尔维娅看了好久,才意识到自己的好友在说什么。她叹了口气,搂着她的肩膀:“希尔维娅,我们回去吧。”
回去的希尔维娅几乎是立刻就投身进了繁忙的工作中,在他们的旅途中,他们见到了太多让人害怕的现象。而她和她红十字会的同事们极力想做一点什么来改善这可怕的现状。
但摆在他们面前的,是个可怕而又基础的难题——没有钱。他们的财政状况陷入了捉襟见肘的地步,而面对战后的废墟,哪怕是最基础的人道主义事业,都需要一笔巨大的费用。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