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章(1 / 3)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引魂幡’上写着赵永清的姓和名,出生时辰及逝去当日,皆由赵钰执笔一字一字亲自写出。
  跟在赵钰身后,是一位撒米谷的老婆婆,她端着满满一盆的米谷,一边走,一边抓了一小把往空中撒。
  米谷是老婆婆炒制过的,炒到白花花的米粒时,就舀起装进有脸盘大的木碗中。
  棺材所经之处,皆有米谷。
  八人既为抬棺人,又为送葬者,王成平是力气最大,因而在送葬者最前头,他紧拽着绳绋,拉着灵车,慢慢跟老婆婆的身后,始终保持着一段不远不近的距离。
  执绋者,需高声喊唱哀悼亡者的挽歌。
  灵柩之后,是一辆白色的篷车,赵婉坐在蓬车中,眼神似有些呆滞,落在眼前的灵柩上,一直没移开视线。
  再往后,皆是披上了丧服的送葬者。
  赵钰一步一步的走向了功德山,抬脚好似千斤重,他高举着‘引魂幡’,手心全是冰冷的汗水。
  直至到了墓穴。
  墓穴是三日前就挖好的。
  赵钰将‘引魂幡’插在墓穴前,拿过了剪碎的纸钱,抓起就往空空的墓穴里撒,直到洒满墓穴底下的每一处。
  两根粗壮的棺木被放在地面上,执绋的八人将灵柩从灵车上抬下,放到棺木上,又用绳索给绑定结实,合力抓紧了绳绋,慢慢地下到墓穴中。
  待灵柩安慰下到墓穴中,便开始填土。
  铁锹是挖墓穴时的那九把,而挖墓穴的第一锹土是由赵钰亲自挖起,而这一锹土单独被放在一旁,填土时需得用挖墓穴时的铁锹。
  墓穴填上了土,土堆有三尺高,便成了坟。
  赵钰拿起那一把铁锹,将第一锹土铲起,小心翼翼的堆放在土堆上头。
  第一锹土是他,最后一锹土也是他。
  第18章
  一年后。
  三月十一,正是谷雨时,时雨初降,雨生五谷百果。
  “玉娘,移苗、掩瓜点豆交由书川素华他们来做,你去将手洗净罢后过来。”
  赵钰穿了一袭素锦绣袍,袖口处只绣了几朵雅梅,腰间系了白玉、香囊,眉间微微轻皱。
  他一踏出堂屋,只见赵婉又穿上她亲手缝绣的裤袍。
  那裤袍不似赵婉平日所以穿的绣裙,袖口窄小,刚好能轻易让手臂穿过,却又不会过于宽大露出肌肤。下衣则是呈短打型的形状,不是裙摆,但又长至腕脚而不拖地。
  今日逢谷雨,正是移栽菜苗的好时候。
  院子那一小片菜畦是赵婉起了心思,喊了赵一等人开垦出来,赵钰当时只以为是妹妹一时兴起,没关太多。
  没成想,每日都往那小菜畦里跑,细针密缕的绣花鞋都沾满了泥点子。
  赵钰每次一见,总头疼不已。
  也不知是跟村子里哪个姑娘学的,绣缝了裤袍不说,还懂些种菜看苗的本事。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