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2章(1 / 3)
首当其冲的就是要跟群臣交代泰山行宫发生的一系列变故。
等他在太和殿内声泪俱下的讲述先皇突然暴毙,几位皇室子弟皆因夺位惨死时,朝臣们面上无不哀伤不已。
皇上在位几十年,能站在太和殿的大臣大都至少辅佐皇上十年以上,君臣一场,都心有戚戚。
在伤心过后,就有大臣提出国不可一日无君,忠亲王是最有资格登基称帝的。
随后半数朝臣均附议。
眼看着局势对忠亲王一片大好。谭太师这时候站出来,义正言辞道,“臣以为,为今之计应该加派人手找寻太孙的尸骨。都说活要见人,死要见尸,连太孙尸首都未找到就议储,未免为时过早,诸位大臣以为呢?”
臣子中到底也有忠良之辈,也有附议谭太师说法的。
正当局势开始利于太孙时,齐煜站出来道,“臣与诸位禁军将领皆亲眼所见太孙被刺死后摔下山崖,还能有假?如今皇位悬而未决,滇国及周边邻国正虎视眈眈。皇位一日未决,大魏根基一日不稳,为保大魏根基不倒,百姓安定,臣恳请忠亲王早日登基以安天下!”
“恳请忠亲王早日登基以安天下!”
“恳请忠亲王早日登基以安天下!”
……
附议的声音响彻大殿。忠亲王这才谦虚道,“本王本无意于皇位。从来逍遥山林,远离朝堂纷争,奈何见不得民间疾苦,社稷堪忧。虽诚惶诚恐,亦不敢推诿。日后登基定不负诸位臣工所期,百姓所期,江山所期。”
谭太师见忠亲王登基已成定局,直接乞骸骨要告老还乡去。诸位大臣心里跟明镜似的,先皇死的不明不白,如今尸骨未寒,就要捧这位的臭脚丫子,恕他有洁癖,做不到!
忠亲王心里巴不得这碍眼的老东西赶紧滚蛋,可他面上还要表现的要夺情,如今先皇刚刚驾崩,朝政需要太师这样的老臣辅佐等等。谭太师再三请愿,忠亲王这才面上无不可惜的同意。
钦天监动作也很快,当天晚上就夜观星象,推演出六月三日乃大吉之日,是登基的吉时,已得天启。
定下登基这件对忠亲王最大的事情,接下来就是处理后宫了。
不过在那之前,他总归要会一会他那位皇嫂。
后宫早已经在忠亲王进宫的第一时间就封禁了。此时后宫中无论是主子还是奴才都惶惶不安,不知忠亲王接下来要如何处理他们。
这日就见忠亲王乘坐的龙辇终于停在了皇后的坤宁宫。
皇后仿若未看到一样,只一心侍弄着眼前的一盆牡丹花。
忠亲王也没恼她未出来亲迎他,径直走进来轻笑道,“皇嫂好雅兴~倒跟往日不同,侍弄起花草来了。”
皇后听罢也不回头,一边拿着剪刀剪去多余的枝叶,一边说道,“若不是你将整个后宫封禁,本宫如何有这等闲暇。这么一说,本宫还要多谢你呢!”
忠亲王如何听不出她的讽刺,他状似推心置腹的说道,“皇嫂,本王也是逼不得已,因为皇兄临死前留下遗诏,要后宫所有妃嫔陪葬,若是皇弟不提前封禁了后宫,逃了一二妃嫔,如何向九泉之下的皇兄交代啊!”
皇后听罢,一时不察,剪子偏了位置,直接“咔嚓”一声剪下一朵纯白的牡丹花来~
她脸上顿时铁青,嘴唇微微颤抖,“你~你放肆!陛下绝无可能下这样的遗诏,你假传遗诏,其心可诛!”春晖说过此人心狠手辣,她原还有一二幻想,如今她真信了。
“泰山行宫之事你我心知肚明,何必来这里假传遗诏,惺惺作态。你害死陛下,害死三皇子,五皇子,害得本宫孙儿生死不明,还要罔造杀孽,你就不怕死后下十八层地狱吗?”
忠亲王却一副混不在意的模样,“若是有那地狱,依着皇兄所作所为,当会与本王同往。”
皇后不耐烦跟他对牛弹琴,直截了当的问道,“说吧,你到底要怎样才能饶了那些妃嫔。”他既然来此,就不会无的放矢。
忠亲王眼睛看向窗外似是回忆过去,“当年本王去就藩时多赖皇嫂给本王送的补药,让本王躲过了最艰苦的第一年,这才活了过来。本王本不想为难皇嫂。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