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7章(2 / 2)
“这还用再查了?这不是先太子的子嗣谁是?这就是如假包换的太孙啊!”一个声音先开口道。还道是谁呢,原来是户部侍郎邱宥齐。不过他还有另一重身份:先太子妃的亲哥哥,也就是太孙的亲舅舅。他刚刚知道也是震惊不已,未知真假不好表态,这会儿看到太孙的模样这不是他亲外甥谁是?
有了邱大人开腔,大臣们纷纷表示这是太孙确认无疑了。
见这些臣子立时变成了墙头草,三皇子咬了咬自己的后槽牙,众臣的心可真是偏的没边了。不过他这回可怨错群臣了,毕竟当年太子的品性和能力都是有目共睹的。再加上他乐善好施,种下不少善因如今不过是果报到太孙身上罢了。
而皇上此刻有些愣神,他就说于行这个名字怎么莫名有些熟悉,他突然记起当年太子曾跟他请示过未来孩子的名字。他当时对这个儿子有些误会,觉得他的名声都盖过了他这个父亲,对他怨念颇深,所以他随口应付了一句,不成想他竟然真的给孩子起了这个名字。他看着于行,又不似在看他,眼里不知何时染上了一层水雾~
第290章 边境告急 说实话于行也是昨儿……
说实话于行也是昨儿晚上听祖母说才知道自己名字的由来。今晨刚好借题发挥说了出来, 只是让他始料未及的是怎么看着皇祖父还哭了。
群臣因为距离远看不太真切,他跟皇祖父挨着自然将他的表情尽收眼底。是勾起当年的回忆了吧,毕竟现在已经物是人非了。
于行昨儿嗓子不适, 得知第二天要跟着上朝, 祖母让人熬了罗汉果雪梨梅煎,还别说他临睡前喝了第二日起来声音就正常了,只是说话多了嗓子还是有点疼,不过这样不耽误事就已经很好了。
他知道今天对他来说很重要,第一次出现在群臣面前他一定不能堕了生父的威名。这段时日发生的事让他明白一个道理:以他今时今日的处境,藏拙是没用的, 他必须木秀于林才能活下去,虽然木秀于林, 风必摧之。但是若没于林中, 必死无疑。只有他活下去,身边人才能活下去。
而赢得祖父和文武百官的认可就是第一步。他看到今日朝中众人的反应, 他确定他这一步走对了, 从今开始他就要去权力的角斗场开始跟对手拼刺了。
而三皇子与五皇子因为于行的出现心情也坏到了极点。不止是因为多了一个竞争对手,而是定下于行太孙的身份。在大魏,皇位继承的天然顺序是先太子后太孙而后是亲王。
所以太孙的继承顺序是优于亲王的, 这就意味着父皇若是突然驾崩, 没有立下遗召的情况下, 皇位按照顺位就会落入他们这个便宜大侄子手里。这成了什么,好一阵忙活, 倒给别人做了嫁衣裳。
是可忍孰不可忍, 有人夜里就睡不着了,开始寻思着怎么给天上掉下来的大侄子使绊子,最好让他立时嗝儿屁了就普天同庆了~
终归太孙的出现, 无论是给后宫还是前朝都造成了极大的动荡。
各种势力开始重新布局,有人开始重新押宝,有人开始两头都占,有人还坚定不移的支持原来投靠的主子,更有人决定观望观望,总之由于突然杀出来的太孙,让本来已经渐渐明晰的皇位继承人又出现了变数,一切都扑朔迷离起来~最终鹿死谁手还犹未可知也。
此时远在蕲州山洼县的岳展并不知于行近况如何,他现在只能在外围积聚势力,因为距离都城太远,他的势力不可能渗透到内部,不过想也知道只要进了皇宫日子必定跟走钢丝一样了。
他担心于行,可他现在也分身乏术,因为他自己也遇到了不小的麻烦。确切的说,不是他惹的麻烦,而是滇国对大魏边境态度转变造成了他的被动。
之前因为有云玖儿的助力,滇国上层处置了一批盘剥大魏百姓的贪官,让滇国的官员短时间内不敢再搜刮大魏民脂民膏,生怕自己肥了被上面盯上成了待宰的羔羊。
↑返回顶部↑
有了邱大人开腔,大臣们纷纷表示这是太孙确认无疑了。
见这些臣子立时变成了墙头草,三皇子咬了咬自己的后槽牙,众臣的心可真是偏的没边了。不过他这回可怨错群臣了,毕竟当年太子的品性和能力都是有目共睹的。再加上他乐善好施,种下不少善因如今不过是果报到太孙身上罢了。
而皇上此刻有些愣神,他就说于行这个名字怎么莫名有些熟悉,他突然记起当年太子曾跟他请示过未来孩子的名字。他当时对这个儿子有些误会,觉得他的名声都盖过了他这个父亲,对他怨念颇深,所以他随口应付了一句,不成想他竟然真的给孩子起了这个名字。他看着于行,又不似在看他,眼里不知何时染上了一层水雾~
第290章 边境告急 说实话于行也是昨儿……
说实话于行也是昨儿晚上听祖母说才知道自己名字的由来。今晨刚好借题发挥说了出来, 只是让他始料未及的是怎么看着皇祖父还哭了。
群臣因为距离远看不太真切,他跟皇祖父挨着自然将他的表情尽收眼底。是勾起当年的回忆了吧,毕竟现在已经物是人非了。
于行昨儿嗓子不适, 得知第二天要跟着上朝, 祖母让人熬了罗汉果雪梨梅煎,还别说他临睡前喝了第二日起来声音就正常了,只是说话多了嗓子还是有点疼,不过这样不耽误事就已经很好了。
他知道今天对他来说很重要,第一次出现在群臣面前他一定不能堕了生父的威名。这段时日发生的事让他明白一个道理:以他今时今日的处境,藏拙是没用的, 他必须木秀于林才能活下去,虽然木秀于林, 风必摧之。但是若没于林中, 必死无疑。只有他活下去,身边人才能活下去。
而赢得祖父和文武百官的认可就是第一步。他看到今日朝中众人的反应, 他确定他这一步走对了, 从今开始他就要去权力的角斗场开始跟对手拼刺了。
而三皇子与五皇子因为于行的出现心情也坏到了极点。不止是因为多了一个竞争对手,而是定下于行太孙的身份。在大魏,皇位继承的天然顺序是先太子后太孙而后是亲王。
所以太孙的继承顺序是优于亲王的, 这就意味着父皇若是突然驾崩, 没有立下遗召的情况下, 皇位按照顺位就会落入他们这个便宜大侄子手里。这成了什么,好一阵忙活, 倒给别人做了嫁衣裳。
是可忍孰不可忍, 有人夜里就睡不着了,开始寻思着怎么给天上掉下来的大侄子使绊子,最好让他立时嗝儿屁了就普天同庆了~
终归太孙的出现, 无论是给后宫还是前朝都造成了极大的动荡。
各种势力开始重新布局,有人开始重新押宝,有人开始两头都占,有人还坚定不移的支持原来投靠的主子,更有人决定观望观望,总之由于突然杀出来的太孙,让本来已经渐渐明晰的皇位继承人又出现了变数,一切都扑朔迷离起来~最终鹿死谁手还犹未可知也。
此时远在蕲州山洼县的岳展并不知于行近况如何,他现在只能在外围积聚势力,因为距离都城太远,他的势力不可能渗透到内部,不过想也知道只要进了皇宫日子必定跟走钢丝一样了。
他担心于行,可他现在也分身乏术,因为他自己也遇到了不小的麻烦。确切的说,不是他惹的麻烦,而是滇国对大魏边境态度转变造成了他的被动。
之前因为有云玖儿的助力,滇国上层处置了一批盘剥大魏百姓的贪官,让滇国的官员短时间内不敢再搜刮大魏民脂民膏,生怕自己肥了被上面盯上成了待宰的羔羊。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