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9章(1 / 2)
他突然想起来,上一任县令是因贪腐被革职的,这处府邸修建的这么精致,显然没少劳民伤财,倒是让他捡了个便宜。
住下的同时,岳展暗暗下定决心以后一定为百姓做实事,让百姓安居乐业,不然自己住着始终良心难安。
安顿好家人后,由着师爷陪同下,岳展看遍了衙门的角角落落。待折返回去的路上,岳展好奇的问师爷为什么要养那么多鸡鸭。
师爷无奈的摇头道,“小人原家里也不养这些家禽的,但是无奈孩子们长身体的时候,出去想买只鸡鸭给孩子们补补身体都买不到?”
“为什么买不到?”岳展不解。鸡鸭又不是什么稀罕物件,集市上多的是人售卖。
“这大人就有所不知了。”钱师爷长叹一口气才说道,“原来这些家禽也是极好买的,可随着这些年滇国日渐强大,不断来边境骚扰,次数多了老百姓好容易养鸡鸭可不都填了那些滇贼的肚子里去了,连吃带抢的。闹得下面的老百姓不仅不养了,能跑的还都跑了,自然来县城售卖的就少了,没有办法,我们只好自己养喽~”
若是让他自己说,他也不想养这些家禽,天天打扫不说,还恁大的鸡屎味儿。他有时候觉得自己身上都染了那个味道。
虽然朝廷有令,百姓须得在原籍地生活,但是在性命攸关的情况下,只能先逃了保命要紧。
来之前岳展已经有了心理准备,可听到师爷说下面百姓被搜刮的连家禽都养不得了,情况许比自己预计的还要糟糕。
果然,待回到衙门翻阅历年卷宗,岳展发现他们山洼县全县的人口已经由二十年前的二十万人减少到如今的不足七万人口。看这个趋势,人口还会进一步流失。
他还记得他身上还有个差事:冶炼黄金然后秘密运至京城。可面对这样四面透风,几不存在的防卫,他若是一开采,有那蚊子闻着血叮上来,到时他该如何应对呢。全县七万人,除去老弱幼小以及妇孺,真正能上战场的,撑死两万人,而滇军可号称有四十万之数。这两万人就是一齐上战场还不够给滇军祭旗的。
第244章 推行新政 而今之际,是勘察金……
而今之际, 是勘察金矿的同时,改善民生,扭转人口流失的趋势。再图稳住山洼县的防卫, 最后才是开采。他必须保证即便被滇军发现这处矿藏,他也有力量保全,绝不能给别人做了嫁衣裳。现在滇国日渐昌盛, 已经对大魏虎视眈眈,这处金矿若是落入滇国手里,可谓如虎添翼, 来日必然长成庞然大物,威胁大魏的统治。
要尽快改善民生,最大的引擎就是官府的银子。银子如果不到位, 那很多政策都只能纸上谈兵。
他让师爷盘点一下县里的库银和粮仓的粮食储备,想看看县里的家底还有多少, 能拿出多少银子周转。师爷听后不由苦笑一声, “大人, 库银早就让上一任县令花的精光, 粮仓更是早已空置许久, 里面的老鼠估计都饿死了,哪里来的粮食。而且今年应该征收的赋税,早在去年就被上一任县令提前征收, 花用出去了。”
岳展一听就气得要仰倒。他见师爷面上支支吾吾的, 似是还有什么话要说, 见岳展面色不好才住了口。
“还有什么我不知道的,你统统说了吧!”趁他现在肺活量还可以,省得日后知道,再被气出个好歹来。
钱师爷这才底气不足的说道, “上一任县令还以县衙的名义借了~借了县里几家富户的银子共计五千两文银。”
呵~这贪官比他这个现代穿越而来的人更懂得利用政府信用圈钱。他可真是被这位前任害惨了,如今真是兜儿比脸还干净,不仅库银空空,一上任还还倒欠五千两白银。翻遍大魏还有比他更窝囊的县令吗?
若是他身体不好,这回高低被那浑人气得喷出一口老血来。他即便有再大的本事,短时间内也是巧妇也难为无米之炊!
正在他一筹莫展之际,邓知州着人送来一封信,他打开一看里面竟是一张五万两的银票。想必邓知州也能猜到他目前的状况。而坐在宝座上的那位估计也不想久等,也深谙欲望想取之必先与之的道理,这钱估计是皇上的私房。
不管是谁的,这五万两银票可是解了他的燃眉之急。
有了这笔钱,他就可以大展拳脚了。首先
他让师爷替衙门跑一趟,先还了欠富户的五千两银子。
即便是前任闯下的祸,借来的钱款作为私用花出去了,但是他是以县衙的名义借的款,如果不填上,搭上的就是朝廷的信誉。无论何时,朝廷的信誉都无比珍贵。一旦信誉崩塌,以后推行任何政令只会事倍功半。
接着他就立刻推行劝课农桑的政策,为什么这么急迫,一来如今山洼县人口外流严重,空置的土地太多。二来如今正是晚稻播种的时候,错过了这一季只能等来年三月了。百姓本就因滇兵连年骚扰,食不果腹,民不聊生,只有田地有了收成,才能衣食无忧。
至于政策上,因为上一任县令已经提前征收了今年的赋税,作为新任县令他提出免除农人明后两年种田的赋税,知道这一政策百姓都高兴不已。
可是新县令倡导种植水稻这不是难为人吗?山洼县为什么叫山洼县,还不是本县境内多山岭,少平地。
因为山地贫瘠,以往他们只能在山上种些果木,板栗,去山上挖药材,若是有那稍微平整的土地,在这上面种点小麦,水稻,勉强够温饱。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