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7章(1 / 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皇上听到后,话音一转问道,“长卿,你是不是心里怨朕将你派去蕲州做知县?”
  “说实话没有,微臣觉得做一方知县,去解决实际民生,才不负臣从少时开始十几年起早贪黑,伏案学习的时光。”他的语气很真诚,让人一听就知道是肺腑之言。
  皇上听后高兴的拍拍他的肩膀道,“这才是我大魏的臣子该有的样子。不过长卿,朕让你此去蕲州山洼县的目的远非于此,你得帮朕做一件事。”
  他说着从怀里掏出一封信递给岳展。岳展低头一看,这封信的右下角有一处血污,封面有些似曾相识,他想起来了,这是当年章君屹一行人恐计划失败,曾在都城外破庙将这封信交托到他手里。后头章君屹侥幸生还,自己又原封不动将此信归还给他。毕竟在自己手里待过,他绝对不会记错。
  当年因这信死了很多人,没想到兜兜转转,这信又落到了自己手中。多年来他一直好奇,信的内容到底是什么,能让背后的人付出那么多死士都在所不惜,能让章君屹一直被追杀至今。而现在皇上能将信交到自己手里,是否说明信里牵扯的事情至今悬而未决。
  到底是什么呢?他一边心里琢磨着,一边双手接过信件,那信虽然只有丁点儿重量但落在手里,似有千钧之重。他缓了一口气,让自己镇定,才打开信封,将那信件取出翻开,里面的内容跃然纸上~
  第233章 密令 在打开信之前,他心中有无数……
  在打开信之前, 他心中有无数个猜想,是皇上发现了于行的存在还是有谁威胁他的皇权,要除之而后快?
  可真正看到信的内容, 他才发现跟自己想的大相径庭,原来这是一封堪舆先生写给皇上的秘奏。
  写信的人发现了一座金矿,若是只是一座小矿, 皇上也不会这么上心,可据信上堪舆先生所奏,经他勘察, 这座金矿比之前大魏开采的所有金矿都大,纯度更高。
  更是在信上标注了金矿的具体位置。岳展定睛一看,正是在蕲州山洼县境内。
  而此地离着滇国距离不过百里, 若他是皇上也会焦心吧。
  他猜测的不错,皇上确实焦心不已, 即便没有这个消息, 滇国这些年也没少骚扰大魏边境, 若是走漏了消息, 滇国必然会倾尽全国之力占领此地。
  要开采吧, 生怕走漏了风声,让敌国占了去。不开采吧,就好似到嘴的肥肉只能看着就是吃不着, 每每想起来就心痒难耐, 辗转反侧。
  思来想去, 最后还是决定要开采,可派谁去呢!皇上又犯了难。
  他手下不是没有忠臣强将,可他们都太惹眼,一不小心就会被有心人查到。
  多年以前, 这位堪舆大师身边出现过叛徒,所以在暗处的人知道他发现了一座金矿,但具体位置他们并不知情,所以才会派死士一直追杀最后见过堪舆大师的章君屹一行。
  已然走漏了一次风声,唯恐再打草惊蛇。
  派别人去又怕钱帛动人心,守着金山再红了眼背叛了自己。毕竟那可是富可敌国的金矿,是一座实实在在的金山。
  最重要的是此地位于边境,长年战乱,派出去的这个官得会防守打仗,才能护住金矿。而若派出去武官,因为地处边境争端之地,且不提大魏躲在暗处的秃鹫,滇国就会立刻警觉,只有文官才不惹眼。
  这几年他就一直琢磨着派谁去合适。得是文官,又要会行军打仗,攻守兼备。得不扎眼,还是心腹。这就难找了。
  可巧岳展这一次救驾,让他出现在他的视野里,见识到了他的实力,他虽是文官,但不缺武将的杀伐果决。
  唯一的不好,是如今他救驾有功,分外被人关注。可妙就妙在他求娶于国有功的姜家的望门寡。他刚好可以借这个机会,将他撸到七品,派去蕲州山洼县做县令,如此神不知鬼不觉的将自己的人安插过去。
  所以他才不仅自己疏远他,也要他的得力干将章君屹莫要去他的婚宴凑热闹,营造出岳展已然失宠于皇室的假象。
  如今见着岳展,皇上推心置腹的说道,“长卿,朕将你降至七品县令也是无奈之举,是想让你替朕去守住山洼县,守住大魏的金矿,将冶炼好的黄金悄悄运到都城。这件事非同小可,关乎大魏江山社稷,朕只能托付于你了。”
  说完皇上用充满期待的眼神望了过来,岳展感受到这眼神里饱含的信任,他对着皇上叩首,郑重的许诺道,“臣万死不辞,定会不辱使命。”
  “好好好,长卿,朕相信你,你到了蕲州,自然有人会接应你。这座关乎大魏命脉的金矿朕就托付给你了。
  待你完成此事,朕自会为你论功行赏,加上之前你救驾有功,朕会将福泽惠及你的亲人和整个岳氏宗族。”
  听到这句话他并没有高兴,反而顿觉脊背生寒,低头再俯首,沉声道,“臣一生所幸,生于大魏,必会捍卫盛世之大魏,定不负陛下所托。若是事成,不求得赏,只愿河清海晏,时和岁丰,国泰民安。”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