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0章(2 / 2)
叶夙拒绝得斩钉截铁:“此事到此为止,今后勿要再提。”
可惜许多事,一个人说了不算,问山一贯潇洒,然而在学溯荒印上,他竟然有些近乎死缠烂打的固执,每回猝不及防地提起,被叶夙冷漠回绝后,也不恼,下次再试。
那是一场旷日持久的对峙。青荇山师徒三人的性情不尽相同,却有一个共同点,将心事藏在心底,绝不示人。好在多年来,他们彼此认真相待,悉心记下对方的点滴,久而久之,也能感受到对方私藏的那一份执念是什么。
叶夙败下阵来,是在那一次人间之行。
慕家被天妖灭族的半年后,师父带师兄妹去人间散心,茶戏时,叶夙问起师父的憾事,师父说:“愧对的红颜,分道扬镳的知己,一生无法弥补的缺憾,偿还不了的恩情,永远亏欠的故人。”
相识百年,师父的话,叶夙听得太清楚——红颜是奚汐,知己是楚望威,无法弥补的缺憾是榆宁晏氏一族的覆灭,后来青阳氏取榑木枝救他性命,以至榑木枝加速凋零,冥思堂的族人早亡,青阳氏·徊消耗了过多灵力,在自禁于月行渊后,没能在渊天之链下撑过更多年头——至少,没能等到叶夙寻到白帝剑。
师父这一生的心结,都始于当初榆宁妖祸,后来他行之种种——与慕氏结交,收叶夙、阿织为徒,助青阳氏结问剑之阵,乃至今日执意要学溯荒印,无不源于此。
为了族人不再将残生献于月行渊,叶夙自问可以付出任何代价,师父何尝不是如此?
所以在那个月照竹林的深夜,叶夙推开竹扉,在云过溪边找到倚树小憩的问山,道:“溯荒印种下后,浊气会爆发,灵障是阻止这些浊气用的,如何设,设多少,需要出入各处妖山深处,才能大致估算出来。”
问山似乎早知他会来,听了这话,睁开眼,笑了:“徒弟说得是,师父记住了。”
叶夙又道:“即使如此,封印异界裂缝绝非异事,到最后……能剩下一缕碎魂,已算得上幸运。”
问山笑道:“虽然料到了,但,青阳氏主上提醒得极是恰当,为师有点怕,但是无怨无悔。”
“还有,此前说了,此举既然会引发妖乱,伤亡不可避免,背负恶名是一定的,更甚者……也许师父什么都付出了,到最后,却得不到一个好结果……”
谁也不知道异界裂缝具体该怎么封印,或许叶夙用了白帝剑,仍然会失败,或许等寻到白帝剑时,最好的时机已经错过了,当年白帝只留下一句‘三封三禁,逆天时,以平之’,说这是神透过光阴,看到的唯一有希望的可能,极其渺茫,但至今为止,没有人参破这句话的真正含义。
叶夙道:“也许有朝一日,白帝剑在手,神意加身,我也无法堪透神谕所示。即使一切都是徒劳,师父……也愿意一试吗?”
第207章 问道问山(四)
问山看着叶夙, 月晖透过细碎的竹叶,洒落他的周身,他的笑容不知何时收了,深邃的眼底透出岁月的沉淀, 片刻, 他开口道:“我从来不认为, 要妖乱提前到来,就是对的, 就是拯救苍生的壮举。为了避免生灵涂炭, 为了人族不至于覆灭, 今时今日,我让妖乱爆发在一个可控制的范围,以小换大, 牺牲掉……或许一百个人, 就是善吗?我的确可以说我的出发点是为了救更多的人, 但这无故丧生的一百人,他们何其辜?他们不是被我害的吗?所以即便有恶名,那也是我该背负的,我不在乎。
“其实这本来就是一个两难的选择, 两头都是错, 许多人陷于其中,终其一生都无法下定决心。如果我没有经历榆宁的一切, 那么我会和他们一样。可事实是,榆宁的妖乱, 我没能救下晏氏一族和阿汐,青阳氏为了保我性命,动用了榑木枝, 族人早亡,徊赔了半条命,我去过月行渊,也在沧溟道深处见识了浊气外溢最终会导致的恶果。所以面对两难,善恶是非面目模糊,我便只选一个自己的对错。很自私,也许吧,但这就是我,这就是……人。可能即便神还在人间,登神之路还向人族敞开,我也无法成为真仙,玄灵境就是我的终点,我的魂再强,我的心念也无法脱离“人”这层躯壳,因为我始终无法勘破心里那点爱恨。”
↑返回顶部↑
可惜许多事,一个人说了不算,问山一贯潇洒,然而在学溯荒印上,他竟然有些近乎死缠烂打的固执,每回猝不及防地提起,被叶夙冷漠回绝后,也不恼,下次再试。
那是一场旷日持久的对峙。青荇山师徒三人的性情不尽相同,却有一个共同点,将心事藏在心底,绝不示人。好在多年来,他们彼此认真相待,悉心记下对方的点滴,久而久之,也能感受到对方私藏的那一份执念是什么。
叶夙败下阵来,是在那一次人间之行。
慕家被天妖灭族的半年后,师父带师兄妹去人间散心,茶戏时,叶夙问起师父的憾事,师父说:“愧对的红颜,分道扬镳的知己,一生无法弥补的缺憾,偿还不了的恩情,永远亏欠的故人。”
相识百年,师父的话,叶夙听得太清楚——红颜是奚汐,知己是楚望威,无法弥补的缺憾是榆宁晏氏一族的覆灭,后来青阳氏取榑木枝救他性命,以至榑木枝加速凋零,冥思堂的族人早亡,青阳氏·徊消耗了过多灵力,在自禁于月行渊后,没能在渊天之链下撑过更多年头——至少,没能等到叶夙寻到白帝剑。
师父这一生的心结,都始于当初榆宁妖祸,后来他行之种种——与慕氏结交,收叶夙、阿织为徒,助青阳氏结问剑之阵,乃至今日执意要学溯荒印,无不源于此。
为了族人不再将残生献于月行渊,叶夙自问可以付出任何代价,师父何尝不是如此?
所以在那个月照竹林的深夜,叶夙推开竹扉,在云过溪边找到倚树小憩的问山,道:“溯荒印种下后,浊气会爆发,灵障是阻止这些浊气用的,如何设,设多少,需要出入各处妖山深处,才能大致估算出来。”
问山似乎早知他会来,听了这话,睁开眼,笑了:“徒弟说得是,师父记住了。”
叶夙又道:“即使如此,封印异界裂缝绝非异事,到最后……能剩下一缕碎魂,已算得上幸运。”
问山笑道:“虽然料到了,但,青阳氏主上提醒得极是恰当,为师有点怕,但是无怨无悔。”
“还有,此前说了,此举既然会引发妖乱,伤亡不可避免,背负恶名是一定的,更甚者……也许师父什么都付出了,到最后,却得不到一个好结果……”
谁也不知道异界裂缝具体该怎么封印,或许叶夙用了白帝剑,仍然会失败,或许等寻到白帝剑时,最好的时机已经错过了,当年白帝只留下一句‘三封三禁,逆天时,以平之’,说这是神透过光阴,看到的唯一有希望的可能,极其渺茫,但至今为止,没有人参破这句话的真正含义。
叶夙道:“也许有朝一日,白帝剑在手,神意加身,我也无法堪透神谕所示。即使一切都是徒劳,师父……也愿意一试吗?”
第207章 问道问山(四)
问山看着叶夙, 月晖透过细碎的竹叶,洒落他的周身,他的笑容不知何时收了,深邃的眼底透出岁月的沉淀, 片刻, 他开口道:“我从来不认为, 要妖乱提前到来,就是对的, 就是拯救苍生的壮举。为了避免生灵涂炭, 为了人族不至于覆灭, 今时今日,我让妖乱爆发在一个可控制的范围,以小换大, 牺牲掉……或许一百个人, 就是善吗?我的确可以说我的出发点是为了救更多的人, 但这无故丧生的一百人,他们何其辜?他们不是被我害的吗?所以即便有恶名,那也是我该背负的,我不在乎。
“其实这本来就是一个两难的选择, 两头都是错, 许多人陷于其中,终其一生都无法下定决心。如果我没有经历榆宁的一切, 那么我会和他们一样。可事实是,榆宁的妖乱, 我没能救下晏氏一族和阿汐,青阳氏为了保我性命,动用了榑木枝, 族人早亡,徊赔了半条命,我去过月行渊,也在沧溟道深处见识了浊气外溢最终会导致的恶果。所以面对两难,善恶是非面目模糊,我便只选一个自己的对错。很自私,也许吧,但这就是我,这就是……人。可能即便神还在人间,登神之路还向人族敞开,我也无法成为真仙,玄灵境就是我的终点,我的魂再强,我的心念也无法脱离“人”这层躯壳,因为我始终无法勘破心里那点爱恨。”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