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8章(1 / 5)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关于新唐侯府在背后舍了多少利益,退了多少步。
  又为了什么?
  承顺帝自然让人查过。不外首是新唐侯的小辫子让人拿了。
  而那些小辫子,还是为着当初的曹氏三族的祸事引发的。
  可就是有这事,东宫和宋氏一族拿捏了新唐侯,那是拿捏得住。
  忠心之辈,对于帝王而言,不难寻到。只是这一份“忠心”几何?
  帝王自己也不敢保证。
  或者说彼时忠心,将来呢?
  承顺帝
  这等帝王是要多疑几分。不怎么相信。
  比起忠心,帝王更相信了臣子的态度。论迹不论心。
  或者说帝王也是在熟人圈子里挑了人才。
  新唐侯办事,一直以来,还是挺合着帝王的胃口。
  知情识趣,应该退时,从来不含糊。
  在得了帝王的暗示时,也是懂得应该部锋了,那是拿头就拼。
  “朕瞧着,新唐侯也是委屈。”承顺帝这般话讲。
  全公公能怎么说?
  全公公肯定站了帝王这一边,帝王说啥,啥都是对的。
  “拟旨。”帝王吩咐一声。
  全公公赶紧应话。
  大赵朝,燕京都,皇宫,凤仪宫。
  对于如今的孔皇后而言,她虽然势弱几分。可应该得着的消息,还是耳目灵通。
  可不能小瞧了孔氏一族的底蕴。在一些事情上,世家世族是根深叶茂,盘根错节。
  “泰一宫的圣旨,陛下待新唐侯可真是圣眷隆厚。”
  孔皇后说这话时,眉头微蹙。
  “皇后娘娘,您的意思是新唐侯更进一步,东宫势力大涨吗?”陪嫁嬷嬷小心问道:“可要给宫外递了消息?”
  “……”孔皇后沉默片刻。
  “如今的新唐侯不同了。”孔皇后感慨一回。
  “禁军御林卫左统领。”孔皇后讲道:“这可是燕京都的实差。”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