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9章(2 / 5)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赵济世前半辈子的奋斗,他是吃过苦头。也是尝过了兄弟多的好处。
  若不然的话,赵济世不会与结义的十位义弟一起同甘苦。
  这世道就是如此,绑一起,大家伙一起奋发向上。
  真是走独狼之道,世道不容。
  在赵济世瞧过的众生诸道里,他没瞧着,谁是走独狼之道,还能混一个风生水起,富贵满堂。
  人情往来,利益纠葛,总归是人的江湖。
  那么,结盟与拉人头,很多时候是很有用的。至少在赵济世的心里是如此。
  介于认知,赵济世就盼着儿孙满堂。子孙越多,那么,能合众的力量就越众。
  人多力量大,这是赵济世信奉的人生观与价值观。
  大赵朝,燕京都,皇宫,泰一宫。
  承顺帝病了一场。只是帝王病了,却是瞒了世人。
  “咳。”承顺帝轻咳一小会儿。
  哪怕在病中,帝王还是批了奏本。于是新唐侯赵济世的奏本呈上来。
  “忠义侯……”承顺帝念叨一回。
  关于镐京都发生的事情,承顺帝早得秘报。
  至于自己妹妹李太后在中间的操作,承顺帝也得到了一些了解。
  忠义侯救驾,人没了,死得忠义。身后名有了。
  同时,忠久侯的势力嘛,让李太后这一位承顺帝的亲妹妹接手。
  对于忠义侯,承顺帝有了一个好印象。
  谁让自家是拿着好处的一派。大晋的太后是大赵的公主。
  大晋的皇后,还是大赵的公主。
  对于大晋朝,承顺帝原来有心思,是恨不能捏手里。
  如今自己龙体欠安。承顺帝又盼着大晋皇权安稳。
  这对于大赵朝,何尝不是一种保证。
  因为一旦承顺帝自己出问题,万一,但凡有一个万一。
  承顺帝是盼着大晋朝在外,也是对于大赵朝的皇权承袭加一重的保证。
  明明是青年帝王,可承顺帝也要考量了皇权的交接问题。
  立嫡立长,如今的承顺帝没有嫡子,他自然考量了长子。
  可长子的年纪,瞧着也不大。承顺帝心有担忧。
  在心头,承顺帝对于新唐侯想出使大晋朝。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