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2章(1 / 3)
小宝洗好了榛蘑,凑近一闻,“好香啊!”
“这还没熟呢。”柳婆婆笑道。
这时加足量水没过鸡肉,再倒入榛蘑,便可盖好锅盖小火慢炖。
红玉注意到她刚刚往锅中加的并不是纯水,而是泡过榛蘑的水,若有所思道:“用榛蘑水代替普通泉水,能够更好地把菌香融入进鸡肉当中。婆婆此法,甚妙!”
柳婆婆道:“我也是道听途说的。”
那已经初见端倪的肉香钻进鼻腔,红玉笑道:“做饭嘛,可不就是道听途说,取长补短。”
半个时辰过后,一股浓烈的鸡肉香蘑菇香从锅中喷薄而出,柳婆婆掀开锅盖,向锅内加鸡粉、淋入适量的芝麻香油,又撒上少许小香葱,这才出锅装了盘。
香嫩的鸡肉和浓香的榛蘑组合在一起,菌香四溢,肉香味鲜,简直是完美搭配。
三个人很快便将这一锅小鸡炖蘑菇吃了个一干二净。
红玉揉着肚子道:“婆婆,我住东屋,你和小宝住西屋。西屋更大些。”
小宝嚼着鸡肉嘟嘟囔囔,“我住哪屋都行!”
吃过饭,洗了碗,又玩了一会儿,三人便各回各屋睡觉了。
一夜无梦。
第二天一早,刚一到摊位,又有好消息传来。
第53章 野菜羹
小冯依旧是一头秀发胡乱飞扬地跑了过来, “柳婆婆,有消息了!常德大街的刘铁匠要卖店铺!”
原来这刘铁匠祖孙三代做制铁生意,家底殷实, 觉得响水乡太小,施展不开手脚, 便卖了店铺, 到更大的地方去施展手脚了。
因为急着出售, 再加上并不缺钱,店铺售价并不高昂,几乎可以算得上是平价, 任谁看了都要说一句天大的便宜。
这天大的便宜便让柳婆婆给捡了。
柳婆婆喜道:“太好了!”
她从怀中掏出一叠子散碎银钱, 对小冯道:“麻烦你先把这定金交与那刘铁匠, 过几日我再将剩下的钱补上。”
小冯笑呵呵道:“好说好说!”
自然不能让他白忙活这一趟,柳婆婆又从怀中掏出另一件物什,红通通的, 是个红包。
“小冯啊, 这几日你忙里忙外的辛苦了,拿着这钱去买些好吃的, 别跟老婆子客气!”
还没塞过去, 小冯就连连摆手道:“要说好吃的,这四里八街全算上, 除了您家的糖水点心之外, 还有谁敢称第一?您给我钱,倒不如给我几包果干更让我高兴!”
柳婆婆笑道:“这可是你说的!”转过身去, 仔仔细细给他挑了几包蜜饯果干。
小冯接过果干, 拿在手里看了看,笑眯眯道:“糖渍橙皮、山楂糕、脆芋头片……都是我爱吃的。柳婆婆您可真会挑。”
柳婆婆笑笑不说话。
红玉心想, 哪里是会挑,完全是因为柳婆婆把他的喜好记下来罢了。
俗话说,好记性不如烂笔头。柳婆婆年岁大了,记不住事,光凭脑力已无法记清每一个食客的口味爱好,便用笔写在纸上,每日看一遍,一来二去的也就记住了。 ↑返回顶部↑
“这还没熟呢。”柳婆婆笑道。
这时加足量水没过鸡肉,再倒入榛蘑,便可盖好锅盖小火慢炖。
红玉注意到她刚刚往锅中加的并不是纯水,而是泡过榛蘑的水,若有所思道:“用榛蘑水代替普通泉水,能够更好地把菌香融入进鸡肉当中。婆婆此法,甚妙!”
柳婆婆道:“我也是道听途说的。”
那已经初见端倪的肉香钻进鼻腔,红玉笑道:“做饭嘛,可不就是道听途说,取长补短。”
半个时辰过后,一股浓烈的鸡肉香蘑菇香从锅中喷薄而出,柳婆婆掀开锅盖,向锅内加鸡粉、淋入适量的芝麻香油,又撒上少许小香葱,这才出锅装了盘。
香嫩的鸡肉和浓香的榛蘑组合在一起,菌香四溢,肉香味鲜,简直是完美搭配。
三个人很快便将这一锅小鸡炖蘑菇吃了个一干二净。
红玉揉着肚子道:“婆婆,我住东屋,你和小宝住西屋。西屋更大些。”
小宝嚼着鸡肉嘟嘟囔囔,“我住哪屋都行!”
吃过饭,洗了碗,又玩了一会儿,三人便各回各屋睡觉了。
一夜无梦。
第二天一早,刚一到摊位,又有好消息传来。
第53章 野菜羹
小冯依旧是一头秀发胡乱飞扬地跑了过来, “柳婆婆,有消息了!常德大街的刘铁匠要卖店铺!”
原来这刘铁匠祖孙三代做制铁生意,家底殷实, 觉得响水乡太小,施展不开手脚, 便卖了店铺, 到更大的地方去施展手脚了。
因为急着出售, 再加上并不缺钱,店铺售价并不高昂,几乎可以算得上是平价, 任谁看了都要说一句天大的便宜。
这天大的便宜便让柳婆婆给捡了。
柳婆婆喜道:“太好了!”
她从怀中掏出一叠子散碎银钱, 对小冯道:“麻烦你先把这定金交与那刘铁匠, 过几日我再将剩下的钱补上。”
小冯笑呵呵道:“好说好说!”
自然不能让他白忙活这一趟,柳婆婆又从怀中掏出另一件物什,红通通的, 是个红包。
“小冯啊, 这几日你忙里忙外的辛苦了,拿着这钱去买些好吃的, 别跟老婆子客气!”
还没塞过去, 小冯就连连摆手道:“要说好吃的,这四里八街全算上, 除了您家的糖水点心之外, 还有谁敢称第一?您给我钱,倒不如给我几包果干更让我高兴!”
柳婆婆笑道:“这可是你说的!”转过身去, 仔仔细细给他挑了几包蜜饯果干。
小冯接过果干, 拿在手里看了看,笑眯眯道:“糖渍橙皮、山楂糕、脆芋头片……都是我爱吃的。柳婆婆您可真会挑。”
柳婆婆笑笑不说话。
红玉心想, 哪里是会挑,完全是因为柳婆婆把他的喜好记下来罢了。
俗话说,好记性不如烂笔头。柳婆婆年岁大了,记不住事,光凭脑力已无法记清每一个食客的口味爱好,便用笔写在纸上,每日看一遍,一来二去的也就记住了。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