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1章(2 / 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怎么慌慌张张鬼赶来似的?可仔细跌了跤。”黛玉忙提灯去照她的影,隐约瞧见粉红剔透的口脂走了褶,撇向下颌去了,不由失笑。
  晴雯连忙捂嘴扭头,半晌不说话。
  见她脸上染了羞意,黛玉笑得更盛,“唉哟,是哪个促狭鬼吃了你嘴上的胭脂?怕成这样,害你连夜赶回来。”
  “姑娘!”晴雯早红了脸,急得跺脚。
  黛玉瞥了她一眼,放下灯来,似笑似叹,“若早些年,见你这样,我嘴上哪里饶得你。”说着,把她捂脸的手给拉开了,“我让你留神看陈舍人怎么行事,你到底学了几分?”
  晴雯低头咬着唇,忸怩了一下子,方将自己与陈芳洲这几日所办的事,交待了一番,黛玉这才知道让晴雯坚心动摇的,是陈芳洲一腔真诚痴意。
  “陈舍人还在滇南王府中养伤,约莫静养一段日子就能好了。”晴雯道。
  黛玉摇了摇头,轻叹道:“人家好歹是你的救命恩人,为你身上平白多了个窟窿,你怎么好撇下他,独自回来呢?”
  “扎巴桑杰应该已经发病了,怕他瞧出端倪,狗急跳墙,我不放心姑娘才回来的。”
  晴雯说罢,又见黛玉只望着自己笑,不得已解释道,“而况他又没甚大碍,清清静静养几天就好的。我在他身边,他只会施苦肉计,撒娇耍痴,我才不吃那一套。”
  黛玉“恩”了一声,拿帕子替她揩了揩嘴角,一本正经道:“我们晴宰相素来正直得很,谁人不夸一句铁面无私呢!”
  “姑娘,你再说这些没意思的话,拐着弯取笑儿,我就恼了!”晴雯又是臊又是急,一双璀璨的凤眸中,满是灵动的生气。
  黛玉揽着她的肩,轻抚了一下,“哪里是取笑,我这不是顺你的意,称扬称扬,你倒派上了一篇不是。”
  两人笑闹了一阵儿,全无君臣的形象。
  翌日是十月十五日,解脱林寺的观慧尼师代表滇南赢得了辩经大会,因此今次上香礼佛,持帖求见的信众特别多。
  惜春自然不想见那些闲人,只让小沙弥尼留心两个马锅头的妇女,若她们来了就带来竹林精舍喝茶。
  不过多时,果有两个白族妇女喜不自禁地走进了精舍。
  黛玉、晴雯不动声色地打量着她二人,她们年纪约莫半百之岁,眼角都是鱼尾纹,面庞黝黑,透着红晕,与白色的上衣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右衽结纽处挂着精致的银饰,腰间系有挑绣蝴蝶的飘带。两手都带着纽丝银镯和宝石戒指。装饰繁复却无一丝缀余,颇具民族风情。看得出她们的生活在当地十分富裕了。
  惜春介绍道:“这两位施主阿姐,当家的是跑马帮的首领,人称马锅头。她们也常往逻些贩盐茶,对羌塘可熟悉了。”
  听到惜春着重咬了“阿姐”的音,晴雯才恍然,若非惜春介绍,她开口只怕一句“阿奶”就惹恼了人家。
  那两位白族阿姐一见了黛玉,也是眼前一亮,忙笑着双手合十道:“阿米陀佛,今儿也不知我两个,结了什么天缘,竟然得两位贤德接见。草木居士当日慧心妙舌,力挫番夷,可真让我们滇南扬眉吐气了。”
  惜春请她们坐下喝茶,笑道:“草木居士是个言出必行的人,她想去羌塘开释奴隶,只是那里深山穷谷,难识道途。两位却是常去的,还请讲讲见闻。”
  “哎,哪有什么见闻,若非当家的是马锅头,一大家子靠跑马帮糊口,咱们也不想遭这个罪的。进藏前咱们是洱海金花一对儿,回来后咱们是沧桑阿奶两个。”两个白族妇人对视一眼,自嘲地笑了笑。
  妇人又道:“我们的骡马队一上到尼池,不晕个七八天,是走不下去的。路上乱石参差,犬牙交错,十双鞋走破了九双算好的了。
  有的地方骡子上不去,所有货物只能靠人肩背手扛,在峭壁间伏行。
  而且番夷多悍匪,百人一群,十人一伙,潜藏在幽僻处,时常出没夺物劫财,不带几杆子火铳,根本不能进藏。
  到了冬天,那里物产一空,什么都没有,帐冷毡寒,保不齐马螺都会冻死。”
  晴雯好奇问:“我听闻羌塘那里轻男重女,可有此事?”
  妇人冷笑道:“什么轻男重女,那里风俗不堪得很,男人经年不梳头、不沐身,个个油头垢面,人人席地而坐,抟手抓食,不知臭秽。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