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4章(1 / 3)
“也罢,此事我来办。当年武英帝潜邸时,因讨要琪官之事,在下好赖在陛下面前挂过号。此去乞降,大略能说上两句话,请陛下将兰公子放出,一则可免我等负恩之罪,二则也免佛爷忧思之苦。”
长史官说完忙打一恭,李纨听了又惊又喜,拉着他的手千恩万谢。
知道佛爷已挑中了今夜服侍的人,余者见势,一并退避出去。
待众人四散回去,李纨一把环住了长史官的肩背,纤指摩挲着他略显僵硬的脊骨,红唇若有似无地轻点在他的面颊上。
长史官被她三五下撩拨得七魂走了六魄,又痛又痒,怯声提醒道:“佛爷,这是旷了多久?万一怀上了,可不好交待呀。”
李纨拨开衣襟,将他压倒,冷然笑道:“就是要怀上才来的。”
“你不怕被岱钦杀了?我毕竟是汉人长相……”长史官半眯着眼儿,满腹狐疑。
“只有怀上了,才能活呀……”李纨掀起罗裙,盖到了他脸上,诱着男人放弃思考,逐流本能。
长史官轻挑了一下眉峰,一边拽下裙子,一边反复琢磨。
贾兰被俘,必是让“佛爷”意识到战场上的变化是瞬息万变。
她一个女人,不能将所有筹马全压在丈夫岱钦身上,半大的儿子也根本指望不上。
除了毫无人性的倭寇,战场上的任何一方,都不会对孕妇动手。她需要一个新的保命符。
而自己,就是那个在她肚皮上画符的巫道人而已。
长史官撩开袍摆,抚着那如脂如玉的肌肤,长叹了一口气。
为她接连所遇非人而感到不值,分明是贤良聪慧又知情知趣的女人,偏生运道不好,过着这样单衾冷枕,孤苦无依的日子。只能委身于他这样的落拓人物。
可他自己还不是倒霉,跟错了主子,误判了形势,一失足成千古恨呐……
干晾了贾兰一夜,次日又没让人给他送早饭,临近午时,黛玉才拨冗去他的帐篷里瞧瞧。
贾兰正饿得发慌,好似昨天吃过的好饭好菜,只是一时错觉而已,催了数次饭食,都无人搭话,只好生忍着。
听到一阵铮然的脚步声,贾兰有一丝生怯,见到身罩银甲的人掀帘进来,第一反应是脚步向后。
“你是兰哥儿?都长这么大了?”黛玉将手里的兜鍪交给手下,将他上下打量了一遍。
舞象之龄的少年,个子也高,板正的脸面,端正的眉眼,颇有些二舅当年的神采。比之从前伶俐的宝玉,更显沉稳。
贾兰见到来人是黛玉,欣喜若狂,忙跪下磕头道:“草民贾兰,拜见林帝,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
黛玉笑道:“快起来吧,你既然告诉人,你是我的表侄,就不该拘较许多,应喊我一声表姑才对。”
见她态度和蔼可亲,贾兰心头一松,连忙起身,乖巧地喊了一声:“表姑!”
“我也不与你闲话家常了,好歹让你独自打算了一夜,你如今是什么想法,只管告诉我一声。我若能替你周全,自然为你周全。”黛玉话锋一转,又把他摆在了战俘的位置。
贾兰知道早晚有此一问,但出于天生的谨慎,先极力示弱,拱手对黛玉说:“姑母,侄儿年少糊涂,万事不知,随寡母再醮到草原,莫可奈何,是非功过但凭人论。姑母想如何处置侄儿,侄儿依命便是。”
见他摆出一副柔懦寡断的样子,不肯表露实意,黛玉也多少猜到他的品性。
贪生怕死,人之常情,良禽择木,无可厚非。但贾兰与他母亲一样都是风吹墙头草,东吹西倒,西吹东倒。并没有确定的立场,只看哪边给的好处多,就站哪边。
这样没有根骨的人,与猾虏无异,白给茜香国当种人都不要的。
“朕给你三个选择,其一,用你之命,换回被俘的你叔叔贾瑛,让你回归鞑靼。其二,你拜入朕帐下,为茜香使臣,向鞑靼可汗劝降,无论游说成不成功,只要你能活着回来,我都授你官职,委以重任。其三,你举刀杀掉与你一同被俘的三百鞑靼兵,我举荐你为中原盟军总旗。你若想清楚了,自有人给你送饭。” ↑返回顶部↑
长史官说完忙打一恭,李纨听了又惊又喜,拉着他的手千恩万谢。
知道佛爷已挑中了今夜服侍的人,余者见势,一并退避出去。
待众人四散回去,李纨一把环住了长史官的肩背,纤指摩挲着他略显僵硬的脊骨,红唇若有似无地轻点在他的面颊上。
长史官被她三五下撩拨得七魂走了六魄,又痛又痒,怯声提醒道:“佛爷,这是旷了多久?万一怀上了,可不好交待呀。”
李纨拨开衣襟,将他压倒,冷然笑道:“就是要怀上才来的。”
“你不怕被岱钦杀了?我毕竟是汉人长相……”长史官半眯着眼儿,满腹狐疑。
“只有怀上了,才能活呀……”李纨掀起罗裙,盖到了他脸上,诱着男人放弃思考,逐流本能。
长史官轻挑了一下眉峰,一边拽下裙子,一边反复琢磨。
贾兰被俘,必是让“佛爷”意识到战场上的变化是瞬息万变。
她一个女人,不能将所有筹马全压在丈夫岱钦身上,半大的儿子也根本指望不上。
除了毫无人性的倭寇,战场上的任何一方,都不会对孕妇动手。她需要一个新的保命符。
而自己,就是那个在她肚皮上画符的巫道人而已。
长史官撩开袍摆,抚着那如脂如玉的肌肤,长叹了一口气。
为她接连所遇非人而感到不值,分明是贤良聪慧又知情知趣的女人,偏生运道不好,过着这样单衾冷枕,孤苦无依的日子。只能委身于他这样的落拓人物。
可他自己还不是倒霉,跟错了主子,误判了形势,一失足成千古恨呐……
干晾了贾兰一夜,次日又没让人给他送早饭,临近午时,黛玉才拨冗去他的帐篷里瞧瞧。
贾兰正饿得发慌,好似昨天吃过的好饭好菜,只是一时错觉而已,催了数次饭食,都无人搭话,只好生忍着。
听到一阵铮然的脚步声,贾兰有一丝生怯,见到身罩银甲的人掀帘进来,第一反应是脚步向后。
“你是兰哥儿?都长这么大了?”黛玉将手里的兜鍪交给手下,将他上下打量了一遍。
舞象之龄的少年,个子也高,板正的脸面,端正的眉眼,颇有些二舅当年的神采。比之从前伶俐的宝玉,更显沉稳。
贾兰见到来人是黛玉,欣喜若狂,忙跪下磕头道:“草民贾兰,拜见林帝,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
黛玉笑道:“快起来吧,你既然告诉人,你是我的表侄,就不该拘较许多,应喊我一声表姑才对。”
见她态度和蔼可亲,贾兰心头一松,连忙起身,乖巧地喊了一声:“表姑!”
“我也不与你闲话家常了,好歹让你独自打算了一夜,你如今是什么想法,只管告诉我一声。我若能替你周全,自然为你周全。”黛玉话锋一转,又把他摆在了战俘的位置。
贾兰知道早晚有此一问,但出于天生的谨慎,先极力示弱,拱手对黛玉说:“姑母,侄儿年少糊涂,万事不知,随寡母再醮到草原,莫可奈何,是非功过但凭人论。姑母想如何处置侄儿,侄儿依命便是。”
见他摆出一副柔懦寡断的样子,不肯表露实意,黛玉也多少猜到他的品性。
贪生怕死,人之常情,良禽择木,无可厚非。但贾兰与他母亲一样都是风吹墙头草,东吹西倒,西吹东倒。并没有确定的立场,只看哪边给的好处多,就站哪边。
这样没有根骨的人,与猾虏无异,白给茜香国当种人都不要的。
“朕给你三个选择,其一,用你之命,换回被俘的你叔叔贾瑛,让你回归鞑靼。其二,你拜入朕帐下,为茜香使臣,向鞑靼可汗劝降,无论游说成不成功,只要你能活着回来,我都授你官职,委以重任。其三,你举刀杀掉与你一同被俘的三百鞑靼兵,我举荐你为中原盟军总旗。你若想清楚了,自有人给你送饭。”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