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4章(2 / 3)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只是一想到那不中用的家伙,永龄满面急怒,眼内出火,恨声道:“单我一个明白,他是个棒槌,又有何用。”
  “是个硬棒槌就说明他其实没毛病,只是从前未沾过女人,日子过得毛糙单纯,一见你就心意贪爱,动念之时无法自控。
  而你这时候,千万不要出言打击他,而应该劝哄安慰,柔声鼓励。否则他一见花谢,你就恼骂怒激其志。他再一自卑内疚,肝经郁勃,以至疏泄不利。久而久之习以为常,可就真病了。”
  听了这话,永龄眸中有几分惭意,脸上红得滴血,犹豫了半晌,才低声道:“可一味干疼,到底也没什么意思。我瞧紫鹃姐姐,她可是舒快极了。”
  “果真是个傻丫头。”妙玉笑着摇头,又怜她少小失了母亲,没有人跟她讲过这些事。
  “太子的亲信大多是世家子弟,裘良屋里有两个通房,谢鲸虽未上手,也是正经观摩过野戏的,韩奇那更是走马章台的纨绔,唯有你家那位正经是个雏儿。
  这种事无师自通者寥寥无几,寻常夫妻也要磨合个三五月,才能得几分趣味,你们才几次,就心急火燎,不满意就吃了炮仗似的反目成仇。
  这事得慢慢来,像打太极似的,你先放松身心,等开窍通关、丹脉涌流之后,再引导他顺你的意行事就好了。”
  永龄懂了大半,又憋着嗓子问了几个难以启齿的问题,总算是弄清楚了,客客气气地将妙玉给送了出来。
  另外一边,愣头青图西格在狐将军的“教导”下,从理论到器物,可真是大开眼界。
  最终,只记住并实践了两个字:吹灯。
  若不想轻易开闸,先要戒断眼目的刺激,仅此这一招助他一连三夜,战无不克,心想事成。
  永龄也是最近才体悟出捡到宝的感觉,还好自己听劝,没舍得扔。
  黛玉回到茜香国,得知西海诸邦送往茜香的留学生,都已经过晴雯的精细筛查。
  对于那些试图盗取茜香国舰艇机密的人,或者有强烈抵触心理的人,都给退了回去,剩下的只有九千五百人,分批安排进入了五岛的高等学塾上课。
  既然是留学生,接触和了解茜香国的人文历史,风俗习惯也是很必要的。只是这些留学生的存在,让茜香国妇女们街谈巷议,每天都有妇女在王廷门口请愿,希望与这些留学生走婚。
  晴雯一方面要面对国内妇女的诉求,另一方面还要安抚留学生频被骚扰的投诉,自然两边为难。
  之后她想了个绝招,将那些明白自己的使命,而且乐于与本国妇女走婚的留学生,与茜香国内优秀的才女,组织了一场思辨会讲,实际是参考宋代陆氏兄弟与朱熹的鹅湖之会,以此作为联谊相亲的手段。
  当林帝归国后,第一件事就是为数百对新人举办了走婚宴。
  有了一个良好的范例作为开端,剩下的以百工技艺、书法绘画、番语交流、棋牌竞技、蹴鞠马球等名目的各色赛事也陆续开展。
  这就导致了,茜香国的妇女若没有拿得出手的技术和特长,还真不好意思与这些优秀的异国青年走婚。
  因此,茜香国的广大妇女都逐渐热衷于习学各种技艺本领,研究和制造新的器物和劳动工具,力求比别人更专、更精、更有特色。
  街巷中书肆林立,妇孺谈笑比鸿儒。工场内器械轰鸣,百工巧匠皆英才。每个人的脸上都洋溢着希望与喜悦。不出半个月,九千多名留学生已经全部实现了走婚。
  黛玉与晴雯一时欢喜一时愁,划掉御座上悬挂的“七十万”字牌,重新写上“六十九万”的字样。
  除掉五十万老妪、在室少女和少儿,茜香国还有六十九万育龄妇女没有走婚对象。其他三十多万成年男子则没有一个是单身。
  然而再继续向友邦征召留学生,无恩无禄的,只怕就不好使了。
  而今唯一的办法就是将漠北四十万精兵,全部纳为茜香国走婚的备选。
  四月中旬,太子禛钰正式将所有鞑靼人都驱逐出境,收复了中原,在百姓弹冠相庆的同时,拥护太子登基称帝的呼声越来越高涨。
  然而,被掳去瓦剌的宣隆帝还好好地活着。若朝廷百官想让太子登基,就得有人劝宣隆帝称太上皇,禅位给太子。
  众人明知宣隆帝之所以还能在瓦剌草棚里晒着太阳,是因为太子有恩于瓦剌首领,让兀良哈部的人,解救了瓦剌的可敦苏丽尔。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