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4章(2 / 3)
后来他在青州读书时,事态紧急,他又急于科考入京,更没有心情关注过书院的其他同学。这崔怀竟然是一路从梧州跟着他进了青州?
“你看,这是当年梧州书院的名次,你第一,崔怀第二,一连两年每次小测皆是如此。之后到了青州依旧是你第一他第二。”
“我还查过,梧州书院时,你入书院以前,崔怀是第一,你入学后直接抢了他的名次。”
“而且二哥参加乡试那年,崔怀原本是要下场的,但不知何种原因,他没下场,等到了第三年他才下场,我猜他是为了避你锋芒,若是二哥在,乡试魁首肯定不会是他,只有二哥考完,他才有机会做乡试魁首。”
“他如今缠着二哥,一定是想再和你较量。”
裴朔忽然对崔怀这个人更感兴趣了。
裴桓忽然道:“你今日见了太子和永王,如何?他们能信你?”
裴朔笑笑,“当然。”
“废太子已至绝路,无人帮他,不管我是真心假意,他只能抓住我这根救命稻草。而永王刚愎自用,他以为陛下只有两个儿子,废太子已废,我只能投靠他,故而也会信我。”
“宫中沈昭仪应该快生了吧。”
谢明昭给他的暗桩中有一人在太医院当值,他说沈昭仪腹中的孩子十有八九是个男孩。而史书上武兴帝还有一子,根据柳如烟的推算,就是此子。
隔日,裴朔就听说废太子逃走的消息,与此同时,那一批神弩不翼而飞,武兴帝大怒,下旨彻查。
“陛下,其实您更应该担忧的是那批火枪,工匠已做出70把,皆是可用之物。若是废太子先得神弩,再得火枪,陛下危矣。”
武兴帝被裴朔这么一提醒,吓得急忙亲自前往火枪的藏匿地点查看,幸好火枪仍在,他才舒了一口气。
“陛下,如今太子殿下虎视眈眈,就连皇城司指挥使庞楷也已投靠了太子,恐怕陛下会有危险,还请速速加以防护。”
“逆子!”武兴帝险些真的被太子气出病来。
“速传朕旨,撤了庞楷的指挥使一职,由……副指挥使裴桓顶上。”
“陛下,不如将计就计?先留庞楷之职,太子等必定会放松警惕。”
“今夜,臣愿留在宫中护卫陛下,其实臣更好奇的是废太子他是如何从冷宫逃出去的?如果没有人帮他,怎么会这么顺利和旧部汇合呢?”
裴朔在旁边煽动小火炙烤茶饼,嘴上也在煽风点火。
武兴帝脸色阴冷。
他似乎是想到了一个人,疑心逐渐加重。
茶饼的香气很快就散发出来,裴朔用工具将茶饼碾碎,只是余光观察到武兴帝的神色后唇角微勾,他掀开茶壶,在里面加了盐。
等水三沸之后,将筛选出的茶末倒入用力搅拌,除去浮沫,将煮成的茶汤分入茶盏,奉到武兴帝面前。
“陛下尝尝臣新做的茶。”
武兴帝抿了一口,只觉茶香四溢,唇齿留香,茶叶的味道完美和山泉之水相融合,口感不涩,只有醇厚的茶香。
“好茶。”
“怀英果然是深知朕心。”
“昭仪娘娘。”裴朔将第二碗茶递到沈昭仪面前,她穿着件藕粉色的缎子,绣着淡雅的梅花或竹叶,整个人温顺柔美。
“多谢小裴大人。”沈昭仪接过茶盏,朝他一笑。 ↑返回顶部↑
“你看,这是当年梧州书院的名次,你第一,崔怀第二,一连两年每次小测皆是如此。之后到了青州依旧是你第一他第二。”
“我还查过,梧州书院时,你入书院以前,崔怀是第一,你入学后直接抢了他的名次。”
“而且二哥参加乡试那年,崔怀原本是要下场的,但不知何种原因,他没下场,等到了第三年他才下场,我猜他是为了避你锋芒,若是二哥在,乡试魁首肯定不会是他,只有二哥考完,他才有机会做乡试魁首。”
“他如今缠着二哥,一定是想再和你较量。”
裴朔忽然对崔怀这个人更感兴趣了。
裴桓忽然道:“你今日见了太子和永王,如何?他们能信你?”
裴朔笑笑,“当然。”
“废太子已至绝路,无人帮他,不管我是真心假意,他只能抓住我这根救命稻草。而永王刚愎自用,他以为陛下只有两个儿子,废太子已废,我只能投靠他,故而也会信我。”
“宫中沈昭仪应该快生了吧。”
谢明昭给他的暗桩中有一人在太医院当值,他说沈昭仪腹中的孩子十有八九是个男孩。而史书上武兴帝还有一子,根据柳如烟的推算,就是此子。
隔日,裴朔就听说废太子逃走的消息,与此同时,那一批神弩不翼而飞,武兴帝大怒,下旨彻查。
“陛下,其实您更应该担忧的是那批火枪,工匠已做出70把,皆是可用之物。若是废太子先得神弩,再得火枪,陛下危矣。”
武兴帝被裴朔这么一提醒,吓得急忙亲自前往火枪的藏匿地点查看,幸好火枪仍在,他才舒了一口气。
“陛下,如今太子殿下虎视眈眈,就连皇城司指挥使庞楷也已投靠了太子,恐怕陛下会有危险,还请速速加以防护。”
“逆子!”武兴帝险些真的被太子气出病来。
“速传朕旨,撤了庞楷的指挥使一职,由……副指挥使裴桓顶上。”
“陛下,不如将计就计?先留庞楷之职,太子等必定会放松警惕。”
“今夜,臣愿留在宫中护卫陛下,其实臣更好奇的是废太子他是如何从冷宫逃出去的?如果没有人帮他,怎么会这么顺利和旧部汇合呢?”
裴朔在旁边煽动小火炙烤茶饼,嘴上也在煽风点火。
武兴帝脸色阴冷。
他似乎是想到了一个人,疑心逐渐加重。
茶饼的香气很快就散发出来,裴朔用工具将茶饼碾碎,只是余光观察到武兴帝的神色后唇角微勾,他掀开茶壶,在里面加了盐。
等水三沸之后,将筛选出的茶末倒入用力搅拌,除去浮沫,将煮成的茶汤分入茶盏,奉到武兴帝面前。
“陛下尝尝臣新做的茶。”
武兴帝抿了一口,只觉茶香四溢,唇齿留香,茶叶的味道完美和山泉之水相融合,口感不涩,只有醇厚的茶香。
“好茶。”
“怀英果然是深知朕心。”
“昭仪娘娘。”裴朔将第二碗茶递到沈昭仪面前,她穿着件藕粉色的缎子,绣着淡雅的梅花或竹叶,整个人温顺柔美。
“多谢小裴大人。”沈昭仪接过茶盏,朝他一笑。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