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0章(3 / 4)
众人见状都松了口气。
方时镜眼里闪动水光。
他们等这一日太久了。
杜溪亭笑道:“好啊, 只要平辽总督府交出兵权, 后面的事情就好办了。”
尧恩道:“意思是——只要他交出兵权, 私发盐引和假传圣旨之罪就既往不咎?”
林佩道:“不是既往不咎而是暂时容忍之, 年底之前你只需专心准备一件事,那就是把新修的《商律》准备好,明年开春即公布。”
尧恩道:“是。”
杜溪亭卷起衣袖, 拉开一张椅子坐下, 笑着道:“还等什么,议宣政吧。”
于染按通知的时间到, 没听见前面的对话。
温迎站在门口恭迎:“于尚书请。”
“这里好生热闹啊。”于染看了看阵仗,拈须一笑,“可要仔细说起来, 若非陆相冒着生命危险换来北方疆土的安宁,哪有如今围坐暖炉边笑谈民生事?”
众人被这话说得哑口无言。
林佩一清嗓子,坐下道:“既然心系民生, 无关的话就不要说了。”
当日, 中书省领礼部、吏部、户部议定收回朔北地权的实施步骤。
先人事, 设布政使司、提刑按察使司、都指挥使司,组建宣政使团前往地方普及朝廷法度,重考州县长官政绩,酌情任免;
后清丈土地, 整理户籍,勘察铜铁,疏通官道, 最后清点各卫所军屯田地人数,删繁去冗,分两年把军民合治的局面改回军、政分权而治。
翌日,贺之夏到文辉阁商议裁兵之事。
竹帘撩起,左侧屋的布置一切如旧。
“我不在京中之时,陛下已经提过裁撤平辽总督府的打算。”林佩四处看了看屋里的陈设,一边提醒道,“接下来做什么,贺尚书心中应该有数。”
贺之夏道:“北方军需开支过大,需要削减。”
林佩摸过书案:“听你的口气好像有为难之处。”
贺之夏一声叹息,说道:“林相,现在功还没庆完,兵部若突然开始裁军,北境那二十万大军的将领必会反抗。”
林佩道:“好,那我再宽限两月,等年关一过便开始。”
贺之夏道:“恐怕还是有些紧张,这……”
林佩转过身道:“这也不难,但凡有人敢反抗,立刻呈奏陛下,请旨降罪。”
一日之内,中书省有了主心骨,各部恢复运转。
*
兴和六年的正旦如期到来。
陆洗被封为赵国公,成为继开国四大元勋之后唯一一位破例加封的公爵。
闻远、董成、李虢、张斌被授予军功,其中不少人是第二次领赏,与之对比鲜明的是——原先上贺表给陆洗请功的京中官员和各地封疆之吏没有一个得到赏赐。 ↑返回顶部↑
方时镜眼里闪动水光。
他们等这一日太久了。
杜溪亭笑道:“好啊, 只要平辽总督府交出兵权, 后面的事情就好办了。”
尧恩道:“意思是——只要他交出兵权, 私发盐引和假传圣旨之罪就既往不咎?”
林佩道:“不是既往不咎而是暂时容忍之, 年底之前你只需专心准备一件事,那就是把新修的《商律》准备好,明年开春即公布。”
尧恩道:“是。”
杜溪亭卷起衣袖, 拉开一张椅子坐下, 笑着道:“还等什么,议宣政吧。”
于染按通知的时间到, 没听见前面的对话。
温迎站在门口恭迎:“于尚书请。”
“这里好生热闹啊。”于染看了看阵仗,拈须一笑,“可要仔细说起来, 若非陆相冒着生命危险换来北方疆土的安宁,哪有如今围坐暖炉边笑谈民生事?”
众人被这话说得哑口无言。
林佩一清嗓子,坐下道:“既然心系民生, 无关的话就不要说了。”
当日, 中书省领礼部、吏部、户部议定收回朔北地权的实施步骤。
先人事, 设布政使司、提刑按察使司、都指挥使司,组建宣政使团前往地方普及朝廷法度,重考州县长官政绩,酌情任免;
后清丈土地, 整理户籍,勘察铜铁,疏通官道, 最后清点各卫所军屯田地人数,删繁去冗,分两年把军民合治的局面改回军、政分权而治。
翌日,贺之夏到文辉阁商议裁兵之事。
竹帘撩起,左侧屋的布置一切如旧。
“我不在京中之时,陛下已经提过裁撤平辽总督府的打算。”林佩四处看了看屋里的陈设,一边提醒道,“接下来做什么,贺尚书心中应该有数。”
贺之夏道:“北方军需开支过大,需要削减。”
林佩摸过书案:“听你的口气好像有为难之处。”
贺之夏一声叹息,说道:“林相,现在功还没庆完,兵部若突然开始裁军,北境那二十万大军的将领必会反抗。”
林佩道:“好,那我再宽限两月,等年关一过便开始。”
贺之夏道:“恐怕还是有些紧张,这……”
林佩转过身道:“这也不难,但凡有人敢反抗,立刻呈奏陛下,请旨降罪。”
一日之内,中书省有了主心骨,各部恢复运转。
*
兴和六年的正旦如期到来。
陆洗被封为赵国公,成为继开国四大元勋之后唯一一位破例加封的公爵。
闻远、董成、李虢、张斌被授予军功,其中不少人是第二次领赏,与之对比鲜明的是——原先上贺表给陆洗请功的京中官员和各地封疆之吏没有一个得到赏赐。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