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3章(3 / 4)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后几日,京城掀起了一波又一波滔天巨浪。
  林佩抄送各部的奏本立刻引起了火苗。
  一直受打压的主战方再次发动对主张撤军之人的反击。
  何春林、陶文治等人不肯善罢甘休,暗中找到威运侯董颢,煽动董氏亲族,以“贻误军机”为由联名上奏,剑锋直指文辉阁。
  陆洗在朝中的党羽见状纷纷跟从,日夜寻章摘句罗织罪名,状告林佩等人阻挠北伐。
  贺之夏、于染二人没有直接参与,但也正着手准备功劳簿,算是默认北伐的功业。
  火焰越窜越高,京中无人能不沾染烟灰。
  方时镜带着门生一起抨击陆洗等北方军官好大喜功。
  杜溪亭随即召集棠邑之中诸多世族历数南直隶、浙东一带为平辽总督府征去的钱粮,陈述连续三年的北伐给南方造成的负担。
  吏部、刑部奏疏不断,就朔北地权归属进行斗争,对陆洗假传圣旨、私发盐引等行为严厉批判。
  都察院内每一刻都有御史捧着新拟的弹章疾步而过,公文已堆得摇摇欲坠。
  十月,火势从中央蔓延向地方。
  上旬,各地文书如雪片般飞入京城。
  辽北、河中、湖广、江鄱、川西四省布政使的贺表,杭州、湖州两地知府的事功文册,以及朔北各卫所的万民书,争相认定陆洗北伐之功。
  漕运使、市舶司甚至在漕船、海船船头插上了庆典专用的红旗。
  中旬,南京兵部发来急报,朱迟、明轩共同主张调动前军都督府兵力镇压各地异动。
  下旬,右军都督邱祥、左军都督章慎也都按捺不住,在兵部议事之时大骂平辽总督府对朔北的独裁,并言上次北伐十万大军折损过半,这次十八万大军贪功冒进再次超支,致使西面对吐蕃、东南对倭寇都只能保持防守态势,放任敌人壮大。
  紫禁城中风声鹤唳。
  朱昱修总是习惯把种种乱象归结于林佩和陆洗两个人之间的矛盾,但这次,他看到了一个超出自己认知的局面。
  文辉阁由温迎主持日常工作,而林佩告病在家休养,不理朝中纷争。
  凉州、广宁两军已经回到卫所,而陆洗、闻远等人率领的平北军却留在迆都迟迟不班师。
  平辽总督府和文辉阁居然在动乱之中保持着相对的静止。
  陆洗不进不退,林佩也不进不退。
  第101章 砚溪先生
  林府的高墙犹如一道铜墙铁壁隔绝了外面的风浪。
  墙内只有岁月静好。
  秋风拂面。
  桂花树枝压在石圆桌前。
  一地金黄, 满园芬芳。
  林佩连着几日不见客,天气晴朗时就坐在这里,把檀木匣里面的信拿出来读。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