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3章(1 / 4)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温迎处理完前堂的事,走进书房。
  军报三三两两散落在地上。
  林佩裹紧了毯子靠在榻上,面庞却蒙着一层薄汗。
  温迎关切道:“大人突感不适吗?”
  林佩道:“尧恩来了吗?”
  温迎道:“他刚送来口信,说一个时辰之后请于尚书一并来。”
  细看之下,林佩的身子在微微发抖。
  温迎知道近几个月林佩不寐症严重,咳嗽又经常发作,难得休息,于是不再盘问具体的情形,只换好茶水,掩上屏风,退出去静候。
  一个时辰后,尧恩和于染准时出现。
  “林相,下官等来了。”尧恩进来打声招呼,在墙边的椅子坐下。
  于染瞧见林佩的气色,先上前嘘寒问暖一番,再行礼,才入座。
  林佩道:“齐光,年初我与尧尚书商量过《盐引稽核则例》,想要规范盐引签发流程,你也看一看。”
  尧恩拿出那本手稿。
  纸页边缘有些翻卷泛黄,其间又加了几页附注。
  于染接过来,小心地翻阅着。
  林佩道:“你有什么意见吗?”
  于染笑了笑,抬起头道:“醉翁之意不在酒,林相现在提出规范盐课,无非是想把宝钞提举司今年多印二百万两纸钞的内情查清。”
  林佩道:“把话说开也好,这两天事情就要定性,我希望你可以配合。”
  于染挥起衣袖,指向北方:“乌兰大捷……”
  “得知乌兰大捷,我心里比你更高兴,咳,咳。”林佩掀开毯子坐起来,接着又是一阵猛烈的咳嗽。
  尧恩瞪于染一眼。
  于染道:“好吧,此事也没有什么见不得人的,要配合,我说便是。”
  大军能坚持北上而不断粮的真相浮出水面。
  年初,户部在各地签发了一种叫“纲盐”的兑换凭证,加盖平辽总督府印章,暗中定向定点动员地方官府、民间机构及商贾以现银认购。因陆洗个人信誉极好,户部推广有道,各方有志之士坚信这次北伐一定能成功,纷纷踊跃认购,使二百万两银迅速到位,初夏即起运。
  这种以个人信誉担保的筹饷方式,既规避了朝廷直接增发宝钞引发的通胀风险,又借盐政渠道隐蔽地完成了战时融资。
  谈起自己的手笔,于染的神色间有一丝得意。
  尧恩皱眉道:“荒唐,没有一条明文规定你可以这么做。”
  于染笑道:“可也没有一条明文规定不可以这么做,人家愿意相信陆相是人家自己的事。”
  尧恩道:“既然都没有,为何不事先上报朝廷?”
  于染道:“尧尚书,此间只我们几个人,不觉得这么问显得很虚伪吗?朝廷是谁的朝廷,是天下人的朝廷,都是一片公心做事,凭什么你站在岸上还要指责卖力划船的人?”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