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8章(4 / 4)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他心中复仇的烈焰已被风雪扑灭, 随之而来的却是一股更加清晰的使命感。
  北疆初定, 急需治理。鞑靼城主留下的旧规矩过于野蛮, 只把百姓视作奴隶、把奴隶视作牲口, 是非改不可,但这种情况又不是一朝一夕可以改变,因为民众已经失去了对统治者的信任, 且脱离王化已久, 大部分不识字不懂法甚至语言也不通,对他们好言好语的解释可能换来的是一顿**, 又只能依靠皮鞭才得以维持秩序。
  阜国现在所施行的地方三司制度建立在经济长期发展的基础之上,是为防止地方官员特权过大而形成的,而北疆现在的情况是农民吃不饱穿不暖、随时可能和官府爆发冲突, 根本无法和国家现存的制度接轨,需要特别对待、特别处理。
  第一件事就是要建造出像样的房屋、田地和道路,让农民先能够自己养活自己。
  他愿意成为点燃火种的人。
  回朝之前, 陆洗临时给沿途的六十余座城池编了一套简单的法则——军民合治。
  他把城中尽半数的奴隶释放为平民, 并用武力镇压了奴隶主的反抗。
  每城划分十二坊里, 一半安排军户定居,实施军屯制度,每丁二十亩地,平时耕种, 战时出征;一半安置百姓,每户分配五十亩田地,由他从直隶、河中调来的官员负责教化。
  这批官员是平辽总督府直接呈吏部征调而来, 全部深得他信任。
  同时,他开始筹谋下一步的行动,包括以军带民开采铜、铁矿,建造军民两用的冶署;以战备粮为本发行垦荒券,调整年息,鼓励关内流亡百姓回归故地,拉动人口增长;从直隶、晋北、辽北起差人工修建道路等等举措。
  大军班师之日,队伍走出城门。
  闻远道:“陆相你看,城中百姓在为我们送行。”
  陆洗打马而过。
  百姓们挤在大道两侧,有的捧着新蒸的馍馍往士兵手里塞,有的踮起脚尖张望寻找自家儿郎的身影。
  一句熟悉的曲调忽然从远处传来。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