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8章(2 / 4)
温迎道:“你还笑。”
林佩眼前蒙起雾气,笑着道:“程沣那里我写信去安抚就好,你继续说下面的事。”
温迎抬手扶一下官帽,继续禀报。
——“劝农一事,两京一十三省州县已颁《春耕令》,然晋北多地因去岁旱情,灾民流至北直隶者逾万,李良夜请拨粮二十万石,然仓廪存余仅够半数。”
——“至于今年供应平辽总督府的漕粮,漕船已新发三批,但天津卫码头尚未化冻,若河道不提前疏浚,四月前恐难足额运抵京仓。”
温迎合上奏本静候指示。
正这时,鼓声由远而近传来。
咚,咚,咚。
顺天府十二座鼓楼应和而上,声浪陡然拔高,惊起群鸦飞过官署朱墙;待鼓声传到崇文门,如千军万马踏河奔腾,震得窗纸嗡鸣不止。
全城沸然。
温迎跟众人跑出院子。
“捷报!”
一袭绯袍在笔直的官道上奔走。
贺之夏高举信件,气喘吁吁,顾不上整理凌乱的胡须:“捷报!平北军攻克迤都,歼灭鞑靼主力精锐总计七万有余,开疆六百里!”说完,累得瘫倒在一众官吏之中。
温迎接过军报,捋平被汗水浸湿的一角。
【臣陆洗谨奏:正月廿七,平北军攻克迤都,收复疆土六百里,击退鞑靼精锐七万,迫使鬼力赤远遁乌兰……今北疆初定,乞准班师,以慰将士劳苦,彰陛下仁德。】
——“大人。”
竹帘掀起。
温迎一时神怔。
众人庆贺之时,林佩独自在批阅方才的几道公文。
窗外竹影横斜,映得他眉目如淡墨,再看不出半丝喜怒。
温迎道:“大人刚才原来是为这事高兴。”
“这是天大的喜事,我当然高兴。”林佩翻过一页纸,“你立即把捷报送去宫里。”
温迎道:“大人不亲自去吗?”
林佩挽袖蘸墨,落字如刻:“方才提到的这几件事,一是农时,二是赈灾,三是运粮,无论哪件都比庆功更重要。”
*
漠北的初春依旧寒冷。
深林传出虎啸。
嗖,嗖嗖。
雪地落下一串箭矢。 ↑返回顶部↑
林佩眼前蒙起雾气,笑着道:“程沣那里我写信去安抚就好,你继续说下面的事。”
温迎抬手扶一下官帽,继续禀报。
——“劝农一事,两京一十三省州县已颁《春耕令》,然晋北多地因去岁旱情,灾民流至北直隶者逾万,李良夜请拨粮二十万石,然仓廪存余仅够半数。”
——“至于今年供应平辽总督府的漕粮,漕船已新发三批,但天津卫码头尚未化冻,若河道不提前疏浚,四月前恐难足额运抵京仓。”
温迎合上奏本静候指示。
正这时,鼓声由远而近传来。
咚,咚,咚。
顺天府十二座鼓楼应和而上,声浪陡然拔高,惊起群鸦飞过官署朱墙;待鼓声传到崇文门,如千军万马踏河奔腾,震得窗纸嗡鸣不止。
全城沸然。
温迎跟众人跑出院子。
“捷报!”
一袭绯袍在笔直的官道上奔走。
贺之夏高举信件,气喘吁吁,顾不上整理凌乱的胡须:“捷报!平北军攻克迤都,歼灭鞑靼主力精锐总计七万有余,开疆六百里!”说完,累得瘫倒在一众官吏之中。
温迎接过军报,捋平被汗水浸湿的一角。
【臣陆洗谨奏:正月廿七,平北军攻克迤都,收复疆土六百里,击退鞑靼精锐七万,迫使鬼力赤远遁乌兰……今北疆初定,乞准班师,以慰将士劳苦,彰陛下仁德。】
——“大人。”
竹帘掀起。
温迎一时神怔。
众人庆贺之时,林佩独自在批阅方才的几道公文。
窗外竹影横斜,映得他眉目如淡墨,再看不出半丝喜怒。
温迎道:“大人刚才原来是为这事高兴。”
“这是天大的喜事,我当然高兴。”林佩翻过一页纸,“你立即把捷报送去宫里。”
温迎道:“大人不亲自去吗?”
林佩挽袖蘸墨,落字如刻:“方才提到的这几件事,一是农时,二是赈灾,三是运粮,无论哪件都比庆功更重要。”
*
漠北的初春依旧寒冷。
深林传出虎啸。
嗖,嗖嗖。
雪地落下一串箭矢。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