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2章(1 / 3)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他觉得自己是明白的,可又觉得有些地方不那么明白。
  这两年,左右丞相虽然一直在他眼皮底下争吵,可是谁也没有耽误朝政,国家仍稳稳当当地驶在中兴的道路之上,似乎真如茅太傅所说,他站得远一点才是对的。
  但这次的情况还会和之前一样吗?只要装装糊涂,这边劝完那边劝,就能够劝和吗?
  年少的帝王心中没有底气。
  “陛下。”高檀来报,“各位大臣已在洪武门前集合。”
  朱昱修忍不住打了个呵欠:“有什么异常吗?”
  高檀道:“洪武门前……摆了两口棺材。”
  朱昱修凤眸一冷:“谁抬来的?”
  高檀道:“户部侍郎陶文治、工部侍郎何春林。”
  朱昱修抱紧双臂,把手埋进腋下,浑身发抖。
  高檀道:“陛下,武死战,文死谏,他们这样做无非是有话要说,让他们说出来就好。”
  朱昱修咬住唇,点了点头。
  *
  三通鼓,百鸣鞭。
  百官入殿行大礼。
  朝会开始了。
  一位长须老者清了清嗓子。
  “陛下,臣左御史齐沛有本请奏。”齐沛缓缓说道,“今年年初,工部侍郎何春林巧立名目分批次上报修堤预算,总计折合五百万两银,明显高于往年,但即便有其他几位侍郎提醒,户部分管度支的侍郎陶文治还是批了这些预算,并且在十日之内就拨付出去了。”
  齐沛顿了顿,继续道:“实际上这五百万两的钱粮工料抵达平北之后,又并未按照原计划用于加固河堤等工事,平北地方用这笔钱在宣府大规模建造军营,迄今为止,已建成营寨一座,开垦军田千亩,征召兵丁一万余人,臣以为此绝非朝廷之本意,望陛下明察。”
  话音刚落,文官队伍中间走出两个人。
  陶文治和何春林一齐跪地,含泪请辞:“陛下,臣二人已备好棺材任凭发落,只是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此中情形万望陛下详查,臣等也算死得其所!”
  梁上飞燕,大殿回声。
  朱昱修没想到刚开场就是这样的阵仗,怔了一下。
  五军都督府的武官们顿时议论起来。
  “私调钱粮、窃取国库之人反而还做起烈士来了。”朱迟冷笑道,“本都督看你们不过是听命办事的,好啊,上头还有谁要做烈士,也一并站出来吧。”
  话音刚落,于染和董颢从文官队列中站出来。
  于染道:“陛下,陶文治和何春林办事确有疏漏之处,臣和董尚书作为上司难逃其咎,即便如此,无非回去也备一口棺材便是,但泰昌郡王直接就说他们是烈士,这话本就大逆不道,臣请陛下让泰昌郡王收回此言,臣方才能有下言。”
  朱昱修道:“朕……”
  朱迟有话要说。
  明轩拉住朱迟,低声道:“稍安。”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