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9章(1 / 3)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林佩徐徐走下九级台阶。
  他没有直接接触五军都督,似人在岸边清风拂袖,实则心中已下判书。
  他相信吴清川的观点有道理,也对闻远的主张心存敬意,更叹服于陆洗的远见和胆魄,但即便如此,他依然要为心中更大的棋盘做出取舍——北击鞑靼只是一世之功,一项体制的影响却在千秋万代,一世成功可以是因为有陆洗、闻远这些能臣强将,然而长久下去若没有规制,必将遗祸无穷。
  他还是选择了用换防之法把五军都督府平迁至北方的方案。
  *
  下晌,林佩把贺之夏叫到文辉阁。
  第55章 宣府风云(二)
  贺之夏看见沙盘被摆到正堂, 嚯地一声,揉了揉眼睛。
  “陆大人。”林佩敲右侧屋的门,“出来。”
  陆洗应声而来。
  阁中官吏瞧见这阵势, 只低头办公, 传递文书都轻手轻脚。
  贺之夏道:“林相, 北防该如何布置, 你们商量好了吗?”
  林佩道:“你回去拟稿,前军都督府南方各都司裁军共十万,添补四万编制至中军大营;中军都督府在河中增设卫所, 本府军队半数北调;右军都督府原兵不动, 增制十万守凉州至大同诸卫所;左军都督府裁京军一万,增制十二万守广宁至独石诸卫所;后军编制不变, 主力驻扎平北省内。你按这些数去与各位都督沟通,可适情调整,但幅度不要超太多。”
  “等一下。”陆洗皱眉, “我不同意,这七拼八凑不就是把五军都督府照搬过来吗?”
  林佩对贺之夏道:“稿子写好,让五军都督府联合署名, 朝会之时公议。”
  这是他一贯的发号施令的口吻。
  贺之夏听到这样的口吻, 便知道事情能成, 于是欣然领命。
  “不是。”陆洗抬手挡住去路,“贺尚书你有听我说话吗?”
  贺之夏道:“陆相,按本朝律法,只要有五军都督府联合署名, 这就是合规合制的通本,。”
  “我让你办,你不办。他让你办, 你就办。”陆洗质问,“这叫什么你解释解释。”
  贺之夏道:“还请陆相不要为难下官这一把年纪的人。”
  陆洗加重语气:“那我替你说,这叫结党。”
  “陆余青。”林佩眼神一凛,“既然知道结党,那你知不知道什么叫窃国?”
  *
  燕山以南,辽阔平原之上一座座军营拔地而起。
  平北布政使司早在开春就收到了工部派来的营造令,但这次和往年有着极大的不同,由于营造令的条目不清,规则朦胧,而时间又非常紧迫,所以大多数州县都是直接根据布政使张济良和都司董成的口令行事,提刑按察使司睁一只眼闭一只眼没有上报。
  这个过程大体是顺利的,直到两个月后一场意外的出现。
  夕阳落山,部队收工。
  一片凌乱的庄稼在余晖下格外刺目。
  几个农民蹲在田埂边低声咒骂。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