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8章(1 / 4)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会试和乡试一样,分为头场、二场和三场,分别在三月初九,三月十二,三月十五举行,雅称“礼闱”和“春闱”。【注2】
  会试在京城贡院举行,只要进入考场,便会断绝跟外界的一切联系,寝食都在考场中。
  对于谢彦来说,会试跟乡试最大的不同便是“季节”。
  乡试在秋季,天气相对凉爽,而会试在冬春交替时节,很是寒冷。
  谢彦平时读书和生活的地方都有地暖,贡院中只会提供一床薄薄的被子。
  这次赵氏亲自为谢彦张罗东西,让思罔和思仪从一旁帮忙。
  三月初八是考试的前一天,也是考生进考场的日子。
  谢彦穿了厚厚的衣服进了考场,发现除了薄被外,每个考生的考棚前还有一个火盆可以取暖。
  当晚,他和衣在考棚中睡到下半夜,发现自己手脚冰凉,害怕受凉便不敢再睡,而是就着火盆取暖,身体逐渐温暖起来。
  直到五更天后,方才眯了一会儿。
  会试跟乡试考的内容是一样的,与乡试不同的是,第一场的考试题目是周文帝亲自选的。
  不过,对于谢彦来说,只要考试范围没有变化,无论谁出题目都一样。
  第一场考四书五经,用八股文制义。
  他翻看了题目后,并不觉得比乡试难。
  这些天,他非常刻苦认真,自认为八股作的比之前要好。
  但他有了明确的“三甲”目标后,一点都不敢大意。
  作好一篇八股之后,他反复揣摩推敲词句,在词义准确的基础上力求华美,但绝不以辞害意。
  精益求精之下,他在大脑云空间中反复修改,直到完全满意之后,方落笔成书。
  三月初十出了考场,三月十一又进了考场。
  三月十二是会试的第二场。
  第二场跟乡试一样,是经文五篇。
  谢彦有大脑云空间加持,倒是不难。
  他对自己的要求提高了,故而会很认真地斟酌词句,考的便没有乡试那般“潇洒”的快,差不多是最后几个交卷的。
  第三场是策问。
  因为很是在意结果,他写的不像乡试那般“狂放”了,除了有理有据注重节奏之外,词句更是准确优美。
  考完了三场考试,他心中依旧惴惴不安。
  这是从未有过的得失之心。
  他在恍恍惚惚中等了一个多月,终于等来了结果。
  ——会元。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