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4章(1 / 3)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哎哟,您这么说刘婶可真冤枉了。”柳绵绵笑道。
  母女俩并肩往里走,柳绵绵一一跟家里人打招呼,等到坐下来后,许丽才忍不住问:“你真要做萝卜条罐头啊,这不是家家户户都有的东西吗,这能卖得出去吗?还有那个笋,我倒是试了下,吃是好吃的,可,这东西真有人买?”
  农村人谁家不腌点萝卜条咸菜什么的啊,这玩意儿可没人稀罕。
  柳绵绵笑道:“妈你怎么还会有这种想法,你那萝卜条卖了这么久,都挣多少钱了?你说有没有人买?你是自己地里有东西,自己种自己腌,就觉得这东西不值钱,城市里面可什么都没有的,别说萝卜条了,就是一根葱也是要花钱买的。不但南城人会买,以后咱们销路打开,还能卖到沪市京市去。”
  许丽和刘婶合作的萝卜条生意确实红火,前前后后挣了不少,不过许丽觉得那都是刘大姐会推销。
  而且,她潜意识总觉得自己做的萝卜条跟“高档货”的罐头没法相提并论。
  虽说两个儿子也是这么劝的,但许丽就是觉得心里不踏实,现在听柳绵绵这么说了,才觉得一颗心落到了实处。
  老幺说能卖,那肯定就是能卖。
  握着闺女的手,许丽这才有了一点真实感,家里不但要开罐头厂了,甚至是,自己的腌萝卜也要被做成罐头了,以后还要卖到沪市京市去。
  哎哟,怎么会有这么好的事?!
  许丽不知道,还有更好的事呢。
  “妈,你这个腌萝卜的配方以后就卖给罐头厂了,还有腌笋的配方也是,到时候算你技术入股,给你分百分之三的股份。”柳绵绵说。
  许丽一下子愣住了:“啥,给我分股份?”
  “对啊,这本来是你的东西,肯定要给你分钱呀。以后刘婶那边你就不能再给她供应了,她想卖要直接上厂里批发罐头,这就跟你没关系了。但是你拿股份可以分红,厂子效益好的话,绝对是远远超过现在能拿到的钱的。”柳绵绵给她解释。
  许丽一拍大腿:“哎妈呀,那我这不也成资本家了?”
  百分之三的厂子那也是厂子啊!
  第81章 先富带后富
  去年余国梁他们的鱼塘和山地大丰收,不少人眼红之余,倒是也纷纷动起了心思。
  就留下村附近的这些村子,今年都是热火朝天的,挖池塘的挖池塘,开山地的开山地,还有养鸡养鸭养猪的,总之都是想方设法地找路子。
  这么一来,倒是方便了柳绵绵他们寻找原材料。
  柳绵绵是想着先用罐头厂的设备做腌萝卜、腌黄瓜、腌笋之类的,等后面看看肉类的供应上来的话,再上鱼罐头、肉罐头这些产品。
  本地的养殖产出首先还是要供应给本地人的餐桌,柳绵绵倒是没想过跟老百姓争这些,国家改革的目的不就是为了让老百姓日子好过嘛,她可不想从老百姓的嘴里抢肉吃,也没这个必要。
  毕竟哪怕农村人都认为咸菜腌菜不值什么钱,但确实是这些东西在城市里面还是很受欢迎的,华国人的饮食习惯,早晨一份清粥小菜那是什么都换不来的。
  后世物资那么丰富,超市里的腌菜咸菜也只多不少,还有许多人出门都要带咸菜包榨菜包呢,所以柳绵绵是觉得这个生意是不愁销路的。
  不过这次回前进乡,她和余国梁他们一起对乡里各个村子的情况进行了排摸,倒是惊讶地发现,各个村子都办起了大大小小的养殖场,大批量的供应可能没有,但是小批量地做一些鱼罐头肉罐头什么的,还是可以的。
  她还顺便去参观了王志远的养殖场。
  刘婶和王叔这些年也攒了不少钱,而且刘婶自从和许丽合作卖萝卜条,生意红火得不行,私房钱更是一下子攒了不少,所以王志远搞这个养殖场的时候,老两口也是借了不少。
  王志远之前在鱼塘也投了点钱,几茬鱼卖掉,也是一笔不错的收入,加上之前在部队里攒的,所以手里也是有点钱的。
  他还喊了两个战友过来合伙,整体投资的钱还真是不少,所以养殖场的规模也比最初计划的要大得多。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