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6章(2 / 3)
这天下午,柳绵绵正窝在餐厅二楼的办公室里睡回笼觉,被人叫醒了,说是又有一位求职者上门了。
柳绵绵让把人请到会客室,她洗了把脸才过去,一进门看到人不禁愣了一下:“许同志?”
坐在会议桌前面的竟然是许海棠。
这几个月柳绵绵忙着搞服装店,刘婶也忙着卖她的萝卜条,俩人忙于事业,交流八卦的时间都少了,所以柳绵绵倒是没再听刘婶提起许海棠。
许海棠看着有点憔悴,也瘦了一些,眼角甚至还有些乌青。
看到柳绵绵,她也是愣了一下,迟疑问:“柳同志,这家餐厅不是……?”
柳绵绵走进去,在她对面坐下:“这家餐厅原先确实是林二小姐的,不过她已经离开回港城去了,离开前把餐厅卖给了我。出于餐厅生意的考虑,这个消息我们淡化处理了。”
许海棠点点头,神情有些恍惚。
她俩是同一天结的婚,加上柳绵绵还帮过她,所以许海棠对柳绵绵还是有些了解的。
听说她是在乡下长大的,来南城也不过两三年时间,嫁给沈维舟之前,甚至都没有工作。
可是,一年不到的时间,她跟人摆摊做生意、开店做服装,现在,竟然还成了这么大一家西餐厅的老板。
正是因为有一定的了解,许海棠可不认为柳绵绵是靠沈家的,沈家那是书香门第,一家子没人会做生意的,给点本钱可能是有的,但是生意绝对是柳绵绵自己做起来的。
柳绵绵主动问:“你不是在服装厂做采购吗,我看你做得还挺好的,怎么忽然想要换工作?”
许海棠苦笑了下:“我想换个环境。”
既然来面试,她自然也是有所准备的,人家要用你,肯定是要搞清楚你的情况的。
只不过,许海棠一时之间还真不知道该从何说起。
但是因为对方是柳绵绵,她又一种松了口气的感觉,面对帮过她的柳绵绵,有些事情好像也就没那么难开口了。
而且,很多话憋在心里,许海棠感觉自己其实早就想找人说一说了。
“柳同志可能也知道,我丈夫孙敏俊是我们厂里车队的,当初我和他处对象,我家里其实是不同意的,但是……”
但是孙敏俊这个人嘴甜会说话,几乎每句话都能说到她心坎上,她明知道他家条件一般,也还是顶着父母的压力,坚持嫁给了对方。
父母最终拗不过她,还是同意了,又怕她去了孙家日子不好过,就尽量给她贴补了不少嫁妆,当初那些被偷走的金银首饰,就是父母给她置办的。
其实孙敏俊工资不低,他人也活络,平时出车总会想办法自己倒腾点东西,收入比一般工人都要高的。加上许海棠自己也有正经工作,她原本想着两个人的收入,经营个小家是没有问题的。等以后手头再攒一点钱,自己买个房子,就能搬出大杂院单过了。
但是结婚后许海棠才知道,丈夫的收入四分之三都是要交给婆婆的,说是当初家里凑钱让他学开车的时候就讲好的。不但如此,婆婆还要求她交一半的工资当生活费。
许海棠从小被娇养长大的,当然不会闷不吭声的受委屈,她不同意,新婚的小两口因为这件事就冷战了好几天。孙敏俊指责她自私,只想着自己的利益,不顾兄弟亲情,许海棠委屈的不行,明明觉得自己有道理,却又不知道该怎么反驳孙敏俊。
两个人冷战好几天的结果就是,孙敏俊把自己的收入全部上交,他们小两口的支出都由许海棠负担。
许海棠一千一万个不乐意,可也只等点了头。
可她万万没想到,孙家人的胃口远不止这么点。
公安把失窃的金银首饰还给她以后,婆婆就又盯上了这些东西,时不时旁敲侧击地暗示,让她拿几件出来,贴补两个小叔子娶媳妇儿。
为这件事,她和孙敏俊又不知道吵了多少回。
后来她帮柳绵绵他们弄了瑕疵布料,那段时间孙敏俊刚好去了外地,他回来以后听说了这件事,又跟她生了好几天气,埋怨她有这么好的机会,不想着帮自己兄弟,倒是帮着外人,费了半天劲儿,自己没得一点好处。 ↑返回顶部↑
柳绵绵让把人请到会客室,她洗了把脸才过去,一进门看到人不禁愣了一下:“许同志?”
坐在会议桌前面的竟然是许海棠。
这几个月柳绵绵忙着搞服装店,刘婶也忙着卖她的萝卜条,俩人忙于事业,交流八卦的时间都少了,所以柳绵绵倒是没再听刘婶提起许海棠。
许海棠看着有点憔悴,也瘦了一些,眼角甚至还有些乌青。
看到柳绵绵,她也是愣了一下,迟疑问:“柳同志,这家餐厅不是……?”
柳绵绵走进去,在她对面坐下:“这家餐厅原先确实是林二小姐的,不过她已经离开回港城去了,离开前把餐厅卖给了我。出于餐厅生意的考虑,这个消息我们淡化处理了。”
许海棠点点头,神情有些恍惚。
她俩是同一天结的婚,加上柳绵绵还帮过她,所以许海棠对柳绵绵还是有些了解的。
听说她是在乡下长大的,来南城也不过两三年时间,嫁给沈维舟之前,甚至都没有工作。
可是,一年不到的时间,她跟人摆摊做生意、开店做服装,现在,竟然还成了这么大一家西餐厅的老板。
正是因为有一定的了解,许海棠可不认为柳绵绵是靠沈家的,沈家那是书香门第,一家子没人会做生意的,给点本钱可能是有的,但是生意绝对是柳绵绵自己做起来的。
柳绵绵主动问:“你不是在服装厂做采购吗,我看你做得还挺好的,怎么忽然想要换工作?”
许海棠苦笑了下:“我想换个环境。”
既然来面试,她自然也是有所准备的,人家要用你,肯定是要搞清楚你的情况的。
只不过,许海棠一时之间还真不知道该从何说起。
但是因为对方是柳绵绵,她又一种松了口气的感觉,面对帮过她的柳绵绵,有些事情好像也就没那么难开口了。
而且,很多话憋在心里,许海棠感觉自己其实早就想找人说一说了。
“柳同志可能也知道,我丈夫孙敏俊是我们厂里车队的,当初我和他处对象,我家里其实是不同意的,但是……”
但是孙敏俊这个人嘴甜会说话,几乎每句话都能说到她心坎上,她明知道他家条件一般,也还是顶着父母的压力,坚持嫁给了对方。
父母最终拗不过她,还是同意了,又怕她去了孙家日子不好过,就尽量给她贴补了不少嫁妆,当初那些被偷走的金银首饰,就是父母给她置办的。
其实孙敏俊工资不低,他人也活络,平时出车总会想办法自己倒腾点东西,收入比一般工人都要高的。加上许海棠自己也有正经工作,她原本想着两个人的收入,经营个小家是没有问题的。等以后手头再攒一点钱,自己买个房子,就能搬出大杂院单过了。
但是结婚后许海棠才知道,丈夫的收入四分之三都是要交给婆婆的,说是当初家里凑钱让他学开车的时候就讲好的。不但如此,婆婆还要求她交一半的工资当生活费。
许海棠从小被娇养长大的,当然不会闷不吭声的受委屈,她不同意,新婚的小两口因为这件事就冷战了好几天。孙敏俊指责她自私,只想着自己的利益,不顾兄弟亲情,许海棠委屈的不行,明明觉得自己有道理,却又不知道该怎么反驳孙敏俊。
两个人冷战好几天的结果就是,孙敏俊把自己的收入全部上交,他们小两口的支出都由许海棠负担。
许海棠一千一万个不乐意,可也只等点了头。
可她万万没想到,孙家人的胃口远不止这么点。
公安把失窃的金银首饰还给她以后,婆婆就又盯上了这些东西,时不时旁敲侧击地暗示,让她拿几件出来,贴补两个小叔子娶媳妇儿。
为这件事,她和孙敏俊又不知道吵了多少回。
后来她帮柳绵绵他们弄了瑕疵布料,那段时间孙敏俊刚好去了外地,他回来以后听说了这件事,又跟她生了好几天气,埋怨她有这么好的机会,不想着帮自己兄弟,倒是帮着外人,费了半天劲儿,自己没得一点好处。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