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0章(2 / 4)
出了一个少年天才。
听闻他三岁能做词,五岁能作诗,过目不忘,生有七窍玲珑心。
一时间在附近的乡镇都名声大噪。
好多教书先生都争抢着要他。
他父母原本只是农夫,却为了能让他读书考取功名将家里的银子都给了他。
连村里唯一的教书先生都再无可教,说他有宰相之才,日后必成大器。
他童试,乡试会试一一通过,中了举人,带着满腔热血来到都城,第一次春闱,他没有中,他不服气。
于是他等了三年,白日里读书,晚上就在酒馆里做工。
他原本想着再考一次若还是不中就回老家娶了与他青梅竹马的姑娘结婚生子,安安稳稳的过一辈子。
可在某一个夜里,他在酒馆里的柜台里正念书。
有人……进来了。
是一位身着锦袍的翩翩公子,气度非凡。
“听闻你们这里有一种好酒,带着果香,给我来一壶。”
他头也未抬,一边拿着书本一边上酒。
可看书过于专注,酒坛还未来得及放在桌上他就松了手。
酒也撒了一地,他心疼不已,这一坛酒顶他四个月的工钱。
他急急忙忙将书放在桌上就去收拾。
等他再起身时,书已在锦袍男子的手上。
那书已经破败不堪,书页都是被重新用线缝了多次,但却能看出他的主人非常珍惜它,每一页的折痕都捋的板板正正。
锦袍男子看的很认真。
他也不好开口打扰他。
直到半响,男子才放下手中的书问道,“这些注解……都是你写的?”
他点点头。
“参加科考了吗?”
“考了,只中举人。”
男子面露疑惑,他当即问了前年考过的的两个题目。
他把自己写的答案原原本本的背出来了。
男子又问了他书里的两个问题。
他依旧一字不差。
男子震惊,他问,“今年还考吗?” ↑返回顶部↑
听闻他三岁能做词,五岁能作诗,过目不忘,生有七窍玲珑心。
一时间在附近的乡镇都名声大噪。
好多教书先生都争抢着要他。
他父母原本只是农夫,却为了能让他读书考取功名将家里的银子都给了他。
连村里唯一的教书先生都再无可教,说他有宰相之才,日后必成大器。
他童试,乡试会试一一通过,中了举人,带着满腔热血来到都城,第一次春闱,他没有中,他不服气。
于是他等了三年,白日里读书,晚上就在酒馆里做工。
他原本想着再考一次若还是不中就回老家娶了与他青梅竹马的姑娘结婚生子,安安稳稳的过一辈子。
可在某一个夜里,他在酒馆里的柜台里正念书。
有人……进来了。
是一位身着锦袍的翩翩公子,气度非凡。
“听闻你们这里有一种好酒,带着果香,给我来一壶。”
他头也未抬,一边拿着书本一边上酒。
可看书过于专注,酒坛还未来得及放在桌上他就松了手。
酒也撒了一地,他心疼不已,这一坛酒顶他四个月的工钱。
他急急忙忙将书放在桌上就去收拾。
等他再起身时,书已在锦袍男子的手上。
那书已经破败不堪,书页都是被重新用线缝了多次,但却能看出他的主人非常珍惜它,每一页的折痕都捋的板板正正。
锦袍男子看的很认真。
他也不好开口打扰他。
直到半响,男子才放下手中的书问道,“这些注解……都是你写的?”
他点点头。
“参加科考了吗?”
“考了,只中举人。”
男子面露疑惑,他当即问了前年考过的的两个题目。
他把自己写的答案原原本本的背出来了。
男子又问了他书里的两个问题。
他依旧一字不差。
男子震惊,他问,“今年还考吗?”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