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0章(2 / 4)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良久,怀乐驹又道:“陛下醒了,让我带你入宫。”
  青年站起身。他身量极高,似乎天然自带几分胁迫感,拉长的影子将怀乐驹笼罩在其中。
  他单手扶着铁栏,说:“多谢。”
  怀乐驹后退一步,脸色诡异,没有说话。
  青年从怀乐驹身边走过,又说了一遍:“怀大人,你几次帮我,在下铭记于心。方竞若不错,多谢。”
  【史书上写,这两人王不见王,见面就掐,实例数不胜数,我简单举几个例子:
  弘安二十一年,怀旭在青楼中风,中宗赶去看热闹,结果被怀乐驹当场抓住,两人互殴。
  弘安二十四年,周老二在京城放火,演变成恶性事件,结果中宗迎面一个大黑锅,刚出宫门再次互殴。
  弘安二十七年,中宗离京,怀乐驹前去送行,话不投机,不欢而散。
  弘安三十二年,中宗回京前夕,他收到怀乐驹送来的书信,具体写了什么没人知道,中宗当场撕了信,据说心情很不好。】
  怀乐驹脸色沉重如铁,在场众人都不自觉地离他八百米远。
  所有人都记得,方竞若是怀乐驹当初顺手丢给庄始的大黑锅。可天幕这是什么意思?难道他们……
  早就勾结在一起了??
  周涉看一眼皇帝的眼神,见他心情似乎还算正常,不自觉地开始琢磨:难道怀乐驹其实是他的人?
  这是什么时候的事情?
  按照现在的情况,他们还是针尖对麦芒,最有可能的时间段,就是弘安二十七年。
  如果不是关系有所缓和,他干嘛去给自己送行?这说不通啊。
  弘安帝也在听天幕,心情复杂:“你和子游……还挺像。”
  周涉险些心跳骤停,并不太希望皇帝真把自己和怀乐驹当一丘之貉,随口道:“陛下,他还让我背黑锅呢。”
  “朕听见了。”弘安帝横他一眼,“你当时怎么不说?不过……”
  这个不过到底是什么,他并没有说出来。
  周涉比较怀疑,总不能说他骂五皇子的语气和怀乐驹像吧。
  【昨天up围观了怀子游墓里出土文物的全程直播,有些一手消息值得提一下:
  第一,直到弘安二十五年,这两人关系都非常不好,无可置疑。
  第二,怀乐驹和周涉关系缓和的时间最晚也是弘安二十八年。中宗组建巡安军当年,怀乐驹给他寄信,写了很多他自己的经验,算是来自朋友的关照吧。后来中宗没钱的时候,怀乐驹也给他寄了一些。
  第三,景化三年,中宗御驾出征,攻克北狄王庭。怀乐驹留守京城,给旧时好友写信说:“陛下虽显生疏,仍堪为一代明君。你在深山,对陛下所见所知只属偏听偏信,既有抱负,何不随陛下共创盛世?”以此劝好友出仕。
  最好笑的是,好友回信问他,中宗到底是不是明君,你小子不许骗我。怀乐驹看着中宗临走前列的杀人名单,斩钉截铁地说:他真的是个好人,宁朝人不骗宁朝人。】
  怀乐驹盯着天幕,握着手帕的手捏得咯吱作响。
  众人惊恐万分,目光对视:
  ‘副指挥使呢?!’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