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2章(2 / 3)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雍王看了半晌,一时心痒,伸手拽过一名舞姬的腕子来,那舞姬猝然受惊,剑当即脱手,竟是直奔左首的齐延而去。
  电光火石,距离太近,禁军不及施救,跪坐于太子右后侧锦墩上的崔易见状,猛地扑身向前,一把将齐延推开。
  剑器斜擦着桌案掠过,带翻一盘金橘,玛瑙荷叶盏坠地,惊起清脆声响,金橘四散迸跳,滚落满地。
  禁军一拥而上,将齐延护在中间,眼疾手快将那舞姬锁喉拿下。
  雍王自知罪过,跪地请罪。
  破阵乐已停,落地的金橘犹在翻滚,尚未停下。
  御座上的皇帝面色沉沉,半晌才笑了一声:“教坊兵器并未开刃,既是钝器,又有惊无险,便罚雍王为大伙舞上一段助兴罢。”
  雍王本性风流,对舞剑之事手到擒来,并未将此视为惩罚或羞辱,当即如释重负,叩首谢恩。
  齐延带崔易离席更衣,候在外头的周缨与温瑜奉命至门口接引。
  行将转身退下时,蓦地感知到一道视线,满座王公,周缨不敢抬头去辨那目光自何处投来,也分不清是落在身侧的齐延还是自个儿身上,低垂着头护着二人离去。
  伺候齐延更完衣,周缨屈着身子为齐延佩玉饰。
  齐延这两年个头蹿得快,已不比周缨矮上多少,周缨边微屈着身子整理服饰,边问道:“殿下没吓着吧?”
  四载下来,景和宫众人皆知,齐延待周缨更为宽和,与其余宫人有些细微差别,贴身伺候本是温瑜之责,但周缨亦常有分担,二人倒常有轮值之势。
  齐延微垂着头看她,压低声音道:“近来朝中多有上疏,谏言让我开府。许是明年,我或许便将移居东宫。周掌籍,届时你想留在母亲身边,还是随我一并前往东宫?”
  皇后掌女官铨选考核,本朝渐成定制,尚宫局每年定期清点,若不能升任高阶女官者,年届廿五便将放还出宫。
  留在景和宫,与随侍一个不知何时才能掌权的皇子相比,于她这个已年满廿一的宫人而言,恐前者才是眼下更好的选择。
  “时日尚长,今日提起,是让周掌籍慢慢思量,届时再将答案告知于我。”
  虽如此说,但四载相随,日日相伴,周缨几乎没有多想,便道:“臣入宫以来,名义上是尚仪局女官,实任景和宫女史,若再往细了说,实为东宫内臣。”
  “我知道了。”齐延整衣返席。
  崔易稍稍落后一步,有其余宫人在侧,不好交谈,便递了个眼神给周缨,示意她自个儿没事,不必忧心。
  小小一段插曲并未影响皇帝兴致,御辇在京营驻留三日,方返宫禁。
  是夜,齐应未至景和宫。
  登极四载有余,皇后再无所出,朝臣数次谏言速行大选,皆被齐应驳回,后逢缉狱司以越职言事罪名横行朝野,朝臣不敢再随意进谏,此事暂歇。
  齐应亦是除政务万分紧急时,几乎每夜都会留宿景和宫。
  这几日并未积压太多政务,但皇帝今夜却没有过来。
  章容命尚食局备些清爽的菜食送往明光殿,送膳的宫人至明光殿时,听得里间传来猛烈的咳嗽声,登时吓软了腿,勉强稳定心神,才完好无损地将食盒转交给明光殿宫人。
  知内间气氛凝滞,内侍并未上前,只将食盒暂且搁在偏殿。
  正殿中,齐应已在御座后僵坐了不少时辰。
  灯烛将殿内烘得暖意融融,但许是夜来天寒,他仍觉得周身发凉。
  案上摊着一份御史台参劾崔述的奏疏,他已看了近半个时辰。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