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4章(1 / 4)
老娘子拍了拍女人的肩膀,道了句:“咱们这李大人才不会抢占咱们的屋舍,李大人是好人,好大人,还有那白芷道人,顶顶的大好人!”
才来数月,已经过上了此前从不敢想的好日子,女人自然是知道,此刻也不由自主的道了句:“若、若天下共主是李大人这般的该多好。”
旁人一听面面相觑。
这话就算是她们也晓得大逆不道,但每个人的心底都莫名觉得,这话说的真对!
这样的场景几乎每时每刻都在发生。
官府还下发了红色诏令,这红纸黑字一出,陈塘关的百姓都知道,这是官府下的大令,人人都要听。
官令是专门有人唱的,从早到晚一直唱说,就是为得叫那些大字不识的百姓也能知道上面写的是什么。
在听到官府说扩城计划择日动工后,原本围堵着,生怕这换房子一事没了声的百姓顿时发出响彻云霄的欢呼。
“换房子咯!”
“可以住大房子咯!”
“官府好啊,官府好啊!”
“李靖大人真父母官啊!”
百姓三五成群,脸上掩盖不住激动情绪,更有甚至直接泪流满面。
“我老汉就是累死也得报名。”
“我们也有青砖瓦房住了!”
“等住上新屋子,我就叫我儿子娶妻!”
事还没成,但众人已经开始期待自己住上青砖瓦房的日子。
他们虽没住过,但青砖出现后,官府旁的商道就改用青砖铺路,往年都是贝壳带黄泥打扎实了,雨天虽然也泥泞,但也比外头好。
陈塘关到底是穷,若是富裕的地方,城内主路都是青石铺的,不过陈塘关没那个钱,一直是用贝壳带黄泥。
直至有了青砖,这才用黄泥和青砖重新铺了路。
这路铺好后,雨天走在上面,脚底只会湿一些,一点沾不到泥泞,连商人们都夸赞。
不少富商也挤在百姓之中,他们有的已经把户籍改在了陈塘关,有的则还是在原籍。
听闻能“免费”换房子,这些商人们自然不会错过。
纷纷凑过去打听。
他们现在住的虽然也还行,但到底只是普通商人,住的就是好一点的黄泥房,比不上那青砖大瓦房,倒不是他们都没钱买青砖。
主要这青砖,它限购啊!
这青砖除了盖房子,还能盖桥、城墙、铺地……
别说朝歌需要,诸侯们也需要,这东西比青石小巧,百姓背着也不伤身体,倒不是说诸侯们都是好人怜惜百姓,而是这东西说起来比青石便宜、方便、快捷。
这就导致,在这个基础建设压根没有的朝代,青砖那是一等一的热门商品。
自己尚且不够卖,哪里能自己造房子住? ↑返回顶部↑
才来数月,已经过上了此前从不敢想的好日子,女人自然是知道,此刻也不由自主的道了句:“若、若天下共主是李大人这般的该多好。”
旁人一听面面相觑。
这话就算是她们也晓得大逆不道,但每个人的心底都莫名觉得,这话说的真对!
这样的场景几乎每时每刻都在发生。
官府还下发了红色诏令,这红纸黑字一出,陈塘关的百姓都知道,这是官府下的大令,人人都要听。
官令是专门有人唱的,从早到晚一直唱说,就是为得叫那些大字不识的百姓也能知道上面写的是什么。
在听到官府说扩城计划择日动工后,原本围堵着,生怕这换房子一事没了声的百姓顿时发出响彻云霄的欢呼。
“换房子咯!”
“可以住大房子咯!”
“官府好啊,官府好啊!”
“李靖大人真父母官啊!”
百姓三五成群,脸上掩盖不住激动情绪,更有甚至直接泪流满面。
“我老汉就是累死也得报名。”
“我们也有青砖瓦房住了!”
“等住上新屋子,我就叫我儿子娶妻!”
事还没成,但众人已经开始期待自己住上青砖瓦房的日子。
他们虽没住过,但青砖出现后,官府旁的商道就改用青砖铺路,往年都是贝壳带黄泥打扎实了,雨天虽然也泥泞,但也比外头好。
陈塘关到底是穷,若是富裕的地方,城内主路都是青石铺的,不过陈塘关没那个钱,一直是用贝壳带黄泥。
直至有了青砖,这才用黄泥和青砖重新铺了路。
这路铺好后,雨天走在上面,脚底只会湿一些,一点沾不到泥泞,连商人们都夸赞。
不少富商也挤在百姓之中,他们有的已经把户籍改在了陈塘关,有的则还是在原籍。
听闻能“免费”换房子,这些商人们自然不会错过。
纷纷凑过去打听。
他们现在住的虽然也还行,但到底只是普通商人,住的就是好一点的黄泥房,比不上那青砖大瓦房,倒不是他们都没钱买青砖。
主要这青砖,它限购啊!
这青砖除了盖房子,还能盖桥、城墙、铺地……
别说朝歌需要,诸侯们也需要,这东西比青石小巧,百姓背着也不伤身体,倒不是说诸侯们都是好人怜惜百姓,而是这东西说起来比青石便宜、方便、快捷。
这就导致,在这个基础建设压根没有的朝代,青砖那是一等一的热门商品。
自己尚且不够卖,哪里能自己造房子住?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