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2章(2 / 3)
太宰治对这里的一切都感到新奇。
他踏上楼梯,推开二楼的窗户。这扇窗面朝着坡道与远方的海面,坡道上有村民在晾晒渔网、修补船帆,孩子们在追逐打闹,充满了鲜活的人间烟火气。
他又走下楼,站在那棵柿子树下,久久地凝望着。
“可以给我读书吗?”他轻声问。
江愿顿时来了兴致,将他引到书柜前。太宰治在里面挑挑拣拣,抽出几本递给江愿。他自己则走到庭院前的廊台上,寻了个舒服的姿势躺下,枕着手臂。
江愿在他身边坐下,翻开其中一本书,用她温软的声音念道:
“我就这样躺着,任指间长出灌木,发间长出阿尔卑斯玫瑰。我的双膝是山丘,身上是葡萄园、房屋和小教堂。我就这样躺了一万年,向天空眨眼,向湖水眨眼。当我打喷嚏,便掀起一场风暴;当我在上面吹口气,雪便化了,瀑布跳起了舞。如果我死了,世界也就死了;那么我便穿越世界的海洋,去摘一个新的太阳……”
……
太宰治被一阵悠远而醇厚的海螺号角声吵醒。
他惺忪地睁开眼,发现天色已是黄昏。江愿不知何时出去了,此刻正从门外跑进来,手腕上挂着一串蟹壳,脸上带着兴奋的红晕。
她拉起他的手,将他带上二楼的露台。
此时,整条坡道上都聚集着村民。他们或从自家窗户探出头来,或三三两两地聚集在台阶上,目光都投向坡道中央摆放的一排大木桶。
他们在等待,今年第一只成功脱壳的新蟹。
“啊!出来了!出来了!”人群中有人兴奋地叫着。
江愿低声向他解释:“传说中,有一位异乡少年来到这个村庄,冒着寒潮守护一只濒死的螃蟹,帮助它褪去旧壳。于是彩光笼罩海湾,村民们获得了空前的渔获。所以,在这里新生螃蟹被视为丰收与平安的象征,每年都有举办'丰壳祭'的传统。”
太宰治托着下巴,好奇地观察着那只被众人瞩目的螃蟹。那只刚刚褪去旧壳的鹤泽蟹,新生的蟹壳色泽半透,像一枚被水浸润的玉石,正缓缓地在养护盆中伸展着脆弱的肢节。
村长和村里的老人们走在最前,两位穿着白衣、腰系红绳的祭礼少女稳稳捧着木盆,向坡下走去。
“太宰先生,祭典快开始了,我们也去吧。”
于是,他们也推开家门,一路顺着涌动的人潮走到海港。
人群在港口排成一道弯月形的队列,祭礼少女赤脚踏过冰凉的石板,将盛着“丰壳”的盆抬至海边的白木神龛前。神官将清酒与海水一同轻轻泼洒在蟹壳上,低声诵念着古老的祷辞,祈求来年的风平浪静,渔获满仓。
仪式结束后,整个港口瞬间沸腾起来。十几艘装饰着红白布条的渔船沿着海湾巡游,船上的年轻人敲响了急促的鼓点,鼓声高扬。港口两侧的摊位早已开张,用大铜锅熬煮的蟹汤、炭火烤蟹脚、蟹膏煎饼……空气中到处弥漫着食物的咸香与热气。
江愿手里挂满了各种小吃,又从摊位上端来一碗热气腾腾的蟹汤,撒上一把脆脆的炒米,穿过热闹的人群,终于回到太宰治身边,把汤碗举到他唇边。
两人还是从黄昏玩到了深夜。喧嚣渐渐褪去,纸灯笼一盏盏熄灭,街道上仍残留着祭典后的纸屑与笑声的余韵。江愿喝了不少当地酿的米酒,脸颊泛起潮红,吃螃蟹吃得唇齿都带着微麻的咸香。
回到家时,她还兴致未减,蹦蹦跳跳地闯进屋子。两人并肩躺在廊台的木板上,仰头望着屋檐上那一泓澄澈的月光。
忽然,太宰治撑起身子,他问江愿:“我想看烟花,可以吗?”
江愿愣了一下。
她的笑容僵在脸上,随即转化为一丝慌乱。
“我……我去找找!”她生怕他听出破绽,手忙脚乱地套上外套,丢下一句话便匆匆跑了出去。
太宰治重新躺下。月光透过柿子树的枝叶,在他脸上投下斑驳的影子。他静静凝望着那棵树,眼神一瞬不瞬,数着枝头的叶片。
时间一分一秒地过去。月色西沉,树影也逐渐拉长。他瞥了眼墙上的时钟,已是凌晨两点。院门外,依旧一片寂静。 ↑返回顶部↑
他踏上楼梯,推开二楼的窗户。这扇窗面朝着坡道与远方的海面,坡道上有村民在晾晒渔网、修补船帆,孩子们在追逐打闹,充满了鲜活的人间烟火气。
他又走下楼,站在那棵柿子树下,久久地凝望着。
“可以给我读书吗?”他轻声问。
江愿顿时来了兴致,将他引到书柜前。太宰治在里面挑挑拣拣,抽出几本递给江愿。他自己则走到庭院前的廊台上,寻了个舒服的姿势躺下,枕着手臂。
江愿在他身边坐下,翻开其中一本书,用她温软的声音念道:
“我就这样躺着,任指间长出灌木,发间长出阿尔卑斯玫瑰。我的双膝是山丘,身上是葡萄园、房屋和小教堂。我就这样躺了一万年,向天空眨眼,向湖水眨眼。当我打喷嚏,便掀起一场风暴;当我在上面吹口气,雪便化了,瀑布跳起了舞。如果我死了,世界也就死了;那么我便穿越世界的海洋,去摘一个新的太阳……”
……
太宰治被一阵悠远而醇厚的海螺号角声吵醒。
他惺忪地睁开眼,发现天色已是黄昏。江愿不知何时出去了,此刻正从门外跑进来,手腕上挂着一串蟹壳,脸上带着兴奋的红晕。
她拉起他的手,将他带上二楼的露台。
此时,整条坡道上都聚集着村民。他们或从自家窗户探出头来,或三三两两地聚集在台阶上,目光都投向坡道中央摆放的一排大木桶。
他们在等待,今年第一只成功脱壳的新蟹。
“啊!出来了!出来了!”人群中有人兴奋地叫着。
江愿低声向他解释:“传说中,有一位异乡少年来到这个村庄,冒着寒潮守护一只濒死的螃蟹,帮助它褪去旧壳。于是彩光笼罩海湾,村民们获得了空前的渔获。所以,在这里新生螃蟹被视为丰收与平安的象征,每年都有举办'丰壳祭'的传统。”
太宰治托着下巴,好奇地观察着那只被众人瞩目的螃蟹。那只刚刚褪去旧壳的鹤泽蟹,新生的蟹壳色泽半透,像一枚被水浸润的玉石,正缓缓地在养护盆中伸展着脆弱的肢节。
村长和村里的老人们走在最前,两位穿着白衣、腰系红绳的祭礼少女稳稳捧着木盆,向坡下走去。
“太宰先生,祭典快开始了,我们也去吧。”
于是,他们也推开家门,一路顺着涌动的人潮走到海港。
人群在港口排成一道弯月形的队列,祭礼少女赤脚踏过冰凉的石板,将盛着“丰壳”的盆抬至海边的白木神龛前。神官将清酒与海水一同轻轻泼洒在蟹壳上,低声诵念着古老的祷辞,祈求来年的风平浪静,渔获满仓。
仪式结束后,整个港口瞬间沸腾起来。十几艘装饰着红白布条的渔船沿着海湾巡游,船上的年轻人敲响了急促的鼓点,鼓声高扬。港口两侧的摊位早已开张,用大铜锅熬煮的蟹汤、炭火烤蟹脚、蟹膏煎饼……空气中到处弥漫着食物的咸香与热气。
江愿手里挂满了各种小吃,又从摊位上端来一碗热气腾腾的蟹汤,撒上一把脆脆的炒米,穿过热闹的人群,终于回到太宰治身边,把汤碗举到他唇边。
两人还是从黄昏玩到了深夜。喧嚣渐渐褪去,纸灯笼一盏盏熄灭,街道上仍残留着祭典后的纸屑与笑声的余韵。江愿喝了不少当地酿的米酒,脸颊泛起潮红,吃螃蟹吃得唇齿都带着微麻的咸香。
回到家时,她还兴致未减,蹦蹦跳跳地闯进屋子。两人并肩躺在廊台的木板上,仰头望着屋檐上那一泓澄澈的月光。
忽然,太宰治撑起身子,他问江愿:“我想看烟花,可以吗?”
江愿愣了一下。
她的笑容僵在脸上,随即转化为一丝慌乱。
“我……我去找找!”她生怕他听出破绽,手忙脚乱地套上外套,丢下一句话便匆匆跑了出去。
太宰治重新躺下。月光透过柿子树的枝叶,在他脸上投下斑驳的影子。他静静凝望着那棵树,眼神一瞬不瞬,数着枝头的叶片。
时间一分一秒地过去。月色西沉,树影也逐渐拉长。他瞥了眼墙上的时钟,已是凌晨两点。院门外,依旧一片寂静。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