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章(2 / 3)
说着,他从口袋里拿出一支小巧的丝绒盒子。打开,里面静静躺着的,正是一副与之前别无二致的鸽血红耳坠。那宝石红得像是要滴出血来,在午后的阳光下折射出妖异的光。
“真漂亮,”江愿赞叹道,“但这太贵重了。”
后来,她听秘书谈起过,他家境贫寒,家乡还有四个兄弟姐妹,是在靠资助和勤工俭学完成学业。
“请不要误会,”费奥多尔的眼神坦然而真诚,“这只是很普通的人造宝石,是我闲暇时制作的手工品,并不值钱。您在慈善拍卖会上的慷慨,为我支付了后续的学费和生活费,我一直感念在心。这只是我一点微不足道的谢意,请您务必收下。”
他的话语令人无法拒绝。不等江愿再说什么,他已经拿起那对耳坠,微微倾身靠近她。
一股清冷的雪松气息笼罩下来,江愿有些不自在地微微后仰,稍稍晃神,耳畔的珍珠耳坠被那手指熟练地再次摘下,扣上了新的宝石。
“和您今天穿的裙子很相配。”
他轻声说,退开半步,奇异专注的眼眸,意犹未尽地落在她小巧的耳垂上。那里,一点殷红正摇曳生姿,衬得她的皮肤愈发白皙,搭配一身法式掐腰白裙、白金色长发,仿佛飞鸟撞向冰原绽开了血渍。
“……非常感谢。”
江愿偷偷看他,斟酌着如何以友善得体的方式,给异国人科普本国异性的礼貌社交距离,但费奥多尔仿若未觉,唇角依然带着温和的笑,自然而言地谈论起其他话题。
下午过得很快,他们从俄罗斯白银时代的诗歌,聊到东正教的神秘主义,再到柴可夫斯基与拉赫玛尼诺夫。这个看似沉默寡言的青年,拥有着远超他年龄的渊博知识与深刻见解。
江愿总是对美貌、聪明又博学的人抱有天然的欣赏,更何况,她很早就隐隐察觉,对方身上有种和太宰治说不清道不明的相似之处,那种仿佛洞悉一切,令人心悸的通透感。俗称“代餐”。
“……只可惜,”在谈到古典音乐时,费奥多尔的语气里流露出一丝真切的惋惜,“今晚就有一场维也纳爱乐乐团的巡演,我一直很想去听。但票价对我来说,实在有些昂贵了。”
江愿正听他娓娓道来马勒第三交响曲诞生的故事,费奥多尔的紫眸却突然染上轻不可察的黯色。
她被他眼底那份克制的热爱触动,不禁心生怜悯,轻声问:“是哪一场音乐会?”
在得到地址后,她熟练地拨通了管家的电话,发现早该售罄的热门巡演,竟还有一席包厢。
“如果你不介意的话,”她挂掉电话,看向费奥多尔,“我想邀请费奥多尔君一起去。”
费奥多尔眼中闪过一丝光亮,他深深地看了她一眼,点头致谢:“那将是我的荣幸。”
东京三得利音乐厅的皇家包厢,建在整个观众席的轴心位置,俯瞰舞台中央,暗红天鹅绒帷幕低垂,与外界隔绝出一片独立静谧的空间。
灯光缓缓暗下,指挥家走上舞台,全场掌声雷动。今晚唯一的曲目,是长余90分钟的马勒第三交响曲。
第一乐章以八支圆号齐鸣的号角声开启,带着唤醒整个沉睡世界的蛮荒力量。铜管乐器构建起庞大无匹的音墙,弦乐则在其间涌动撕扯,描绘着万物复苏时的骚动与狂喜。
江愿立刻被这股原始又混沌的生命力攫住了心神,心跳正随着那雄壮的进行曲节奏而搏动。在乐章达到一个辉煌的高潮时,她下意识地侧过头,想与身旁的同伴分享这一刻的震撼。
然而,看到的景象却让她瞬间汗毛倒竖。
费奥多尔并没有看舞台。他甚至没有一丝一毫被那宏伟乐章感染的神情。他就那样静静地坐着,在昏暗的光线中,一双眼睛正一眨不眨地注视着她。那不是欣赏,不是交流,而是一种更纯粹、不带任何温度的审视。仿佛她不是一个活生生的人,而是一件被他放在显微镜下结构精巧的昆虫。
宏伟的音乐瞬间变成了背景,包厢内那份私密的静谧,此刻却显得有些令人窒息。江愿不自在地转回头,强迫自己重新将注意力集中在舞台上,但那如影随形的目光却仿佛有实质的重量,落在她的侧脸和肩上。
漫长的第一乐章终于在雷鸣般的凯旋中结束。指挥家放下指挥棒,整个包厢进入一片紧张的寂静中。
这时,侍者送来了两杯气泡酒,金黄色的液体在水晶杯中升腾着细密的气泡。
费奥多尔拿起一杯,转向江愿,那双深邃的眼眸在昏暗中倒映着水晶杯细碎的光。他似乎看穿了她的心绪,唇角勾起一抹浅淡的弧度。
他举起酒杯的举动自然而优雅:“我很高兴,它没有让你失望。”
江愿不敢看他,低头抿了一口,清甜的酒液带着微凉的果香在喉间滑落,缓缓冲淡了方才那股颤栗。 ↑返回顶部↑
“真漂亮,”江愿赞叹道,“但这太贵重了。”
后来,她听秘书谈起过,他家境贫寒,家乡还有四个兄弟姐妹,是在靠资助和勤工俭学完成学业。
“请不要误会,”费奥多尔的眼神坦然而真诚,“这只是很普通的人造宝石,是我闲暇时制作的手工品,并不值钱。您在慈善拍卖会上的慷慨,为我支付了后续的学费和生活费,我一直感念在心。这只是我一点微不足道的谢意,请您务必收下。”
他的话语令人无法拒绝。不等江愿再说什么,他已经拿起那对耳坠,微微倾身靠近她。
一股清冷的雪松气息笼罩下来,江愿有些不自在地微微后仰,稍稍晃神,耳畔的珍珠耳坠被那手指熟练地再次摘下,扣上了新的宝石。
“和您今天穿的裙子很相配。”
他轻声说,退开半步,奇异专注的眼眸,意犹未尽地落在她小巧的耳垂上。那里,一点殷红正摇曳生姿,衬得她的皮肤愈发白皙,搭配一身法式掐腰白裙、白金色长发,仿佛飞鸟撞向冰原绽开了血渍。
“……非常感谢。”
江愿偷偷看他,斟酌着如何以友善得体的方式,给异国人科普本国异性的礼貌社交距离,但费奥多尔仿若未觉,唇角依然带着温和的笑,自然而言地谈论起其他话题。
下午过得很快,他们从俄罗斯白银时代的诗歌,聊到东正教的神秘主义,再到柴可夫斯基与拉赫玛尼诺夫。这个看似沉默寡言的青年,拥有着远超他年龄的渊博知识与深刻见解。
江愿总是对美貌、聪明又博学的人抱有天然的欣赏,更何况,她很早就隐隐察觉,对方身上有种和太宰治说不清道不明的相似之处,那种仿佛洞悉一切,令人心悸的通透感。俗称“代餐”。
“……只可惜,”在谈到古典音乐时,费奥多尔的语气里流露出一丝真切的惋惜,“今晚就有一场维也纳爱乐乐团的巡演,我一直很想去听。但票价对我来说,实在有些昂贵了。”
江愿正听他娓娓道来马勒第三交响曲诞生的故事,费奥多尔的紫眸却突然染上轻不可察的黯色。
她被他眼底那份克制的热爱触动,不禁心生怜悯,轻声问:“是哪一场音乐会?”
在得到地址后,她熟练地拨通了管家的电话,发现早该售罄的热门巡演,竟还有一席包厢。
“如果你不介意的话,”她挂掉电话,看向费奥多尔,“我想邀请费奥多尔君一起去。”
费奥多尔眼中闪过一丝光亮,他深深地看了她一眼,点头致谢:“那将是我的荣幸。”
东京三得利音乐厅的皇家包厢,建在整个观众席的轴心位置,俯瞰舞台中央,暗红天鹅绒帷幕低垂,与外界隔绝出一片独立静谧的空间。
灯光缓缓暗下,指挥家走上舞台,全场掌声雷动。今晚唯一的曲目,是长余90分钟的马勒第三交响曲。
第一乐章以八支圆号齐鸣的号角声开启,带着唤醒整个沉睡世界的蛮荒力量。铜管乐器构建起庞大无匹的音墙,弦乐则在其间涌动撕扯,描绘着万物复苏时的骚动与狂喜。
江愿立刻被这股原始又混沌的生命力攫住了心神,心跳正随着那雄壮的进行曲节奏而搏动。在乐章达到一个辉煌的高潮时,她下意识地侧过头,想与身旁的同伴分享这一刻的震撼。
然而,看到的景象却让她瞬间汗毛倒竖。
费奥多尔并没有看舞台。他甚至没有一丝一毫被那宏伟乐章感染的神情。他就那样静静地坐着,在昏暗的光线中,一双眼睛正一眨不眨地注视着她。那不是欣赏,不是交流,而是一种更纯粹、不带任何温度的审视。仿佛她不是一个活生生的人,而是一件被他放在显微镜下结构精巧的昆虫。
宏伟的音乐瞬间变成了背景,包厢内那份私密的静谧,此刻却显得有些令人窒息。江愿不自在地转回头,强迫自己重新将注意力集中在舞台上,但那如影随形的目光却仿佛有实质的重量,落在她的侧脸和肩上。
漫长的第一乐章终于在雷鸣般的凯旋中结束。指挥家放下指挥棒,整个包厢进入一片紧张的寂静中。
这时,侍者送来了两杯气泡酒,金黄色的液体在水晶杯中升腾着细密的气泡。
费奥多尔拿起一杯,转向江愿,那双深邃的眼眸在昏暗中倒映着水晶杯细碎的光。他似乎看穿了她的心绪,唇角勾起一抹浅淡的弧度。
他举起酒杯的举动自然而优雅:“我很高兴,它没有让你失望。”
江愿不敢看他,低头抿了一口,清甜的酒液带着微凉的果香在喉间滑落,缓缓冲淡了方才那股颤栗。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