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章(2 / 3)
“说得没错,这只是冰山一角。”尚瑶道,“症状呢?”
“听闻感染者浑身乏力,有发热之象。”苏筝答道,“这也还算正常吧,没什么怪异之处。”
尚瑶摇摇头,“可不只是如此。”
她静步走近桃符,用拂尘在她的上空轻轻一扫,桃符头一歪,陷入更深的沉睡。
三人围坐在桃符床边,尚瑶道:“你们方才有一条没说,凡是得病之人颈部都会红肿发痒。”
她拨开被子,将桃符白皙的脖颈露出一段给苏筝二人看,“诺,已经有些发红了。”
苏筝借着烛光细看,确实如此,但只是略有红肿,不仔细瞧是根本发现不了的。
“接下来都别出声。”尚瑶道。
苏筝、青鸟放缓呼吸,看着尚瑶双指在桃符脖颈红肿处一点,登时一大片嫣红扩散开来,从颈侧来到颏下。
尚瑶贴近,朗声说了几个字:“我是谁?”
尚瑶说完停顿一会,又把这话重复一次。待到第三次,终于有了回音。
“我……是……谁……”
一个极其嘶哑、刺耳的声音响起,声音的来源,竟是桃符!
桃符双眼紧闭,没有半点醒来的迹象,却张开嘴巴,慢吞吞地重复尚瑶的话,一遍又一遍。
开始时,声音干涩难听,如风烛残年的老人,到最后,已经完全变成了少女清亮悦耳的嗓音。
是桃符自己的声音!
犹如一只毒虫爬过心头,苏筝毛骨悚然,寒意从脚底直升到天灵盖。
她惊疑不定地看向尚瑶,“这……”
“这是应病。”尚瑶道,“她脖颈里长了不该有的东西。”
青鸟肃然道:“是妖物?”
“嗯。”
尚瑶冷笑一声,自言自语道:“几百年前就销声匿迹的玩意,如今突然冒出来。实在是有意思。”
听她口气,似是对这所谓“应病”知晓颇多,苏筝问道:“这妖物叫什么?桃符又是怎么染上的?”
尚瑶道:“这妖叫应声虫。”
话说,古时有一人,生来结巴,自幼受人耻笑,久而久之,养成了胆小怯弱的性子。他孤身一人,无家无室,穷困潦倒,独自居住在村外那座废弃的土地庙,无人愿意接近他。
此人平生最大的乐趣,就是寻找人群聚集处,尾随在众人身后凑热闹,跟着他们大喊大叫。去看杀头,他跟着人群高喊“杀得好”“死得好”;去瞧骂架,他学着双方的言辞,迭声骂出脏话;有什么流言给他听见,他便毫不犹豫提高嗓门,将那些闲言碎语重复给所有人听。
唯有在模仿他人言语时,他方能做到口齿伶俐,不再声若蚊蝇般微弱,他那常年结巴的舌头才会奇迹般地灵活起来,而在其他时刻,他显得有些呆头呆脑,对旁人的议论闭口不言。
久而久之,村里人都知道这人举止可笑,只会附和他人之声,给其取了个绰号,唤作“应人”。
一日,市井街头,应人像往常一样踩着双破草鞋贴着墙根走。他无所事事,照例尾随路人,复述他人言语。行至街尾,一只粗糙的大手搭上了他的肩膀。
“喂,结巴。” ↑返回顶部↑
“听闻感染者浑身乏力,有发热之象。”苏筝答道,“这也还算正常吧,没什么怪异之处。”
尚瑶摇摇头,“可不只是如此。”
她静步走近桃符,用拂尘在她的上空轻轻一扫,桃符头一歪,陷入更深的沉睡。
三人围坐在桃符床边,尚瑶道:“你们方才有一条没说,凡是得病之人颈部都会红肿发痒。”
她拨开被子,将桃符白皙的脖颈露出一段给苏筝二人看,“诺,已经有些发红了。”
苏筝借着烛光细看,确实如此,但只是略有红肿,不仔细瞧是根本发现不了的。
“接下来都别出声。”尚瑶道。
苏筝、青鸟放缓呼吸,看着尚瑶双指在桃符脖颈红肿处一点,登时一大片嫣红扩散开来,从颈侧来到颏下。
尚瑶贴近,朗声说了几个字:“我是谁?”
尚瑶说完停顿一会,又把这话重复一次。待到第三次,终于有了回音。
“我……是……谁……”
一个极其嘶哑、刺耳的声音响起,声音的来源,竟是桃符!
桃符双眼紧闭,没有半点醒来的迹象,却张开嘴巴,慢吞吞地重复尚瑶的话,一遍又一遍。
开始时,声音干涩难听,如风烛残年的老人,到最后,已经完全变成了少女清亮悦耳的嗓音。
是桃符自己的声音!
犹如一只毒虫爬过心头,苏筝毛骨悚然,寒意从脚底直升到天灵盖。
她惊疑不定地看向尚瑶,“这……”
“这是应病。”尚瑶道,“她脖颈里长了不该有的东西。”
青鸟肃然道:“是妖物?”
“嗯。”
尚瑶冷笑一声,自言自语道:“几百年前就销声匿迹的玩意,如今突然冒出来。实在是有意思。”
听她口气,似是对这所谓“应病”知晓颇多,苏筝问道:“这妖物叫什么?桃符又是怎么染上的?”
尚瑶道:“这妖叫应声虫。”
话说,古时有一人,生来结巴,自幼受人耻笑,久而久之,养成了胆小怯弱的性子。他孤身一人,无家无室,穷困潦倒,独自居住在村外那座废弃的土地庙,无人愿意接近他。
此人平生最大的乐趣,就是寻找人群聚集处,尾随在众人身后凑热闹,跟着他们大喊大叫。去看杀头,他跟着人群高喊“杀得好”“死得好”;去瞧骂架,他学着双方的言辞,迭声骂出脏话;有什么流言给他听见,他便毫不犹豫提高嗓门,将那些闲言碎语重复给所有人听。
唯有在模仿他人言语时,他方能做到口齿伶俐,不再声若蚊蝇般微弱,他那常年结巴的舌头才会奇迹般地灵活起来,而在其他时刻,他显得有些呆头呆脑,对旁人的议论闭口不言。
久而久之,村里人都知道这人举止可笑,只会附和他人之声,给其取了个绰号,唤作“应人”。
一日,市井街头,应人像往常一样踩着双破草鞋贴着墙根走。他无所事事,照例尾随路人,复述他人言语。行至街尾,一只粗糙的大手搭上了他的肩膀。
“喂,结巴。”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