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章(1 / 3)
明烛的石杵重重砸在药碾上,发出震耳的声响:"陈掌柜的《百花图》,是用砒霜固色的吧?"她踢翻墙角一个小坛子,白粉洒在地上,"碰巧我认得这种矿石。"
人群突然安静下来。二姨母的嘴唇颤抖着,突然转身就走。陈大娘追了几步,又回头恶狠狠地瞪向清鸢:"瘸腿的晦气东西!等着瞧!"
她们的脚步声远去后,清鸢的竹杖突然脱手落地。明烛这才发现她后背的衣衫已经湿透,紧贴在瘦削的脊梁上。
"没事了。"明烛扶她坐下,手指触到她冰凉的手腕。
清鸢却笑起来,拾起地上那缕染成青碧色的发丝:"我们赢了第一局。"她的指尖还带着药香,轻轻拂过明烛沾了茜草汁的袖口,"这颜色...像不像溪边的芦苇?"
明烛想起她们十岁时偷跑去溪边玩水,清鸢用芦苇给她编的手环。那天夕阳西下,芦苇穗子也泛着这样的青金色。
"明天..."明烛突然说,"我们去县衙登记商号吧。"她握住清鸢的手,"就叫...青芦绣坊如何?"
清鸢的银针在阳光下划出一道弧光。她突然倾身,将染色的发丝系在明烛腕上:"系好了。"她的呼吸拂过明烛的手腕,"这次...不会散了。"
晚风拂过院角的忍冬藤,吹落几片花瓣。青碧色的发丝在明烛腕上轻轻摇曳,像道小小的彩虹,又像多年前那个芦苇手环。
县衙前的青石板被晨露浸得发亮。明烛第三次整理清鸢的衣领,指尖不小心碰到她锁骨间的兰花纹身,像被烫着似的缩了回来。
"别紧张。"清鸢的竹杖点在石板上,发出清脆的声响,"只是登记商号。"她的珍珠银簪在晨光中泛着柔和的光,簪尾的"兰"字若隐若现。
明烛攥着文书的手心出了汗。那页写着"青芦绣坊"的宣纸边缘已经起了毛边,墨迹也有些晕染。她抬头看了眼县衙高悬的匾额,喉咙发紧:"听说新任县丞是..."
"让让!让让!"粗鲁的吆喝声打断了她。几个衙役推着板车经过,车上堆满绫罗绸缎。最后头跟着个穿湖蓝长衫的年轻男子,腰间玉佩叮当作响。
清鸢的竹杖突然重重敲在地上。明烛顺着她的视线看去——那年轻人正弯腰检查缎子,侧脸在朝阳下棱角分明,眉宇间透着几分熟悉。
"陈大娘的独子。"清鸢的声音像淬了冰,"在州府绣造局当差的那个。"她的右手无意识地摩挲着乌木匣,里头十二根金针随着动作轻轻碰撞。
明烛突然想起什么,低头看了看自己的衣裳。今天特意穿的藕荷色襦裙,此刻沾满了药草汁和染料,袖口还有茜草染的红痕。她慌忙用手去擦,反而蹭得更花。
"好看。"清鸢突然说。她的竹杖尖轻轻碰了碰明烛的鞋尖,"像..."话没说完,县衙的侧门开了。
登记处的老吏眯着眼打量她们:"商号名?"
"青芦绣坊。"明烛递上文书,"经营刺绣、染丝..."
老吏的笔突然停了。他抬头盯着清鸢:"可是顾家..."话到一半又咽回去,低头飞快书写。盖章时突然压低声音:"苏绣行会的周会长昨日到了县里。"
清鸢的竹杖微微一顿。明烛感到她身体绷紧了,像张拉满的弓。正要询问,身后突然传来清朗的男声:"这不是温大夫么?"
穿湖蓝长衫的年轻人不知何时站在了他们身后。他腰间除了玉佩,还挂着枚鎏金针囊,在阳光下刺目地闪耀。明烛闻到他身上浓重的沉水香,混着几分陌生的锐气。
第 36 章
"陈公子。"明烛后退半步,不着痕迹地挡在清鸢前面,"令堂身体可好?"
年轻人却绕过她,直直看向清鸢:"这位就是宋...哦不,现在该叫顾小姐了?"他的目光扫过清鸢的右腿,嘴角勾起微妙的角度,"家母常说顾小姐的绣品..."
"登记好了。"老吏突然插话,将盖了红印的文书递过来,"每月初五缴税。"
明烛接过文书时,发现底下还压着张对折的纸条。她刚要打开,陈公子却伸手去接:"正好陈某要去绣造局报备,不如..."
"不劳烦。"清鸢的竹杖横在两人之间,杖头缠着的青碧色丝带拂过对方手腕,"青芦绣坊自有门路。"
走出县衙时,明烛才发现自己后背已经湿透。她展开那张纸条——上面潦草地写着"周会长住东来客栈"八个字。
"奇怪。"明烛将纸条递给清鸢,"这老吏..." ↑返回顶部↑
人群突然安静下来。二姨母的嘴唇颤抖着,突然转身就走。陈大娘追了几步,又回头恶狠狠地瞪向清鸢:"瘸腿的晦气东西!等着瞧!"
她们的脚步声远去后,清鸢的竹杖突然脱手落地。明烛这才发现她后背的衣衫已经湿透,紧贴在瘦削的脊梁上。
"没事了。"明烛扶她坐下,手指触到她冰凉的手腕。
清鸢却笑起来,拾起地上那缕染成青碧色的发丝:"我们赢了第一局。"她的指尖还带着药香,轻轻拂过明烛沾了茜草汁的袖口,"这颜色...像不像溪边的芦苇?"
明烛想起她们十岁时偷跑去溪边玩水,清鸢用芦苇给她编的手环。那天夕阳西下,芦苇穗子也泛着这样的青金色。
"明天..."明烛突然说,"我们去县衙登记商号吧。"她握住清鸢的手,"就叫...青芦绣坊如何?"
清鸢的银针在阳光下划出一道弧光。她突然倾身,将染色的发丝系在明烛腕上:"系好了。"她的呼吸拂过明烛的手腕,"这次...不会散了。"
晚风拂过院角的忍冬藤,吹落几片花瓣。青碧色的发丝在明烛腕上轻轻摇曳,像道小小的彩虹,又像多年前那个芦苇手环。
县衙前的青石板被晨露浸得发亮。明烛第三次整理清鸢的衣领,指尖不小心碰到她锁骨间的兰花纹身,像被烫着似的缩了回来。
"别紧张。"清鸢的竹杖点在石板上,发出清脆的声响,"只是登记商号。"她的珍珠银簪在晨光中泛着柔和的光,簪尾的"兰"字若隐若现。
明烛攥着文书的手心出了汗。那页写着"青芦绣坊"的宣纸边缘已经起了毛边,墨迹也有些晕染。她抬头看了眼县衙高悬的匾额,喉咙发紧:"听说新任县丞是..."
"让让!让让!"粗鲁的吆喝声打断了她。几个衙役推着板车经过,车上堆满绫罗绸缎。最后头跟着个穿湖蓝长衫的年轻男子,腰间玉佩叮当作响。
清鸢的竹杖突然重重敲在地上。明烛顺着她的视线看去——那年轻人正弯腰检查缎子,侧脸在朝阳下棱角分明,眉宇间透着几分熟悉。
"陈大娘的独子。"清鸢的声音像淬了冰,"在州府绣造局当差的那个。"她的右手无意识地摩挲着乌木匣,里头十二根金针随着动作轻轻碰撞。
明烛突然想起什么,低头看了看自己的衣裳。今天特意穿的藕荷色襦裙,此刻沾满了药草汁和染料,袖口还有茜草染的红痕。她慌忙用手去擦,反而蹭得更花。
"好看。"清鸢突然说。她的竹杖尖轻轻碰了碰明烛的鞋尖,"像..."话没说完,县衙的侧门开了。
登记处的老吏眯着眼打量她们:"商号名?"
"青芦绣坊。"明烛递上文书,"经营刺绣、染丝..."
老吏的笔突然停了。他抬头盯着清鸢:"可是顾家..."话到一半又咽回去,低头飞快书写。盖章时突然压低声音:"苏绣行会的周会长昨日到了县里。"
清鸢的竹杖微微一顿。明烛感到她身体绷紧了,像张拉满的弓。正要询问,身后突然传来清朗的男声:"这不是温大夫么?"
穿湖蓝长衫的年轻人不知何时站在了他们身后。他腰间除了玉佩,还挂着枚鎏金针囊,在阳光下刺目地闪耀。明烛闻到他身上浓重的沉水香,混着几分陌生的锐气。
第 36 章
"陈公子。"明烛后退半步,不着痕迹地挡在清鸢前面,"令堂身体可好?"
年轻人却绕过她,直直看向清鸢:"这位就是宋...哦不,现在该叫顾小姐了?"他的目光扫过清鸢的右腿,嘴角勾起微妙的角度,"家母常说顾小姐的绣品..."
"登记好了。"老吏突然插话,将盖了红印的文书递过来,"每月初五缴税。"
明烛接过文书时,发现底下还压着张对折的纸条。她刚要打开,陈公子却伸手去接:"正好陈某要去绣造局报备,不如..."
"不劳烦。"清鸢的竹杖横在两人之间,杖头缠着的青碧色丝带拂过对方手腕,"青芦绣坊自有门路。"
走出县衙时,明烛才发现自己后背已经湿透。她展开那张纸条——上面潦草地写着"周会长住东来客栈"八个字。
"奇怪。"明烛将纸条递给清鸢,"这老吏..."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