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章(2 / 3)
雨幕中,两人静静站着,谁都没有再提那些埋在树下的信。有些话不必说出口,就像当年温玉棠在井边埋下的陶罐,就像沈知澜珍藏十年的绣帕,就像她们共同走过的每一个春夏秋冬。
·
番外二:医灯
刘蘅第一次独自坐堂那日,济世堂门口排了长队。
"小刘大夫,我这头疼病......"
"姑娘,我媳妇怀了身子,吃不下饭......"
温玉棠站在帘子后,看着十八岁的少女沉稳地把脉、开方,偶尔回头看一眼药柜,像是在确认药材的位置。她穿着藕荷色的衫子,发间只簪了根素银簪——那是沈知澜在她通过医考时送的。
"师娘,"阿满不知何时凑过来,"姐姐像不像你当年?"
温玉棠失笑:"我当年可没她这么稳重。"
正说着,门外突然一阵骚动。一个妇人抱着孩子冲进来,孩子约莫五六岁,脸色发青,嘴唇泛紫。
"救救我家宝儿!他吃了山上的野果子......"
刘蘅脸色一变,立刻把孩子抱到诊榻上。温玉棠见状,快步上前:"怎么了?"
"乌头中毒,"刘蘅声音发紧,"得立刻催吐。"
她动作麻利地取出银针,却在落针前犹豫了一瞬——这是她第一次处理急症。
第 31 章
帘子突然被掀开,沈知澜拄着竹杖走了进来。她没有说话,只是站在刘蘅身后,目光沉静。
刘蘅深吸一口气,银针稳稳刺入孩子的合谷穴。半刻钟后,孩子"哇"地吐出一滩秽物,脸色渐渐转红。
"再服一剂解毒汤,"刘蘅写方子的手很稳,"观察三日。"
妇人千恩万谢地抱着孩子走了。刘蘅这才发现自己的后背全湿透了,腿也有些发软。
"不错。"沈知澜突然开口,"针法比我当年强。"
刘蘅的眼圈一下子红了。温玉棠笑着递过帕子:"去歇会儿吧,剩下的病人我来。"
傍晚闭馆时,刘蘅在整理药柜,突然听见阿满在前院喊:"姐!有人找你!"
她撩开帘子,看见个穿着官服的年轻人站在门口,手里捧着个锦盒。
"刘姑娘,"年轻人行礼,"我家大人派我来谢您的救命之恩。"
刘蘅茫然地接过锦盒,里面是套上好的银针,针尾刻着"济世"二字。她突然想起很多年前,自己第一次拿起沈知澜给的那套针时,手抖得几乎捏不住。
如今,她也有了自己的银针。
·
番外三:家书
立冬那天,温玉棠在整理书房时,发现了一本旧册子。
册子藏在药柜最底层,封面已经泛黄,上面写着"玉棠药录"。她好奇地翻开,发现里面全是她的笔迹——从最初歪歪扭扭的药方,到后来工整的脉案,每一页都有沈知澜用朱笔批改的痕迹。 ↑返回顶部↑
·
番外二:医灯
刘蘅第一次独自坐堂那日,济世堂门口排了长队。
"小刘大夫,我这头疼病......"
"姑娘,我媳妇怀了身子,吃不下饭......"
温玉棠站在帘子后,看着十八岁的少女沉稳地把脉、开方,偶尔回头看一眼药柜,像是在确认药材的位置。她穿着藕荷色的衫子,发间只簪了根素银簪——那是沈知澜在她通过医考时送的。
"师娘,"阿满不知何时凑过来,"姐姐像不像你当年?"
温玉棠失笑:"我当年可没她这么稳重。"
正说着,门外突然一阵骚动。一个妇人抱着孩子冲进来,孩子约莫五六岁,脸色发青,嘴唇泛紫。
"救救我家宝儿!他吃了山上的野果子......"
刘蘅脸色一变,立刻把孩子抱到诊榻上。温玉棠见状,快步上前:"怎么了?"
"乌头中毒,"刘蘅声音发紧,"得立刻催吐。"
她动作麻利地取出银针,却在落针前犹豫了一瞬——这是她第一次处理急症。
第 31 章
帘子突然被掀开,沈知澜拄着竹杖走了进来。她没有说话,只是站在刘蘅身后,目光沉静。
刘蘅深吸一口气,银针稳稳刺入孩子的合谷穴。半刻钟后,孩子"哇"地吐出一滩秽物,脸色渐渐转红。
"再服一剂解毒汤,"刘蘅写方子的手很稳,"观察三日。"
妇人千恩万谢地抱着孩子走了。刘蘅这才发现自己的后背全湿透了,腿也有些发软。
"不错。"沈知澜突然开口,"针法比我当年强。"
刘蘅的眼圈一下子红了。温玉棠笑着递过帕子:"去歇会儿吧,剩下的病人我来。"
傍晚闭馆时,刘蘅在整理药柜,突然听见阿满在前院喊:"姐!有人找你!"
她撩开帘子,看见个穿着官服的年轻人站在门口,手里捧着个锦盒。
"刘姑娘,"年轻人行礼,"我家大人派我来谢您的救命之恩。"
刘蘅茫然地接过锦盒,里面是套上好的银针,针尾刻着"济世"二字。她突然想起很多年前,自己第一次拿起沈知澜给的那套针时,手抖得几乎捏不住。
如今,她也有了自己的银针。
·
番外三:家书
立冬那天,温玉棠在整理书房时,发现了一本旧册子。
册子藏在药柜最底层,封面已经泛黄,上面写着"玉棠药录"。她好奇地翻开,发现里面全是她的笔迹——从最初歪歪扭扭的药方,到后来工整的脉案,每一页都有沈知澜用朱笔批改的痕迹。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