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章(1 / 3)
"这是......"
柳夫人轻咳一声:"细雨大了,该见见世面。"她拨弄着腕上的佛珠,"礼成后她去邻县姨母家住段日子,跟着学些大户人家的规矩。"
毛笔在红纸上洇开个黑点。姜墨兰稳住手腕,一笔一划写下"赵"字,力透纸背。
及笄礼那日,柳家宾客盈门。姜墨兰帮着招呼女眷,眼角余光不时瞥向门外。细雨一早就被柳夫人带去沐浴更衣,到现在还没露面。
"听说赵县丞的公子今年十八,已经是童生了。"李员外夫人摇着团扇说。
张婶凑过来:"柳大夫攀上好亲事了!"
姜墨兰端茶的手一抖,滚水溅在手背上。她正要退下,忽听门口一阵骚动。细雨穿着杏色绣梅花的及腰长裙走进来,发髻绾得一丝不苟,只在鬓边留了缕散发,衬得小脸莹白如玉。
姜墨兰呼吸一滞。三年前那个雪地里的小丫头,如今已出落成亭亭玉立的少女了。
赞者唱完祝词,柳夫人要为女儿插簪。细雨却突然转身,径直走到姜墨兰面前,眼睛亮得惊人:"阿姐说过要送我簪子的。"
满堂宾客的视线像针一样扎在背上。姜墨兰从袖中取出木簪,手指微微发抖。细雨背对着她低下头,后颈露出一小块白皙的皮肤。
"梅竹双清,好寓意!"李员外高声赞叹,"姜姑娘好手艺!"
簪子插进发髻的瞬间,细雨偏过头,嘴唇几乎擦过姜墨兰耳垂:"我喜欢。"温热的气息带着淡淡的桂花头油香。
礼成后的宴席上,细雨被安排在女眷主桌,紧挨着赵夫人。姜墨兰远远看着小丫头笨拙地用公筷布菜,差点打翻汤碗。赵家公子隔着屏风往这边张望,被柳大夫笑着引荐。
第 4 章
"听说赵公子明年要考秀才呢。"柳夫人给姜墨兰夹了块鱼肉,"细雨这孩子毛手毛脚的,得有个稳重人带着才好。"
姜墨兰嚼着鱼肉,味同嚼蜡。宴席散后,她帮着收拾杯盘,发现祠堂角落的香案上供着那支木簪——按习俗,及笄簪要供在祠堂三日。
夜深人静时,姜墨兰拄着拐来到祠堂。月光透过高窗,照得簪上梅竹纹路清晰可辨。她伸手想摸,又缩了回来。身后传来熟悉的铜铃声。
"我就知道阿姐在这儿。"细雨提着灯笼走进来,发髻已经拆了,长发披在肩上。她拿起供桌上的簪子,不由分说塞进姜墨兰手里:"帮我戴上。"
姜墨兰喉头发紧:"这不合规矩......"
"我不管。"细雨转身背对着她,"现在就要戴。"
手指穿过细雨的头发时,姜墨兰想起三年前第一次为她梳头的情景。那时的小丫头头发黄而稀疏,如今已如缎子般黑亮。簪子插好,细雨突然转身抱住她,脸埋在她肩窝:"我不想去姨母家。"
姜墨兰僵在原地,双手悬在半空。细雨身上带着淡淡的酒气,混合着澡豆的清香。
"说是学医,其实是相亲对不对?"细雨抬起头,眼圈发红,"我都听见了,赵夫人说要看我的'宜男相'!"
"嘘......"姜墨兰轻拍她的背,"赵家家境不错,赵公子也......"
细雨猛地推开她,簪子差点掉在地上:"阿姐也不要我了吗?"她的声音带着哭腔,在空荡的祠堂里格外刺耳。
门外传来脚步声。姜墨兰急忙捂住细雨的嘴,将她拉到帐幔后。柳夫人提着灯笼匆匆走过,嘴里念叨着"明明听见细雨的声音"。
等脚步声远去,细雨已经安静下来,只是肩膀还在微微发抖。姜墨兰用袖子擦去她脸上的泪:"别任性。你及笄了,该懂事了。"
细雨抓住她的手腕:"那阿姐等我吗?"
姜墨兰没有回答,只是轻轻摘下了她发间的木簪:"收好,别弄丢了。"
细雨离家的前夜,暴雨倾盆。姜墨兰正在整理医案,房门突然被撞开。细雨抱着个蓝布包袱冲进来,发梢还在滴水。 ↑返回顶部↑
柳夫人轻咳一声:"细雨大了,该见见世面。"她拨弄着腕上的佛珠,"礼成后她去邻县姨母家住段日子,跟着学些大户人家的规矩。"
毛笔在红纸上洇开个黑点。姜墨兰稳住手腕,一笔一划写下"赵"字,力透纸背。
及笄礼那日,柳家宾客盈门。姜墨兰帮着招呼女眷,眼角余光不时瞥向门外。细雨一早就被柳夫人带去沐浴更衣,到现在还没露面。
"听说赵县丞的公子今年十八,已经是童生了。"李员外夫人摇着团扇说。
张婶凑过来:"柳大夫攀上好亲事了!"
姜墨兰端茶的手一抖,滚水溅在手背上。她正要退下,忽听门口一阵骚动。细雨穿着杏色绣梅花的及腰长裙走进来,发髻绾得一丝不苟,只在鬓边留了缕散发,衬得小脸莹白如玉。
姜墨兰呼吸一滞。三年前那个雪地里的小丫头,如今已出落成亭亭玉立的少女了。
赞者唱完祝词,柳夫人要为女儿插簪。细雨却突然转身,径直走到姜墨兰面前,眼睛亮得惊人:"阿姐说过要送我簪子的。"
满堂宾客的视线像针一样扎在背上。姜墨兰从袖中取出木簪,手指微微发抖。细雨背对着她低下头,后颈露出一小块白皙的皮肤。
"梅竹双清,好寓意!"李员外高声赞叹,"姜姑娘好手艺!"
簪子插进发髻的瞬间,细雨偏过头,嘴唇几乎擦过姜墨兰耳垂:"我喜欢。"温热的气息带着淡淡的桂花头油香。
礼成后的宴席上,细雨被安排在女眷主桌,紧挨着赵夫人。姜墨兰远远看着小丫头笨拙地用公筷布菜,差点打翻汤碗。赵家公子隔着屏风往这边张望,被柳大夫笑着引荐。
第 4 章
"听说赵公子明年要考秀才呢。"柳夫人给姜墨兰夹了块鱼肉,"细雨这孩子毛手毛脚的,得有个稳重人带着才好。"
姜墨兰嚼着鱼肉,味同嚼蜡。宴席散后,她帮着收拾杯盘,发现祠堂角落的香案上供着那支木簪——按习俗,及笄簪要供在祠堂三日。
夜深人静时,姜墨兰拄着拐来到祠堂。月光透过高窗,照得簪上梅竹纹路清晰可辨。她伸手想摸,又缩了回来。身后传来熟悉的铜铃声。
"我就知道阿姐在这儿。"细雨提着灯笼走进来,发髻已经拆了,长发披在肩上。她拿起供桌上的簪子,不由分说塞进姜墨兰手里:"帮我戴上。"
姜墨兰喉头发紧:"这不合规矩......"
"我不管。"细雨转身背对着她,"现在就要戴。"
手指穿过细雨的头发时,姜墨兰想起三年前第一次为她梳头的情景。那时的小丫头头发黄而稀疏,如今已如缎子般黑亮。簪子插好,细雨突然转身抱住她,脸埋在她肩窝:"我不想去姨母家。"
姜墨兰僵在原地,双手悬在半空。细雨身上带着淡淡的酒气,混合着澡豆的清香。
"说是学医,其实是相亲对不对?"细雨抬起头,眼圈发红,"我都听见了,赵夫人说要看我的'宜男相'!"
"嘘......"姜墨兰轻拍她的背,"赵家家境不错,赵公子也......"
细雨猛地推开她,簪子差点掉在地上:"阿姐也不要我了吗?"她的声音带着哭腔,在空荡的祠堂里格外刺耳。
门外传来脚步声。姜墨兰急忙捂住细雨的嘴,将她拉到帐幔后。柳夫人提着灯笼匆匆走过,嘴里念叨着"明明听见细雨的声音"。
等脚步声远去,细雨已经安静下来,只是肩膀还在微微发抖。姜墨兰用袖子擦去她脸上的泪:"别任性。你及笄了,该懂事了。"
细雨抓住她的手腕:"那阿姐等我吗?"
姜墨兰没有回答,只是轻轻摘下了她发间的木簪:"收好,别弄丢了。"
细雨离家的前夜,暴雨倾盆。姜墨兰正在整理医案,房门突然被撞开。细雨抱着个蓝布包袱冲进来,发梢还在滴水。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