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8章(2 / 3)
“我早记住了,一二三四五六七八九十,没想到记这么简单的十个字,就能读懂军功簿了。”
李二狗则美滋滋道:“这次我的军功,说不定真能落在自己头上。”
但苏安走后,人群中依然有人窃窃私语道:
“这小白脸也就是会说好听话,谁知道能不能落实下来?”
苏安此时出现在路查南的营帐中,路查南放下军报,眯着眼睛打量着他。
“没想到苏大人是个这样有办法的人?要好法子怎么不早说,是怕我夺走苏大人的功劳吗?”
这个苏安看着傻,却是在精的很,刚一来便用这么个刁钻古怪的法子拉拢人心。
只是他底牌亮的太快,实在不算高明,路查南准备先敲打敲打他。
按理说,路查南话都说到这个份上了,苏安应当立刻认错,说自己太急功急利之类的话,打个哈哈把这事糊弄过去。
苏安听不出路查南的敲打,反倒一本正经地摇头道:“其实这法子不难想,只是路将军不在意这些小军功罢了。”
“你……”路查南也哽住了,他没想到苏安竟然完全听不懂别人话里的暗示,反倒开始点评自己了!
更让路查南胸闷的是,苏安点评的还很精准。他确实不在意底下人一点点军功的争夺,他作为主帅,才是要决定一场战争胜负的关键。
他的军功才配称为军功,动辄便能得到几座城池。
对于这些小军功的登记,他不在乎更不屑于在乎。
但这种无关痛痒的小事,苏安倒是完满地解决了。
路查南猛地站起身,目光复杂地盯着苏安道:“苏监军,你……”
第43章 家书
路查南站起身, 手指哒哒地扣着桌面。
按理说苏安没什么错,但路查南心中的戾气就是往上翻腾。
他是不在意军功冒领的小事,但这并不代表旁人解决了他就会舒心。
说到底, 路查南无法容忍一个出身卑微的苏安盖过了他去, 哪怕只在这件小事上。
路查南垂下眼, 心里暗暗盘算着寻个苏安的错处打算借题发挥,却有人推开营帐的毡子, 低声在路查南耳边说了什么。
“怎么又输了?”路查南暗骂道。
他看着眼前的苏安,动了别的心思。
如今军中士气不高,他接连吃了不少败仗, 若是能将苏安这法子禀报给皇帝,在各军中应用, 多少也算个功劳。
路查南转了转眼珠, 不再阴阳怪气, 而是换了种柔和语气:“我从前是不在意,但苏大人今日提起来, 我才恍然大悟, 军功不明士气必然低落,苏大人此举对军中大有裨益。”
苏安重重点头, 坦诚道:
“路将军能如此想, 实在是再好不过。”
他在兵部便常听人说路查南此人从小熟读兵书, 武艺精湛,七岁时与比他大十几岁的青年人有来有回地谈论兵法。
“当时首辅路大人坚决要路将军弃文从武, 旁人都不理解。那时突厥刚被孙将军打趴下, 一口气签了十多年的边关契约,这时候从武不是傻么?谁知道如今契丹竟然卷土重来,还是当年的路大人有远见啊!” ↑返回顶部↑
李二狗则美滋滋道:“这次我的军功,说不定真能落在自己头上。”
但苏安走后,人群中依然有人窃窃私语道:
“这小白脸也就是会说好听话,谁知道能不能落实下来?”
苏安此时出现在路查南的营帐中,路查南放下军报,眯着眼睛打量着他。
“没想到苏大人是个这样有办法的人?要好法子怎么不早说,是怕我夺走苏大人的功劳吗?”
这个苏安看着傻,却是在精的很,刚一来便用这么个刁钻古怪的法子拉拢人心。
只是他底牌亮的太快,实在不算高明,路查南准备先敲打敲打他。
按理说,路查南话都说到这个份上了,苏安应当立刻认错,说自己太急功急利之类的话,打个哈哈把这事糊弄过去。
苏安听不出路查南的敲打,反倒一本正经地摇头道:“其实这法子不难想,只是路将军不在意这些小军功罢了。”
“你……”路查南也哽住了,他没想到苏安竟然完全听不懂别人话里的暗示,反倒开始点评自己了!
更让路查南胸闷的是,苏安点评的还很精准。他确实不在意底下人一点点军功的争夺,他作为主帅,才是要决定一场战争胜负的关键。
他的军功才配称为军功,动辄便能得到几座城池。
对于这些小军功的登记,他不在乎更不屑于在乎。
但这种无关痛痒的小事,苏安倒是完满地解决了。
路查南猛地站起身,目光复杂地盯着苏安道:“苏监军,你……”
第43章 家书
路查南站起身, 手指哒哒地扣着桌面。
按理说苏安没什么错,但路查南心中的戾气就是往上翻腾。
他是不在意军功冒领的小事,但这并不代表旁人解决了他就会舒心。
说到底, 路查南无法容忍一个出身卑微的苏安盖过了他去, 哪怕只在这件小事上。
路查南垂下眼, 心里暗暗盘算着寻个苏安的错处打算借题发挥,却有人推开营帐的毡子, 低声在路查南耳边说了什么。
“怎么又输了?”路查南暗骂道。
他看着眼前的苏安,动了别的心思。
如今军中士气不高,他接连吃了不少败仗, 若是能将苏安这法子禀报给皇帝,在各军中应用, 多少也算个功劳。
路查南转了转眼珠, 不再阴阳怪气, 而是换了种柔和语气:“我从前是不在意,但苏大人今日提起来, 我才恍然大悟, 军功不明士气必然低落,苏大人此举对军中大有裨益。”
苏安重重点头, 坦诚道:
“路将军能如此想, 实在是再好不过。”
他在兵部便常听人说路查南此人从小熟读兵书, 武艺精湛,七岁时与比他大十几岁的青年人有来有回地谈论兵法。
“当时首辅路大人坚决要路将军弃文从武, 旁人都不理解。那时突厥刚被孙将军打趴下, 一口气签了十多年的边关契约,这时候从武不是傻么?谁知道如今契丹竟然卷土重来,还是当年的路大人有远见啊!”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