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0章(1 / 3)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没有人知道。
  来忏悔的人更不敢挖开探究,他们恐惧见到森白的枯骨,恐惧直面死于他们讨伐助威下的亡魂。
  他们是来忏悔悼念的。
  成千上万的人跋山涉水来到此处,他们膝盖跪在湿泞的地上,拔去土堆上的杂草。
  不知道土堆里埋葬的,是孩童还是成年男女,亦或者是年迈佝偻宇岩污的老人,于是瓜果放一点、浊酒斟一杯,烧去折成金元宝形状的纸钱,祈祷超度。
  万望冤魂远去,莫要再降罪与罚。
  “做这些有意义吗?”沈玦靠在殷木槿胸膛,咳嗽两声,像是询问,又像是自言自语。
  殷木槿珍重地抚摸沈玦的鬓角:“或许有,又或许没有,但现在看,至少算是好的。”
  悼念亡魂的人多了,叛乱的声音就变得小了,需要武力镇压的情况也少了,至少这样看,他们做的这些,还算有成效。
  但是同时,朝廷也渐渐变得不再让人信服。
  水能载舟,亦能覆舟,那群为政者的当务之急,便是尽最大努力挽回朝廷在百姓心中的地位。
  事已至此,模糊或否认过去都是愚蠢之举,唯有大方承认过错,或许还有一线生机。
  朝中众臣商讨了三日,最终决定采取祭天之举,在百姓的见证下,求雨、忏悔,真正意义上的上表天听,以消弭国难、续命皇权。
  “子不语怪力乱神,”作为舆论的制造者,殷木槿觉得近来发生的一切都极其可笑,“没想到这种时候了,那群老匹夫竟然想出如此荒唐的法子。”
  讨论起这件事时,沈玦正坐在躺椅上,盯着啄虫吃的小翠发呆,他想了想:“我们消息放出去,就有那么多的人赶去祭拜亡魂,说明他们还是惧怕且相信,只要百姓愿意相信,就能达到目的,就是好办法,只是——”
  沈玦顿了下,殷木槿就放下手中的书,替他说下去。
  “只是朝中有假皇帝和乌和颂,他们二人不反对,就说明祭天一事,绝对顺利不了。”
  第61章 习惯与痛相伴
  自祭天消息放出,到当日,中间只有三天时间。
  时间太紧迫,来不及彻底弄清楚乌和颂的目的,两人只好商讨过,着重调查京中禁军以及京郊几个州县的军队调遣情况。
  结果却是一切如常。
  “很奇怪,若我是乌和颂,肯定是要趁祭天之时,将所有仇人一网打尽,可影族残党没有几个,他又不调遣军队过来,拿什么达成目的?”
  祭天前一日夜,或者说祭天当日凌晨,沈玦和殷木槿两人毫无睡意,一同待在书房里,琢磨其中关窍。
  殷木槿十分赞同沈玦的说法,他同样觉得不合理,却无法解释:“这几日,我也让殷九带人守着乌和颂的府邸,他每日照常上朝,下朝回府后便不再外出,一点异常动作都没有,实在让人摸不透。”
  沈玦也蹙着眉心,微凉的掌心搭在殷木槿手腕上:“越是这样看不出异常,情况可能就越严重。”
  他想了想,又问:“可有法子阻止?让他们出不了京,祭不了天?”
  祭天的位置选在京城之北,隔壁州县的一座山上。
  那山名叫天山,是以京城为中心,方圆百里内,最高最险的一座山,自山中往上,植被愈发稀疏,举目望去皆是嶙峋怪石,路也出了名的崎岖难走。
  建朝以来,皇帝祭天大都选择此山,这次也无可指摘。
  可就是这样一座险山,要是乱起来,要控制局势简直难上加难。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