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5章(1 / 3)
这两年,他的生活也发生了很大的变化。
他曾经是个屡试不第的穷书生,家里也穷,唯一的两样长处,一个是祖上的一位叔父在宫里当过太监,有些能打听消息的人脉,另一个,就是一手好文笔。
直到有一天,一位幕后的金主找到他,给了他丰厚的酬劳,让他按照金主要求的大致方向写一些话本子。
故事里,把管疏鸿写的越可恨越霸道越好,但还要让百姓们爱看,流传越广越好,信以为真的人越多越好。
这要求其实并不怎么好办,但是他凭借自己的才华做到了。
直到有一天,那位金主再也没有传来过任何消息,管疏鸿也离开了西昌,故事就没有了后续。
但值得庆幸的是,这段时间里他总算中了举,到了汾州这片地方的衙门里当了一个小官。
而后,文士想起自己的那套书来,有时依然会觉得遗憾,毕竟那是他的心血,投入了感情,不光是为了钱的。
他没想到,有生之年,还能亲眼目睹管疏鸿和棠溪珣再次见面!
灵感这不就又来了!
所以这几天衙门没事的时候,文士就一直把自己关在家里大写特写,对于此时会被人打扰也感到有些厌烦。
不料,就是这稍稍迟疑了一下,他还没走到门边,那敲门的声音就再一次又快又急地响了起来。
谁呀,催什么?这就来了
但大门已被人一把推开,数名身形精悍的年轻人冲了进来,将他制住。
这可把那文士吓得不轻,一边挣扎一边大声道:
干什么!你们这是要干什么?!
打头的那名年轻人连忙道:轻点,客气些,他又跑不了。
文士这才被放开,说话那人还在打量他,旁边的另一个人已说道:殿下等着呢,你还不利索点过去看,回去小心挨踹。
这两人前面那个正是鄂齐,后面那个则是傅绥。
鄂齐嘀咕了两句什么,走到桌前,拿起上面墨迹还没干的书,随意吹了吹,翻开一页。
然后,他的眼睛突然睁大了。
对味绝了啊鄂齐忍不住喃喃地说,又忍不住往后翻去。
就是这种又爱又恨、拉扯纠缠的感觉!
天知道他在昊国的这两年,有多么想念这些话本子!
虽然,这套书写到后来,鄂齐发现有一些写他们殿下和棠溪公子的地方说的都不太对,这让他稍稍被打破了神书的滤镜,但回国之后他就很快发现,这并不是最重要的。
关键就是没有书看的日子,真的好无聊!!!
所以这次跟随着管疏鸿回到西昌的地界上,鄂齐一办完了差直奔书摊,将没看过的话本统统买了回来,读了个身心畅爽,简直像大热天喝了碗绿豆汤一样舒坦。
但美中不足的是,有这么多书看,过瘾归过瘾,那文笔剧情都不是那么的对味。
现在西昌市面上,百姓们最爱瞧的就是棠溪珣和管疏鸿的故事,因此写的人也多,可是不是他爱的那种调调,鄂齐翻一眼就知道了。
而且看来看去,也就是当初那一套书最符合现实,鄂齐就想知道知道那里面写的后续。 ↑返回顶部↑
他曾经是个屡试不第的穷书生,家里也穷,唯一的两样长处,一个是祖上的一位叔父在宫里当过太监,有些能打听消息的人脉,另一个,就是一手好文笔。
直到有一天,一位幕后的金主找到他,给了他丰厚的酬劳,让他按照金主要求的大致方向写一些话本子。
故事里,把管疏鸿写的越可恨越霸道越好,但还要让百姓们爱看,流传越广越好,信以为真的人越多越好。
这要求其实并不怎么好办,但是他凭借自己的才华做到了。
直到有一天,那位金主再也没有传来过任何消息,管疏鸿也离开了西昌,故事就没有了后续。
但值得庆幸的是,这段时间里他总算中了举,到了汾州这片地方的衙门里当了一个小官。
而后,文士想起自己的那套书来,有时依然会觉得遗憾,毕竟那是他的心血,投入了感情,不光是为了钱的。
他没想到,有生之年,还能亲眼目睹管疏鸿和棠溪珣再次见面!
灵感这不就又来了!
所以这几天衙门没事的时候,文士就一直把自己关在家里大写特写,对于此时会被人打扰也感到有些厌烦。
不料,就是这稍稍迟疑了一下,他还没走到门边,那敲门的声音就再一次又快又急地响了起来。
谁呀,催什么?这就来了
但大门已被人一把推开,数名身形精悍的年轻人冲了进来,将他制住。
这可把那文士吓得不轻,一边挣扎一边大声道:
干什么!你们这是要干什么?!
打头的那名年轻人连忙道:轻点,客气些,他又跑不了。
文士这才被放开,说话那人还在打量他,旁边的另一个人已说道:殿下等着呢,你还不利索点过去看,回去小心挨踹。
这两人前面那个正是鄂齐,后面那个则是傅绥。
鄂齐嘀咕了两句什么,走到桌前,拿起上面墨迹还没干的书,随意吹了吹,翻开一页。
然后,他的眼睛突然睁大了。
对味绝了啊鄂齐忍不住喃喃地说,又忍不住往后翻去。
就是这种又爱又恨、拉扯纠缠的感觉!
天知道他在昊国的这两年,有多么想念这些话本子!
虽然,这套书写到后来,鄂齐发现有一些写他们殿下和棠溪公子的地方说的都不太对,这让他稍稍被打破了神书的滤镜,但回国之后他就很快发现,这并不是最重要的。
关键就是没有书看的日子,真的好无聊!!!
所以这次跟随着管疏鸿回到西昌的地界上,鄂齐一办完了差直奔书摊,将没看过的话本统统买了回来,读了个身心畅爽,简直像大热天喝了碗绿豆汤一样舒坦。
但美中不足的是,有这么多书看,过瘾归过瘾,那文笔剧情都不是那么的对味。
现在西昌市面上,百姓们最爱瞧的就是棠溪珣和管疏鸿的故事,因此写的人也多,可是不是他爱的那种调调,鄂齐翻一眼就知道了。
而且看来看去,也就是当初那一套书最符合现实,鄂齐就想知道知道那里面写的后续。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