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章(1 / 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踉跄着在门外站稳,茅子夏抱着书转身去看李财神,却见那个大叔压根就不搭理他了。他愣了愣,然后就笑了,高声冲着李财神的背影喊道:“叔,你放心,我一定会好好学习!”
  茅子夏倒是没想到,好好读书竟然会有这种优待。
  系统突然道:“读书,永远的神。”
  茅子夏:“啊???”
  “算了你不懂。”系统笑了,他说:“反正你好好学习就完了,走,我们回家!”
  茅子夏一想,确实也是,便抱着书赶紧往家里赶,买了这么多书,可要好好读,不仅要读,还要会。好在这个时代三年级小学生的学业不重,也没有那么多的辅导班,茅子夏的理解能力也比一般的小孩儿好,所以就有多余的时间学别的。
  不过他还得买练习册,和英汉词典,英汉词典在废品站也没有,英汉词典很贵的,买一本就得好十几,还是小的那一种,普通学生舍不得买,买了也舍不得卖。
  而买练习册就得上街,就要坐公交车,那他先把这些书放回家了再去上街吧。茅子夏噔噔的跑回家,把这些二手书放下之后就赶紧往街上赶。好在他之前已经去过新华书店买书,一回生二回熟,这次他到了店里,就直接对店员阿姨说他要买哪些书。
  哎!他上次真是搞笨了,早在之前就应该跟阿姨说他需要哪些书的,阿姨在店里上班,对书在哪些书架上比他更熟悉,这样一来,就不会浪费那么多时间了。
  果然这次茅子夏对阿姨说了之后,那阿姨一听,就笑了,对他道:“好的小朋友,你在这里等等,阿姨这就去帮你拿。”
  新华书店就是卖书的,大部分是孩子们的学习书,练习册这些就不少,哪些比较收欢迎。这小孩儿说的都是受欢迎的,她立马就能把练习册给找出来。只是英汉词典花了些时间,她选了比较合适的一本给他,便宜些的,却也够用的。
  “小朋友,阿姨给你拿来了,你看看能不能用?”阿姨微笑着问。
  茅子夏看了一眼,用力点头,大声的道谢,“阿姨,能用!”
  再次付钱,再次抱着书回家,等回到家,就已经是中午了。爷爷在家里睡觉,他起得早,这会儿还在休息,茅子夏就赶紧把练习册放下,然后去厨房做午饭。午饭是昨晚妈妈做好的,他们俩忙,中午不回来,家里就只剩老和少,所以前一晚妈妈就会做很多的饭,到了中午,茅子夏和茅大柱热一热就能吃了。
  很快,茅子夏就热好了饭。筒子楼有公共的厨房,还有煤炭可以烧,中午有别的家庭做了饭,他都不用烧火,将就用其他人做完的锅就可以了。
  做完了饭,他就去叫爷爷吃饭,茅大柱醒来,见到自己的乖孙已经热好了饭,就揉了一把茅子夏的脑袋,说:“夏夏,和爷爷一起吃饭,一会儿吃完了你就进屋去读书,爷爷洗碗哈。”
  “好的爷爷。”茅子夏笑。
  茅爷爷早就和茅子夏形成了分工合作的约定,茅子夏热饭,他就洗碗。如果他热饭,那茅子夏就洗碗。茅家挺宠茅子夏的,但是在这方面却不宠茅子夏,因为他们知道,到了外面,没有人会将就茅子夏,而茅子夏也乐于这种分配,他还做得高兴得很。
  在屋里,他听着外面爷爷洗碗的声音,脸上的笑容就一直没有下去过。窗外,有蝉鸣有鸟叫,夏日的午后炎热却又凉爽,树叶斑驳的影子照射在桌上,照射在他的书上,就着这难得的静谧,茅子夏打开了四年级的语文书第一课开始温习。
  《观潮》
  作者:周密
  钱塘江大潮,自古以来被称为天下奇观。
  农历八月十八是一年一度的观潮日。这一天早上,我们来到了海宁县的盐官镇,据说……
  翻着字典,茅子夏花了二十多分钟磕磕巴巴的把这一片文章读完了,读第一遍的时候,遇到不认识的字词,他就在上面写拼音,然后一遍又一遍的去读那些字词,知道记在脑海里,这才再次读课文,一共读了三遍,不会磕磕巴巴而是流畅,这才停下来。
  系统道:“来,茅子夏,我们听写字词,你记住了吗?”
  茅子夏再看了眼文章和课后的那些字词,点头,道:“我记住了,机啊,你不用客气。”
  “行,那我们开始吧。”
  “潮,潮。”
  为了避免茅子夏听不清,系统像学校的老师那样念了两次,念完了两次之后,茅子夏就在本子上写了潮的拼音和字。
  “人声鼎沸,人声鼎沸。”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