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1章(1 / 2)
“嗯。明天咱俩再去现场看一看吧。”
“去现场那也是明天的事情,现在别想了,赶紧休息。”
次日一早,两个人直接去了案发现场。
重点观察的区域自然是核心区域,也就是死者的卧室。被血染透的床单已经带回去作为物证,现在那张大床上只剩下了床垫。施也走到床边,抱胸看着床上残余的血迹,沉默不语。
施也这个动作维持了好一会儿,郎月慈见他还没有下一步行动的打算,于是走上前去询问:“你给个反应。是思考呢还是身体不舒服?”
“在思考。”施也没有因为被骤然打断而气恼。他仍旧保持着姿势,说道:“我在想到底哪里别扭。”
“我帮你一起分析?”
“嗯。你调取一下宋玉茗的案发现场细节。我想做个横向对比。”
“你问吧。”郎月慈的调取行为是发生在大脑中的,所以他回答得非常迅速。
施也想了想,说:“尸体的位置?”
“宋玉茗死在床上,斩首没有完成。牛安通死在卧室地上,斩首完成,且被砍断双手。”
“万字的位置,一个在床头,一个在床上。”施也摸着下巴思索着说,“床头墙上,床上……载体变了。”
郎月慈说:“其实我觉得你应该分开来比,宋玉茗案和牛安通案不一样,把他们分别跟前面的17起案子对照,然后再对比这两个案子。”
施也看向郎月慈,问:“你处理得了吗?”
郎月慈:“能。我可以回忆但整理需要时间,咱俩配合就行。”
“好记性不如烂笔头。”施也说着拿出随身的笔记本和签字笔,打开全新一页,开始分析来,“先比对牛安通这个吧。首先是分尸。”
“嗯,以前没出现过。”郎月慈回答。
“还有捆绑。”
“以前有七次发生过捆绑现象,6男1女,所有男性受害者都被捆绑过。”
施也说:“唯一被捆绑的女性生前曾是武术队的,虽然看着娇小,但力量和对抗能力都比未经训练的女性要强不少。”
郎月慈说:“我是不是可以推断为,捆绑的目的在于约束?降低凶手的作案难度,而非满足个人特殊欲望和癖好?”
“我认为是这样的。”施也记录下了这一点,接着分析,“之前所有女性受害者在生前都遭受了性侵,但是宋玉茗没有。”
“因为最后周紫的那个案子他留下了DNA?他怕再次暴露?”郎月慈问。
施也思索片刻,说:“如果怕暴露他就不会用当年的手法。宋玉茗的死法跟之前的女性死者除了性侵之外还有别的区别,万字变大了,还险些被斩首。”
“确实,以前没有过分尸。”郎月慈跟着分析,“或许……因为宋玉茗是毒贩?”
“而且是一名背叛的毒贩。”施也似是有了推断,他分析道,“产生区别的原因不止一个,所以宋玉茗的尸体和死亡现场才会复杂。首先,当年受害者男女老少都有,可见性别并不是挑选受害者的决定性因素。对女性受害者的侵犯不是生理欲望驱动,而是结构性压迫带来的快感,即男性作为第一性对女性的支配欲在作祟。他不是针对女性犯案,性侵发生的原因是受害者恰好为女性,能让当时还年轻的他获得性资源。他不是没把女性当人,他是一视同仁地没把任何人当人,性侵只是附带,而非驱动力。过去二十多年凶手都没有犯过案,之前咱们分析过,嫌疑人是找到了能够满足他更高需求的支配方式,对他来说,性侵也好,杀人也好,都只是个体对个体的侵害与控制;而毒品或许是他完成个体对群体的控制,是更高层次的结构性权力的快感。”
郎月慈解读:“所以哪怕他现在重新拿起刀来杀人,他的目的也不是在对个体进行支配与压迫?”
“对。”施也点头,“他已经不需要这种感官刺激来达到精神满足。”
郎月慈回想片刻,说:“好像这次他都没怎么收拾现场,之前的十几个案子,案发现场都不是在受害者自己的居所,是凶手挑选的作案地点,而且杀人后还清理痕迹。但宋玉茗死亡现场,还有现在这个现场,这些血迹都没有被清理,好像他已经不在意血了。那他这是升级到什么程度了?”
“牛安通这边尚不确认,但宋玉茗,根据吴愿的交代,宋玉茗是背叛者。”施也终于理顺了思路,他看向郎月慈,分析道,“宋玉茗的死从来无关于性别和年龄,源于她的角色属性。凶手在清除系统变量。” ↑返回顶部↑
“去现场那也是明天的事情,现在别想了,赶紧休息。”
次日一早,两个人直接去了案发现场。
重点观察的区域自然是核心区域,也就是死者的卧室。被血染透的床单已经带回去作为物证,现在那张大床上只剩下了床垫。施也走到床边,抱胸看着床上残余的血迹,沉默不语。
施也这个动作维持了好一会儿,郎月慈见他还没有下一步行动的打算,于是走上前去询问:“你给个反应。是思考呢还是身体不舒服?”
“在思考。”施也没有因为被骤然打断而气恼。他仍旧保持着姿势,说道:“我在想到底哪里别扭。”
“我帮你一起分析?”
“嗯。你调取一下宋玉茗的案发现场细节。我想做个横向对比。”
“你问吧。”郎月慈的调取行为是发生在大脑中的,所以他回答得非常迅速。
施也想了想,说:“尸体的位置?”
“宋玉茗死在床上,斩首没有完成。牛安通死在卧室地上,斩首完成,且被砍断双手。”
“万字的位置,一个在床头,一个在床上。”施也摸着下巴思索着说,“床头墙上,床上……载体变了。”
郎月慈说:“其实我觉得你应该分开来比,宋玉茗案和牛安通案不一样,把他们分别跟前面的17起案子对照,然后再对比这两个案子。”
施也看向郎月慈,问:“你处理得了吗?”
郎月慈:“能。我可以回忆但整理需要时间,咱俩配合就行。”
“好记性不如烂笔头。”施也说着拿出随身的笔记本和签字笔,打开全新一页,开始分析来,“先比对牛安通这个吧。首先是分尸。”
“嗯,以前没出现过。”郎月慈回答。
“还有捆绑。”
“以前有七次发生过捆绑现象,6男1女,所有男性受害者都被捆绑过。”
施也说:“唯一被捆绑的女性生前曾是武术队的,虽然看着娇小,但力量和对抗能力都比未经训练的女性要强不少。”
郎月慈说:“我是不是可以推断为,捆绑的目的在于约束?降低凶手的作案难度,而非满足个人特殊欲望和癖好?”
“我认为是这样的。”施也记录下了这一点,接着分析,“之前所有女性受害者在生前都遭受了性侵,但是宋玉茗没有。”
“因为最后周紫的那个案子他留下了DNA?他怕再次暴露?”郎月慈问。
施也思索片刻,说:“如果怕暴露他就不会用当年的手法。宋玉茗的死法跟之前的女性死者除了性侵之外还有别的区别,万字变大了,还险些被斩首。”
“确实,以前没有过分尸。”郎月慈跟着分析,“或许……因为宋玉茗是毒贩?”
“而且是一名背叛的毒贩。”施也似是有了推断,他分析道,“产生区别的原因不止一个,所以宋玉茗的尸体和死亡现场才会复杂。首先,当年受害者男女老少都有,可见性别并不是挑选受害者的决定性因素。对女性受害者的侵犯不是生理欲望驱动,而是结构性压迫带来的快感,即男性作为第一性对女性的支配欲在作祟。他不是针对女性犯案,性侵发生的原因是受害者恰好为女性,能让当时还年轻的他获得性资源。他不是没把女性当人,他是一视同仁地没把任何人当人,性侵只是附带,而非驱动力。过去二十多年凶手都没有犯过案,之前咱们分析过,嫌疑人是找到了能够满足他更高需求的支配方式,对他来说,性侵也好,杀人也好,都只是个体对个体的侵害与控制;而毒品或许是他完成个体对群体的控制,是更高层次的结构性权力的快感。”
郎月慈解读:“所以哪怕他现在重新拿起刀来杀人,他的目的也不是在对个体进行支配与压迫?”
“对。”施也点头,“他已经不需要这种感官刺激来达到精神满足。”
郎月慈回想片刻,说:“好像这次他都没怎么收拾现场,之前的十几个案子,案发现场都不是在受害者自己的居所,是凶手挑选的作案地点,而且杀人后还清理痕迹。但宋玉茗死亡现场,还有现在这个现场,这些血迹都没有被清理,好像他已经不在意血了。那他这是升级到什么程度了?”
“牛安通这边尚不确认,但宋玉茗,根据吴愿的交代,宋玉茗是背叛者。”施也终于理顺了思路,他看向郎月慈,分析道,“宋玉茗的死从来无关于性别和年龄,源于她的角色属性。凶手在清除系统变量。” ↑返回顶部↑